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范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广,它几乎涵盖了整个数字经济的核心参与者。
核心定义
根据《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下面我将这两类主体进行拆解,您会看到一张非常庞大的网络。
一、 电信业务经营者(范围极广)
这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三大运营商。它分为两大类:
1.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
指的是: 建设和管理物理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国家队”和核心力量。
典型代表: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中国广电
中国卫通等
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这才是覆盖面的主体!)
指的是: 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附加的、增值的电信和信息服务的机构。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都属于这一类。
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它主要包括以下业务,从事这些业务的企业都是“电信业务经营者”:
| 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 | 如果您的业务部署在云上,您就是IDC的用户,而云厂商就是IDC经营者。 | |
| 内容分发网络 (CDN) | ||
| 互联网接入服务 (ISP) | ||
| 互联网信息服务 (ICP) | 这是范围最广的一类! | 只要您公司有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站或APP,您很可能就是ICP。 |
| 互联网协同办公/即时时通信服务 | ||
| 在线应用商店 | ||
| 互联网域名解析服务 | ||
| 其他 |
结论: 如果您公司运营着一个网站、一个APP、或提供任何形式的在线服务(如SaaS),您很可能就是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中的互联网信息服务 (ICP) 提供商,因此您就是“电信业务经营者”,您的系统就在通保的管辖范围内。
二、 互联网域名服务提供者
这类主体相对聚焦,主要负责互联网的“地址簿”系统。
指的是: 从事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运行、顶级域名运行、域名注册、域名解析等服务活动的机构。
典型代表: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如负责
.cn域名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如阿里云(万网)、新网、腾讯云等我们购买域名的平台。
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商:如CloudFlare、DNSPod等。
总结与自查清单
您可以对照以下清单,判断您的企业是否属于通保的负责主体:
您的企业是否是以下任一类型?
[是/否] 基础电信运营商(如移动、电信、联通)。
[是/否] 云服务商(如阿里云、腾讯云,但请注意:如果您只是使用云的服务,您不是云服务商,但您的系统仍需合规)。
[是/否] 运营网站、APP或小程序,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新闻、社交、电商、视频、在线工具等)。→ 如果是,您就是ICP。
[是/否] 运营应用商店、软件下载站。
[是/否] 提供CDN、IDC、ISP等服务。
[是/否] 从事域名注册、解析等业务。
如果以上任何一项为“是”,那么您的企业就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责任主体,必须履行通保义务,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定级备案、符合性评测、安全风险评估等。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