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瑞士网络安全公司WISEKEYAG推出受后量子密码技术保护的量子加密代币SEALCOIN
瑞士网络安全公司WISEKEYAG推出受后量子密码技术保护的量子加密代币SEALCOIN。该代币平衡了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并通过集成Falcon和ML-DSA87等后量子加密算法保证其安全性,从而使其成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前瞻性解决方案。SEALCOINAG公司创始人卡洛斯·莫雷拉(CarlosMoreira)表示,通过结合后量子密码学和区块链创新,SEALCOIN拥有可扩展且有弹性的生态系统,可满足未来数字世界的安全需求。(量科网)2.三星在 Galaxy S25 手机中引入抗量子技术
韩国三星电子日前宣布,它即将推出的Galaxy S25系列智能手机将具有量子抗性加密功能,即支持后量子密码学。这一创新举措旨在保护用户数据能免受量子计算带来的潜在威胁。据悉,这项新安全功能的核心是采用了ML-KEM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基于格的数学来创建量子计算机也难以解密的复杂多维结构。(SecurityBrief Asia 官网)3.Broadcom博通推出支持后量子加密的Emulex安全光纤通道主机总线适配器
近日,Broadcom博通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了Emulex安全光纤通道主机总线适配器,这是一款具有成本效益、易于管理的解决方案,能够在服务器和存储之间传输数据时对所有数据进行加密。该适配器基于零信任安全架构,支持后量子密码学,可在现有光纤通道基础设施上运行,并符合CNSA 2.0、DORA和NIS2的加密算法要求。(QuantumWire官网)4.微软Majorana 1 开启量子计算新纪元,过渡到后量子密码学刻不容缓
微软近日发布基于拓扑架构的量子芯片Majorana 1,标志着量子计算能力的重大突破:一枚芯片即可集成百万量子比特,胜过地球上全部超算。微软表示,这种系统“将能够解决最复杂的工业和社会问题”。然而在网络安全领域,更多人看到的,是Majorana 1 芯片通过推进量子计算能力加速了对当前加密协议的威胁,加剧了过渡到后量子密码学的紧迫性。(安全牛)5.MITRE报告:量子计算机短期内无法破解高安全加密 但需立即推进PQC
MITRE最近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量子计算机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无法破解高安全的加密,但美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应对未来的量子解密威胁。它预计,能够破解RSA-2048加密的量子计算机在2055-2060年前不太可能出现,尽管有专家认为随着纠错和算法设计的进步,这一时间可能提前至2035年。MITRE呼吁立即推进后量子密码学、监控对手量子项目并确保量子供应链安全。(量科网)6. 抗量子密码,中国正式启动征集
商用密码标准研究院于2025年2月5日发布公告,为应对量子计算威胁,推动新一代商用密码算法标准制定,面向全球征集新一代公钥密码算法、密码杂凑算法、分组密码算法。征集活动将从安全性、性能、特点等方面评估算法,并遴选优胜算法开展标准化工作,同时鼓励国际合作。(商用密码标准研究院)7.中电科申请后量子TLCP协议设计专利,融合现役与量子安全特性
2025年2月22日,中电科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后量子密码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专利涉及信息安全领域,提出了一种融合现役公钥密码和后量子密码算法的协议设计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在信息安全技术传输层密码协议中保留现役公钥密码算法和功能,同时引入后量子公钥密码算法,通过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握手信息交互,实现基于国密算法和后量子密钥封装算法的身份鉴别与密钥交换,从而在保障现有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强量子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性。(国家知识产权局)8.PQMagic——国内首个高性能后量子密码算法库发布
PQMagic是国内首个支持FIPS 203-205标准的高性能后量子密码算法库,由PQMagic团队开发。该算法库不仅支持国际标准的后量子密码算法,还集成了团队自研的国产后量子密码算法,并对底层哈希模块进行了国密改造,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在性能方面,PQMagic在AMD Ryzen 5 9600x平台上比国际最优开源实现liboqs提升了约2倍。此外,PQMagic开源代码库已上线Gitee和GitHub,便于开发者学习和参与,共同构建密码学生态。(PQMagic)9.《2025全球量子安全产业发展展望》报告发布
2025年2月26日,光子盒研究院发布了《2025全球量子安全产业发展展望》报告。该报告全面剖析了2024年量子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短、中、长期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2024年量子安全领域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量子保密通信与抗量子密码技术齐头并进,推动量子安全从理论走向实践。全球范围内,美国、中国、欧盟在抗量子密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也在积极布局。报告还强调了量子安全产业的八大趋势,包括量子通信卫星网络的全球布局、量子保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抗量子密码迁移工作的推进、QKD与PQC的结合以及量子安全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预计到2035年,量子安全产业规模将达到966.6亿美元,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光子盒)10.香港研究研讨会成功举办,分享后量子密码迁移议题
2025年2月20日,香港理工大学区块链科技研究中心(RCBT)在Consensus香港大会期间成功举办了香港研究研讨会。研讨会期间,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院长丁津泰教授就后量子密码学迁移发表演讲,强调了全球数字安全过渡到抗量子标准的挑战与机遇。(资讯中国)11.多地布局量子科技赛道,产业链企业加速发展
近期,安徽、山东、武汉等地在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提出量子科技发展规划,旨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链企业也积极行动,抢抓发展机遇。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量子密码机等项目中取得突破,部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表示,其抗量子密码技术将在AI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已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经济网) “面向金融业务场景的大模型应用能力评估(FLMM)”持续火热进行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