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上午,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暨数字身份平行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良博,湖北省通信管理局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易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中国信通院”)首席专家续合元出席论坛并致辞。湖北省数据局数字科技与基础设施建设处副处长胡华、湖北省通信行业协会副会长陶华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刘良博指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实现全要素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泛在连接与高效协同的基石,数字身份为工业数据的安全流通与可信交互提供了根本保证。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建设,已建成5G基站18.6万个,工业互联网武汉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48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超过360亿个,培育了150家5G工厂,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易武强调,湖北信息通信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耕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建成工业互联网专网279个,武汉顶级节点服务中部四省,标识解析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速基础设施升级,提升融合应用水平,释放产业升级能效。
续合元表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神经中枢,正与人工智能、数字身份等技术深度融合,演进为具备认知能力的智能基础设施。他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湖北省的合作,通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赋能标识解析体系,致力于打造具有湖北特色、引领行业发展的标识应用新模式,为湖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的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会上,在刘良博、易武、续合元的见证下,湖北省数据局数字科技与基础设施建设处副处长胡华、湖北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处副处长牛泽亚、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李琦琦共同启动了数据标注与高质量数据集创新服务平台。平台提供多模态通用数据标注、数据集质量评估、模型测试与验证、供需匹配、人才培训等功能,实现从原始数据资源到高质量数据集构建,最终服务于智能应用的完整价值链条,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化、可信赖的数据基础支撑。
活动当天,2025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贯通应用十大典型案例正式发布。湖北省标识解析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以武汉顶级节点为核心、二级节点为关键、企业节点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标识贯通应用已覆盖消费品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石化行业等重点行业,以及供应链贯通、绿色低碳、安全管控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可复制的典型应用,初步形成较为完备标识解析应用体系。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联合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卓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绵阳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凡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百景千智”未来制造伙伴计划(湖北)。该计划旨在针对100余个工业场景汇聚1000余个智能体,实现智能体开箱即用、自主生成、互联互通、测试评估等能力,推动工业智能体优秀解决方案的落地与协作,赋能地方工业场景智能覆盖率和关键环节智能渗透率提升。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明正式发布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V7.0,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与工业机理,打造“智能底座+大模型平台+智能体服务”新型体系架构,进一步打通“数据-模型-场景”闭环,推动工业互联网从“连接赋能”迈向“认知驱动”新台阶。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朱海平以《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工厂》为题,详细介绍了基于NC-Link协议的设备互联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终端实现异构设备数据的统一接入,构建了全流程、多场景的数据应用体系。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李琦琦在《面向未来产业: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路径》中回顾了过去十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出未来十年工业互联网与AI双向赋能的新范式,人工智能将对工业互联网进行重塑,实现“规则+数据驱动”向“大模型+深度学习”演进路径。并介绍了基于标识体系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培育工业大模型的“标数赋智”计划,以及推动工业智能体发展的“百景千智”计划。
在实践分享环节,多位产业专家带来前沿洞察与应用案例。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邵小景分享了物联网边缘智能产业如何赋能AIoT万物智联,系统阐述了边缘智能的技术和产业演进趋势,介绍了正在制定的物联网边缘智能产业生态图谱以及《物联网边缘智能体系架构与通用能力要求》《面向行业的智能化分级指南 第一部分 终端》等行业标准,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物联网边缘智能生态图谱,开展物联网边缘智能技术和企业清单、边缘智能监测评估等工作。
湖北大数据集团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吴术林介绍了湖北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楚数智联”区域功能节点、“楚数智通”业务节点,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厂的"前店后厂"建设模式。他详细阐述了“楚数智通”业务节点的架构功能,以及可信数据空间服务体系、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信息主体授权等服务的具体实现路径。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工业数字基础设施事业本部产品经理李程作了《大模型工匠一体机,创见工业未来》主题分享。李程表示,当前工业制造存在着数字化水平低、模型集中却数据分散、技术研发成本高等痛点,浪潮云洲工程机械行业大模型工匠一体机,通过打造“开箱即用”新体验,破解工业智能落地难题,助推行业智能化转型。
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售前总监尹东,分享了公司构建的全链路人工智能服务体系,涵盖智算一体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工道大模型、工业AI智能体应用超市等核心产品服务能力,实现数据、AI与场景应用的深度协同。他详细介绍工道大模型赋能智能体工厂高效运转的实践案例及谷语农业大模型的拓展应用,充分展现“数据+场景+智能体应用”的显著成效。
云从集团中国区业务总监康鑫深入分析了大模型在制造业落地的挑战与破局路径,分享了在核电安全生产、白酒智能运维、电网智能巡检等领域的实践案例。他提出了“基础设施(算力/模型/数据)+智能体”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强调AI要“接烟火气”,通过六个核心场景模型在制造业的具体落地,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北京华信瑞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数字化中心总经理罗炜系统介绍了数字产品护照在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实践。通过北冰洋智能工厂、仰韶酒业防伪溯源、中粮质量追溯、种子行业溯源、汽配行业防伪等案例,展示了标识解析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设备管理效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自2020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武汉起,标识分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推动标识解析与数字身份融合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国信通院承办,吸引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媒体人士的广泛关注,线上线下报名及观看人数超过2000人。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