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在无人机领域的迅猛布局,正逐步改写着南海地缘政治的棋局。
早在2015年,菲律宾就将其无人机(UAV)项目纳入了“修订后的国防现代化计划”第二阶段,明确将无人机视为提升情报监视和作战能力的关键。
这一战略眼光,不仅彰显了菲律宾军方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前瞻性认识,更暴露了其对南海争议海域的觊觎之心。
菲律宾的无人机战略,并非简单的装备采购,而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侦察监视网络构建。
从班/营级别的微型多旋翼无人机,到旅级别的手抛/垂直起降无人侦察机,再到师级别的战术无人机,乃至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菲律宾的无人机梯队覆盖了从战术到战略的各个层面。这种布局,无疑为菲律宾在南海的情报收集和态势感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路径上,菲律宾选择了直接采购整机与关键技术合作的方式。通过与以色列、美国等国的合作,菲律宾迅速获得了包括Thor多旋翼微型无人机、“云雀”系列无人机、“赫尔墨斯450”和“赫尔墨斯900”长航时无人机等先进装备。这种“拿来主义、快速装备”的路径,虽然让菲律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无人机作战能力,但也埋下了技术自主性弱的隐患。
自2020年以来,菲律宾显著加强了在南海有争议海域运用无人机进行监视和存在宣示的力度。其长航时无人机如赫尔墨斯900,具备30小时以上留空能力。
菲律宾不仅利用无人机进行监视,还通过无人机拍摄、记录我船只和设施的活动,并适时将证据公之于众。在南海前沿据点的补给和控制上,菲律宾也开始探索运用无人系统。
美国近年来大幅加强了在菲律宾境内的无人作战力量部署。2024年,美军首次实现了MQ-9“收割者”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常态化进驻菲律宾。这些无人机的进驻,不仅提升了菲律宾的情报收集能力,更让菲律宾成为了美国遏制和监视东大的前沿无人侦察据点。
根据美菲《增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美军获准使用菲律宾9个基地,并建设仓储及后勤设施。这些基地中,多个被视为潜在的无人作战力量部署点。
美国在菲律宾部署无人作战力量,其战术意图是增强对我的威慑和情报优势,战略意图则是将菲律宾打造为“不对称作战”桥头堡。
通过无人系统的部署和演练,美国希望将我海空力量限制在第一岛链内外两难的位置,从而维护其在西太平洋的主导权。
我风险及对策(具体内容已分享至情报读书会知识星球中)
为此,我们精心梳理了这份研读分析资料菲律宾无人系统军事战略分析报告(2020至2025年)(资料编码250804361,50页,18573字)
这份资料已分享至情报读书会知识星球,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