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最近,北京互联网法院就一起人工智能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件做出了一审判决,引起广泛关注。
该案中,原告使用开源软件Stable Diffusion生成了一张图片,并在小红书上发布,后被被告在百家号账号发布文章中使用,但未带有原告的署名水印。判决书涉及三大争议点:涉案图片是否构成作品,原告是否享有著作权,以及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根据法院的判决,涉案图片在外观上与一般照片或绘画无异,属于艺术领域且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由于原告进行了智力投入,涉案图片具备了“智力成果”要件。法院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具备自由意志,不是法律上的主体,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进行智力投入的是人,而非人工智能模型。因此,判决认为涉案图片的创作者是人而非人工智能模型。
关于涉案图片的著作权,法院认为原告通过设计提示词、修改参数等行为体现了个性化表达,因此享有著作权。然而,判决也引起了对于“AI生成内容是否应受版权保护”和“版权应当归属何方”的争论。有专业人士认为,本案所确立的规则存在问题,因为生成图片的提示词并非表达层面的东西,而是在思想层面。
此外,法院在判决中提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保护训练数据原作者权利的规定。然而,行业内存在一些乱象,如不考虑保护训练数据原作者权利、价格战等问题。尽管法规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但模型训练的黑箱操作使得起诉方难以对侵权行为进行举证。
总体而言,这一判决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的独创性和法律适用进行了探索,为相关领域的法规制定提供了参考。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尽管还存在争议,但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判例的积累正逐步贴近行业前沿,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END
阅读推荐
安全圈
←扫码关注我们
网罗圈内热点 专注网络安全
实时资讯一手掌握!
好看你就分享 有用就点个赞
支持「安全圈」就点个三连吧!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