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犯罪
涉案资金逾133亿元 15人获刑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法院近日对一起利用虚拟货币USDT进行非法外汇交易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该案涉案资金规模巨大,犯罪手法隐蔽,展现了新型数字经济犯罪的特点。
地下钱庄虚拟货币化运作经审理查明,2025年初,以严某某、郑某某、林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境外通讯软件招揽客户,构建起一个以USDT(泰达币)为媒介的非法外汇交易网络。该团伙通过"对敲"方式,在境内收取人民币后,将资金兑换为USDT转移至境外变现,为跨境犯罪资金提供洗白服务。经审计,涉案银行账户流水总额达133亿元,非法外汇交易金额2562万元,其中在福建多地银行取现金额就高达4.78亿元。
检察机关科技赋能破案面对此类新型犯罪,涵江区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通过三项关键举措突破取证难点:
开展资金穿透式分析,从数十亿元混杂交易中精准锁定涉案金额; 运用声纹鉴定技术,对拒不认罪的林某某进行语音比对,建立起其与涉案账户的直接关联; 组织多方会商,统一对"虚拟货币+外汇"新型犯罪模式的司法认定标准。
犯罪手法呈现专业化特征办案机关发现,该团伙采用的"USDT对敲"模式具有明显特征:无实际货币跨境流动,仅通过虚拟货币所有权转移完成资金兑换。具体表现为五种操作模式:
利用傀儡账户接受人民币,兑换USDT后境外变现 依托地下钱庄构建虚拟货币兑换通道 注册空壳公司伪造贸易背景 伪装成OTC承兑商实施兑换 通过电商网店形式掩人耳目
全链条打击彰显司法力度法院审理认为,该团伙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综合考虑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及认罪态度,最终判处严某某等15人有期徒刑8个月至3年不等,并处相应罚金。涉案全部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此案的成功侦办,展现了司法机关应对新型数字犯罪的能力提升。随着虚拟货币的普及,类似利用加密资产进行的跨境金融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本案的判决为同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检察机关表示,将继续加强科技手段在办案中的应用,同时呼吁公众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外汇交易,避免卷入违法犯罪活动。
来源:https://www.ptxw.com/news/xw/xqkb/202509/t20250905_505895.htm
END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