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说一个只有一个胖AP的话,我们配置一下单独使用(),或者说改成家用路由器来使用就行了()。但是,我现在有两个,那高低得试一下H3CSE考试认证里面涉及到的无线桥接。
无线桥接又叫无线网状网络(WLAN Mesh),就是通过两个胖AP的无线接口将其所属的网络桥接起来,对于一些不适合直接拉网线组网的场景,比如大型仓库、临时会场展馆等,可以用AP试试这种无线组网方式。
配置无线桥接时,建立Mesh网络的AP节点又称为Mesh节点(Mesh Point,MP),建立Mesh链路的两端MP必须配置相同的Mesh ID,拥有相同Mesh ID的MP才能成为邻居;还要使用相同的Mesh安全设置,推荐选择SAE(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of equals,对等同时认证),SAE使用配置的预共享密钥进行邻居身份验证,并用衍生出的密钥对数据报文进行加密。
除此之外,还要选择合适的射频口和信道。一般来讲,5 GHz射频可以建立大带宽无线通道,但是传输距离不如2.4 GHz;2.4 GHz射频可以传输更远距离,但是无线通道带宽大打折扣,需要结合现场工勘按需选择。
掌握了上面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配置了,我们首先测试在射频口1上面进行配置,射频口1为5 GHz射频,支持的信道包括36、40、44、48、52、56、60和64共8个,但后四个是雷达信道,注意避让。但如果我们信道带宽选择160 MHz时,暂时就避不开雷达信道了,存在强制避让风险;又或者信道带宽选择80 MHz时,基本上也只剩下前四个可用了。
那么,我们先新建一个编号为1的无线桥接服务,Mesh ID配置为mesh-tt,认证模式配置为SAE,并指定预共享密钥为12345678;记得使能该无线桥接服务。
#
wlan mesh-profile 1
mesh-id mesh-tt
akm mode sae
preshared-key pass-phrase simple 12345678
mesh-profile enable
然后,我们将这个无线桥接服务绑定到射频接口就可以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配置一下射频工作信道、带宽和MIMO。
#
interface WLAN-Radio1/0/1
mesh-profile 1
channel 44
channel band-width 160
mimo 4x4
到这里,我们将第一个AP就配置好了,然后第二个AP使用相同的配置即可。注意: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工作信道、Mesh ID和预共享密钥。
#
wlan mesh-profile 1
mesh-id mesh-tt
akm mode sae
preshared-key pass-phrase simple 12345678
mesh-profile enable
#
interface WLAN-Radio1/0/1
mesh-profile 1
channel 44
channel band-width 160
mimo 4x4
等待Mesh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我们可以使用命令查看Mesh链路状态。
display wlan mesh-link
这里可以看到邻居MP的名称、MAC地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BSSID、WLAN Mesh link接口和链路状态等信息。可以看到,目前AP2是和AP1建立的Mesh链路,信号强度为69,链路状态为Active活跃链路,ac表示射频模式为802.11ac,Online time表示当前Mesh链路已经建立的时间。
通过观察RSSI的变化,我们还可以调整两个AP的对接角度。
经过初步测试,即使两个AP脸贴脸放置,最高信号强度也只有95;当中间穿透一个柜子(两层18MM生态板、间隔60CM)时,信号强度减为77;当两个AP方向未完全对正时,信号强度降为71。默认情况下,当RSSI减小到15以下时,链路会因为信号较差而中断。
我们再看一下接口信息。
可以看到,现在AP2的两个有线接口均没有接线,Mesh链路的链路类型为Access类型,PVID为1,所以VLAN 1虚接口是UP的。
再测试一下业务连通性。
可以看到,能够通过Mesh链路正常学习ARP信息,在RSSI为77时,二层局域网平均时延为2.2 MS。
对比两个AP到网关的时延,无线桥接链路增加的时延约为2.3 MS。
当然,桥接AP依然可以继续配置无线服务来提供接入服务()。
当有多个MP节点需要组网时,我们还可以在MP的邻居白名单中添加对端射频接口的MAC地址,使MP仅与指定的AP建立Mesh连接,以避免环路的产生。当然,对端射频接口的MAC地址我们可以在Mesh链路建立之后再绑定,避免出错。
#
interface WLAN-Radio1/0/1
mesh peer-mac-address 441a-fa2b-51e0
测试两个AP在直线距离12米,中间穿透一堵37CM厚砖墙,外加两层18 MM生态板的情况下,信号强度能基本稳定在40左右。
测试两个AP之间的时延,平均在3.7 MS左右,稍微增加一点点。
然后我们使用射频口2测试一下,射频口2为5 GHz射频,支持的信道包括149、153、157、161和165共5个,不涉及雷达信道,当信道带宽选择80 MHz时,可以有两种组合。我发现我这里165信道基本没人用,那就试一下这个信道。
#
interface WLAN-Radio1/0/2
mesh-profile 1
channel 165
mimo 2x2
在相同物理环境下,信号强度有所降低,但能基本稳定在35左右。
最后,我们再使用射频口3测试一下,射频口3为2.4 GHz射频,支持信道1-13,也不涉及雷达信道;信道带宽最大支持40 MHz时,组合比较灵活。我这里5信道射频信号较少,那就试一下这个信道。
#
interface WLAN-Radio1/0/3
mesh-profile 1
channel 5
channel band-width 40
mimo 2x2
在相同物理环境下,信号强度一般,基本稳定在37左右,比165信道好一点,但是没有44信号好。尽管2.4 GHz理论穿透更强,但实际环境中因各种智能家居大量使用2.4 GHz射频信道,导致同频干扰严重,5 GHz高频宽结合低干扰反而表现更优。
说实话,使用射频口1桥接效果最好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可能这就是大功率的大力出奇迹吧!
**推荐阅读***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