关注我们
高并发系统是指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用户请求或操作的计算机系统或应用。在互联网、移动应用、云计算等场景中,高并发系统十分常见,因为它们需要应对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用户同时访问或操作。
在高并发系统的实践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高并发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容器化、服务网格、无服务器架构等。
比如,在春运等高峰期,12306网站需要承接数以亿计的购票请求,这对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12306网站进行了多次技术升级和优化,包括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用户体验。
再比如,每年的双11购物节,淘宝都需要应对数以亿计的用户访问和交易请求,这对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还有抖音等大型直播平台在重大赛事或明星直播时,需要应对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并发观众,这对直播系统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作为典型的高并发系统,它们广泛使用了多种技术和设计原则来应对高并发场景。
● 重试机制:在面对网络抖动或服务短暂不可用时,通过重试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例如,12306在查询余票时可能会重试,淘宝在调用支付接口时也可能采用重试机制。
● 熔断机制:当某个服务(如支付服务、库存服务)响应缓慢时,通过熔断机制快速失败,避免拖垮整个系统。例如,12306在调用外部接口(如第三方支付接口)时,如果响应时间过长,可能会触发熔断。
● 计算资源冗余:通过部署多个服务器节点,使用负载均衡来分发流量,避免单点故障。例如,12306在处理车票查询和预订请求时,会通过负载均衡将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节点。
● 机房冗余:采用同城双活、异地多活等架构,保障系统跨机房、跨地域的高可用性。例如,淘宝和抖音可能在不同城市部署多个数据中心,通过异地多活架构来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
● 缓存分片:将缓存数据分片存储到多个缓存节点上,提升缓存的性能和可用性。例如,抖音的视频缓存可能会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分片到多个缓存节点。
● 并发与异步:通过线程池、协程等技术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例如,12306在处理车票查询请求时,可能会使用线程池来并发处理多个请求。同时使用消息队列等中间件实现异步处理,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例如,淘宝在处理订单创建、支付等流程时,可能会通过消息队列异步处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逻辑,如发送通知、更新库存等。
● 全链路压测:通过全链路压测发现系统的潜在问题,提前优化系统性能。例如,淘宝在“双11”之前会进行全链路压测,确保系统在高流量下的稳定性。
随着AI应用的广泛普及,从大规模数据处理到实时推理,系统需要同时处理海量请求和数据。例如,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或处理实时视频流,都要求系统具备高并发能力以确保高效运行。
此外,AI服务的实时性需求,如智能客服、自动驾驶等场景,更是依赖高并发系统来保障低延迟响应。因此,高并发系统不仅是AI技术落地的关键支撑,也是提升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的核心保障。
可以看出,当今任何与数字化相关的场景都在进行着“高并发”的发展,高并发系统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种发展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今天,小异向大家推荐一本将高并发系统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新书——《高并发系统:设计原理与实践》。
本书作者唐扬在互联网行业有超过15年的开发和架构经验,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他带领不同的团队支撑多个日活跃用户数超过千万的App,并曾在业界知名知识付费平台“极客时间”上开设“高并发系统设计40问”专栏,该专栏已有超过5万人学习。
▼点击下方,即可购书
Part.1
一本书让你掌握高并发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不仅涵盖了高并发系统的设计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实践案例,帮助读者系统地理解和应用高并发技术。
本书共6章:
● 第1章介绍高并发系统的发展历史、设计难点和基本设计原则,以及度量指标;
● 第2~4章介绍提升高并发系统可用性的3个方法——系统容错、冗余和分片;
● 第5章从提升高并发系统性能的角度,讲解了并发和异步的原理和实践技巧;
● 第6章从系统运维和团队流程管理两个方面,讲解如何提升团队对高并发系统的掌控能力,进而提升系统的可用性。
Part.2
历史发展与技术难点的全面分析
书中对高并发系统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从Web 1.0时代的静态内容展示到Web 2.0时代用户深度参与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同时,还详细阐述了高并发系统设计的两大核心难点:系统的高可用性和访问的高性能。
Part.3
核心机制与场景实战的深入应用
书中对高并发系统的技术核心——系统容错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指出在分布式系统中,面对复杂的服务依赖关系和潜在的故障风险,系统容错是确保整体高可用性的关键手段。
作者详细介绍了重试、熔断、降级、超时、限流和隔离这6种常见的容错策略,每种策略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实现方式。
Part.4
分片技术与并发异步的协同应用
书中对分片技术和并发与异步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讨论了分片后多字段查询、数据迁移、ID生成和分布式事务一致性等挑战及解决方案。
并发与异步部分则介绍了池化技术、并发编程的安全性与性能优化,以及消息队列在异步编程中的应用,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这些技术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同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Part.5
系统运维与实际案例的深度探索
书中对高并发系统的运维进行了全面阐述,从系统运维和团队流程管理两个角度出发,介绍了全链路监控、报警系统、全链路压测和故障演练等关键技术手段,以及变更流程、SOP文档、故障复盘机制和日常系统梳理等稳定性保障流程。
这可以帮助团队提升对高并发系统的把控性,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问题,优化性能,确保系统在高流量下的稳定运行,从而显著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Part.6
结语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高并发系统已成为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高并发系统:设计原理与实践》以其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实用的技术细节,为每一位技术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书中不仅深入探讨了高并发系统的历史发展和技术难点,还详细介绍了系统容错、分片技术、并发与异步等关键技术,以及高并发系统的运维管理。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开发人员,都能从中找到提升技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灵感。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掌握高并发系统设计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关键。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你技术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帮助你在高并发领域的探索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一起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构建更加稳定、高效、可靠的系统!
—END—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