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4月16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任免公告,任命李成钢为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商务部副部长(正部级)。此时正值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自2025年初以来,美方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发起关税战,陆续对包括光伏组件、锂电池、电子元件等在内的中国高科技出口产品实施新一轮加征关税措施。其中部分产品的关税税率被提高至245%,创下近年来中美经贸摩擦中的最高单项税率纪录。此番任命的背景、人选本身、职能调整、国际回应等,释放出多个层面的法律与政策信号。
本文从谈判代表制度、履历背景、国际秩序变动等角度进行资料梳理,供读者参考。
一、政策信号之一:中方谈判代表体系
调整,释放制度升级意图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告,李成钢现被任命为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并兼任商务部部长,职级为正部级 [1]。在国务院层级设置中,谈判代表虽不设独立建制,但在职能定位上与外交、公务接待等具有同等地位,常作为参与多边事务的“准部长”代表出席国际会议 [2]。
本次任命意味着中方谈判代表体系将趋向于更加统一、系统、专业化。在与美欧等国就AI、数据贸易、绿色关税等高技术议题进行新一轮博弈前,国家层面对谈判人才体系提前布局。
二、政策信号之二:中美摩擦升级,关
税战重燃
2025年以来,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光伏组件、锂电池、部分电子元件等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部分税率上调至245% [3]。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也表示将“重新评估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执行成效”。
对此,中方在2025年2月的WTO一次内部磋商会议中予以明确回应。彼时李成钢曾指出:“任意性地包括中方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将会给全球带来‘关税冲击’。”他强调,“美方单边主义做法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甚至可能颠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4]
此番发言既表明中方对规则基础的重视,也凸显李成钢对多边法治秩序的坚定态度。
三、李成钢履历概览
李成钢现年58岁,出生于安徽太湖,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赴德国汉堡大学深造,获得法律与经济学双重背景学位。
自2004年起,李成钢长期在商务部法律、条约与贸易救济系统内任职,历任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条约法律司副司长、法律司司长、部长助理等关键岗位,深度参与了中国加入WTO后的法律衔接、反补贴反倾销案件处理以及区域协定谈判。
2021年升任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代表、特命全权大使。这不仅是一个外交职务,更是一种制度角色——他是中国对外表达多边立场的“规则型声音”。[5] 任内,他多次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与理事会会议上公开回应美欧等国的单边做法,体现出对国际规则逻辑的高度熟悉,以及在制度对话中的主动性与抗衡性。[6]
同时,李成钢还兼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多个国际组织的中国代表,具备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统筹发声、协调立场、推进共识的经验。
四、多边秩序中的回应逻辑
规则争夺已逐渐取代市场份额竞争,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关键变量。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谈判策略也正发生从应对型反制向制度性建构的深层转向。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加速演变,中美经贸博弈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关税与补贴问题,而是逐步拓展至绿色政策、数字规则、人工智能治理、数据流通安全等多个交叉议题。这些新兴议题本质上是对现有国际经济法体系的边界测试与制度再塑,更是各国争夺未来治理话语权的焦点所在。[7] 近年来,欧美国家在相关规则设计中普遍强调“价值导向”与“技术先行”,如欧盟出台的《人工智能法案》、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及美国通过BIS制度对中国半导体与AI相关出口的限制。[8]
我国在WTO电子商务谈判、RCE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制度平台中,持续主张规则对等、程序正义以及发展中国家利益兼容性。李成钢曾长期参与我国加入WTO后的法律衔接、争端应对及条约谈判工作,可以预见,在未来涉及绿色补贴认定、数据本地化合规、人工智能技术安全等核心议题上,我国将更注重通过多边程序表达立场,在法理框架内推进谈判,以争端机制落实规则,实现从“防御性维权”向“建设性塑规”的战略转型。
五、国际回应与舆论观察:谈判风格
切换与制度信号释放
我国任命李成钢担任新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的决定持续引发国际主流媒体关注。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一人事安排不仅具有对外表态的象征意义,也在全球贸易博弈格局动荡之际,释放出我国在规则层面重新布局的信号。
相关报告分析,李成钢的回归发生在中美经贸关系急剧紧张的敏感阶段,表面看是程序性任命,实则具有明确的战略深意。相关报道指出,李成钢作为多边谈判老将,过去曾在WTO场合公开批评美方“经济霸凌”式的关税政策,他的履新被外界视为“中国希望以法理稳住外部节奏,在制度层面获得协调空间”的体现。李将成为在谈判层面“制度表达”的关键执行人。[9]
路透社则更加强调谈判结构层面的调整,指出李成钢的归位“可能帮助中方在制度化回应与规则交涉中重建主动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多边机制重启呼声上升的大背景下,其履历正好匹配这类博弈平台。[10]
BBC则从时间节点入手分析指出,这一人事调整“虽然被官方表述为常规接替,但在美方145%惩罚性关税公布、中国尚未重启对话机制的背景下,尤显敏感”。报道引用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评论称,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发起关税战属于贸易胁迫行为,已对全球复苏构成严重拖累。BBC认为,此次任命可能传递出“谈判意愿与制度底线并重”的双轨信号。[11]
美联社在报道中指出,李成钢是“理性、制度导向的谈判官员”,熟悉WTO程序与国际条约语言,在事务性谈判、程序性抗辩与规则解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2]
整体来看,从《华尔街日报》的“制度协调信号”到BBC的“窗口期风格切换”分析,再到美联社对“程序战回归”的预判,国际舆论基本一致地将此次人事更替解读为我国在复杂局势中调整谈判节奏、强化规则表达的制度性动作。在中美对话机制尚未恢复、WTO改革议程日益迫近之际,李成钢是否能在国际法治框架内开拓对话窗口,将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六、结语:制度型谈判回归,国际法治
