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发布距今已超过241天,您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或图片是否可用!
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人、事、物都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工业领域,发挥连接作用的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当前,自主可控、开放融通、安全可靠的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有效服务多个万亿产业集群,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展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数实深度融合、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中国信通院联合主流媒体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发展系列调研,通过“走读”标识,助力“贯通”。当前,广东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广东新型工业化新辉煌。让我们跟随南方日报一起深度对话,标识解析体系对数字化转型观察。“标识解析需要叠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综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这样,企业的接受度就会更高,未来的应用也会更容易拓展。”
李海花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认为,标识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通行证”,企业要抓住标识解析建设的市场机遇,拥抱未来。目前,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建立基于身份的基础设施,标识正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的“身份证”。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ID关联所有的账户、数字藏品、元宇宙中的数字分身,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对数字资产的确权。李海花:工业互联网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则赋予产品一个“身份证”,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管理、追踪。现在,我们凭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完成出行、住宿、办理房产证等;出门的时候,通过手机号就可以关联行程码等信息。同样的,我们去超市买东西,食品包装上也承载了很多信息,一款产品什么时候生产、是否登记备案,以及保质期在什么时候都有清楚记载。现在,通过标识就可以将这些信息集于一体。南方+:在这之前,我国也有一些标识系统,为什么要建设一个全球或者全国统一的标识解析体系?李海花: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不同在于,消费互联网的服务主体是人,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包括了人、机、物;消费互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DNS,工业互联网对应的则是标识解析。在服务能力方面,消费互联网只是人机互联,包括手机和计算机,但是到了整个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实现的是万物互联。工业中标识技术的关键目标是解决数据共享共用问题。之前已经有很多企业使用私有标识,无法跨企业读取和使用。加之全球的标识本身就有多个标准,所以本身存在异构问题,而异构的标识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只能自己解析自己标识,企业之间供应链的上下游之间无法互相解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建立国家统一的标识解析体系,来解决异构和数据共享共用问题。南方+:从应用情况来看,标识解析在哪些领域和环节在发挥作用?李海花:我们重点剖析了标识在7大行业和4大主要环节的应用,7大行业包括船舶、电力装备、能源、化纤材料等,4大环节包括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其中,标识在服务环节用得最多,可以用于产品追溯。服务化延伸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应用模式,标识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也是最快的,一扫码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时候生产,追溯起来非常方便;还有一些应用在生产和运营领域,比如在船舶生产中,不规则的部件太多了,通过标识解析的建设与应用,马上就可以看出,最新的图纸是怎样的,是否和手头上的部件匹配,否则可能拧了半天螺丝也上不去。目前,中船黄埔就在解决船舶生产中的互联互通问题。整个标识生态经过4年的培育,有了很大进步,产业界对标识是什么、工作机理以及我国标识解析体系架构、标识管理办法等都有了重要的认知。已经有一批服务于标识解析的技术供应商和应用供应商,围绕标识技术标准的研制和测试工作也在逐步展开。南方+:标识解析的建设与推广,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创新价值?李海花:标识的应用空间非常多,我们注意到,中小企业也特别重视,比如我们在编制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报告中就发现,标识一个典型代表应用就是供应链金融。通过标识关联企业的订单情况、设备运转情况,我们可以大概知道企业的运营状况,银行发放贷款也更加便捷。例如,工商银行在医疗仪器行业为经工行认可的医院免费配备订单标识解析系统,给医院的采购订单发放“订单身份证”。有标识的医疗仪器/耗材订单,通过工行的订单标识解析系统,医疗仪器企业就可以向工行换取贷款。除了提供可信交易,还可以通过“标识+区块链”,把每个数字资源都赋予一个标识,这个标识的格式可以是哈希形式,这样数字资产、数字信息可以关联到链上,支撑数据的价值化,支撑数据的确权和端到端的交易,未来它将形成全球体系。标识解析体系将成为数字产品的“护照”。欧盟已经提出了“数字产品护照”的计划,未来产品要想在欧洲流通,需要提供原料产地、集成制造、生产流通各环节碳排放量等信息,让用户拥有选择知情权,了解到产品碳排放是否达标。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日益迫近,标识解析体系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要致富,先修路。”标识是一项基础设施,和5G建设一样,把路修好了,企业就会在上面开发出各种应用。所以,这不单单是一个标识的建设,标识的应用其实还和企业信息化进展息息相关,它可以实现万物互联,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南方+:从实践中来看,企业在建设与推广中,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李海花:对企业来说,关键还是要把管理放在第一位,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知、推进信息化的定力很重要,比如标识解析建设要做到什么程度,分什么阶段来实施,投入有多大,等等,都要事先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其次是人才配套,围绕这些行动需要配齐哪些人力和资源。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政府重视我们就上,但怎么应用和发挥价值则没有想好。一些标识解析的建设可能涉及产线的调整、传感设备的部署等等,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企业在上马之前,最好能多调研、多了解一些标杆项目的典型做法,或者和大企业一起对接协作。南方+:二级节点的建设主要还是龙头企业,如何避免大企业之间的“信息割据”?李海花:标识的建设不只是给产品打码这么简单,标识要真正在上下游之间“流动”起来,到了下一个企业也能继续用起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设初期往往只有龙头企业或“链主”企业更容易推进标识应用深化。从我们的角度而言,大家都可以来申请二级节点的建设,也希望更多有一定能力的“链主”企业来做,在数量上没有做相应的限制。这也使得一些同行业的企业同时开展标识建设,如何推进这些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对推动标识发展特别有意义,这些企业可以考虑成立合资公司,整合资源联合打造信息化平台,一起推动标识解析普及。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探索路径。其实,大企业是可以一起联合起来做标准的,虽然在市场上彼此有竞争,但在标准制定和执行上却可以通力合作,联合起来制定一些标准,提升标识系统集成效率和互联互通水平。南方+:标识解析逐步深度应用过程中,如何提高解析量的活跃度,让标识用起来?李海花:标识注册就好比颁发身份证,解析量的多少则可以反映应用的活跃度,但在一些情况下,确实会存在解析量不足的情况。提高解析量的活跃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扩展标识关联上下游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大家都愿意使用统一的“身份证”,来促进信息互联。当下,政府层面也非常重视标识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特定场景,比如疫情下对冷链商品通过标识追溯来源。整体上看,标识解析作为一个数字化工具,如何获取直接运营收益,大家还在探索中。另外,标识解析也需要叠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综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这样,企业的接受度就会更高,未来的应用也会更容易拓展。南方+:接下来还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推动标识解析建设发挥更大价值?李海花:我们正在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工作,与二级节点企业、行业领域专业机构合作,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联合开展技术研究、测试评估、工程验证和实施推广;引导主动标识应用,通过“繁星计划”等活动,为工业互联网产品与设备提供方与采供方、投融资机构搭建合作及业务拓展平台,提供产品选购及推广窗口等;发挥标识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提供技术、标准、标识管理办法等相关咨询,提供测评服务和标识应用开发工具服务,加速标识创新。同时,与国际上做好合作交流,加强标识全球推广、全球标识体系互联互通。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ZhouSa.com-周飒博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