中的“中国声音”
李成钢此次出任我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表面上是一次人事任命,实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经贸治理体系深度博弈中的战略再定位。在多边主义退潮、规则碎片化、单边主义冲击加剧的背景下,谁来代表我国发声、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展开谈判、以何种制度逻辑回应“脱钩加税”的外部压力,已成为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任命所代表的,并非个人履职的变动,而是我国主动重构谈判话语体系与法律回应路径的体现:在价值立场上,我国坚持主权平等与程序正义,反对滥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在谈判路径上,由对抗性政策转向以规则为基础的结构性协商;在法律工具上,强调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合法性恢复,探索数字贸易、绿色壁垒等新议题下的规则设计权。
李成钢长期深耕于国际经济法、条约法、贸易争端实践,其履新不仅意味着一位熟悉规则体系、具备制度语言能力的谈判代表回归,更彰显我国在全球法治秩序重构进程中的制度参与意志。通过法律语言参与全球协商,通过多边机制构筑利益平衡,通过制度设计争取话语主动,我国的谈判逻辑,已从应对走向设局,从维权走向建规。
在未来的中美经贸博弈、WTO机制改革、高标准协定竞争中,规则的博弈远未结束,而制度的力量,正是我国战略耐力的重要支撑。
参考资料:
[1]国务院官网.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http://www.gov.cn (2025年4月16日)
[2]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主要职责 [Main Func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https://www.mfa.gov.cn/web/wjb_673085/zyzz_673087/.
[3] The White House. Fact Sheet: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Ensures Nation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Resilience through Section 232 Actions on Processed Critical Minerals and Derivative Products. 16 Apr. 2025, 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04/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ensures-national-security-and-economic-resilience-through-section-232-actions-on-processed-critical-minerals-and-derivative-products/.
[4] 联合早报.〈路透:中方调任王受文 李成钢或接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19 Feb. 2025,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50219-5898961
[5] 财经网.〈李成钢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曾任商务部部长助理〉.16 Apr. 2025,
https://news.caijingmobile.com/article/detail/545850.
[6] 李成钢.〈WTO框架下的国际规则之争:表达权、解释权与制定权〉. 中国WTO研究会, 19 Dec. 2014, http://chinawto.mofcom.gov.cn/article/ap/tansuosikao/201412/20141200828202.shtml.
[7] European Parliament. EU AI Act: First Regulat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 June 2023,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topics/en/article/20230601STO93804/eu-ai-act-first-regulation-on-artificial-intelligence.
[8]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Newsroom: Export Control Policy Update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https://www.bis.doc.gov/index.php/about-bis/newsroom/2082.
[9] WSJ Staff. China Appoints New Top Trade Negotiat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6 Apr. 2025,
https://www.wsj.com/livecoverage/stock-market-trump-tariffs-trade-war-04-16-25/card/china-appoints-new-top-trade-negotiator-pMQmlEij0qzQtFa.
[10] Reuters. China changes top trade negotiator amid tariff war with US. April 16, 2025.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a-changes-top-trade-negotiator-amid-tariff-war-with-us-2025-04-16/
[11] Tewari, Suranjana. China Appoints New Trade Envoy in Face of Tariff Turmoil. BBC News, 16 Apr. 2025,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8jem097l4do.
[12] McDonald, Joe. China Names New Trade Envoy as US Escalates Tariffs in Latest Shot in Rivalry. AP News, 17 Apr. 2025, https://apnews.com/article/china-us-trade-trump-tariffs-trade-negotiator-c0668ef698618b113827a43732a4934a.
本文所含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与市场分析交流使用。文中所述观点和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代表任何公司、机构或组织的官方立场。如需转载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未经授权,不得对文章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删减。
网络法理论与实务前沿编辑 | 魏佳彤
排版 | 赵盼盼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