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蔓延、漏洞横飞、个人隐私面临空前威胁的2025年,苹果的新一代iPhone手机第一次将“安全”作为产品力的核心卖点。iPhone17系列手机将搭载苹果的一项杀手级安全技术——Memory Integrity Enforcement(内存完整性执行系统,简称MIE)。
MIE是苹果历时五年打造的底层安全架构升级,直接针对当前最具威胁性的攻击方式之一:零点击间谍软件攻击。它的推出,某种程度上,标志着iOS系统在安全性上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对抗间谍软件,从“芯”开始
近年来,Pegasus、Predator等“雇佣间谍软件”在全球掀起恐慌。这类软件的杀伤力在于,它们不需要用户点击任何链接、安装任何APP,只要一条消息就能悄无声息地攻陷设备。而支撑它们的,是被称为“内存破坏漏洞”的技术地基,尤其是缓冲区溢出和Use-after-free攻击。
过去,苹果虽然在系统更新中持续修补漏洞,但始终是在“修补战”中被动应对,屡次爆出零日漏洞被间谍软件利用。直到iPhone17,苹果决定不再只是打补丁,而是从芯片层级上重塑防御体系。
MIE 到底改变了什么?
MIE并非一个孤立功能,它是芯片+操作系统+开发工具链三位一体的整合成果。其核心,是与Arm合作打造的增强型内存标记扩展(EMTE)。
简单来说,EMTE就像给每段内存都贴上了“隐形指纹”。每次访问内存,芯片都会即时比对指纹是否匹配,不匹配就立即中止程序。这让很多过往依赖于“指针混淆”“堆栈漂移”的攻击方式,直接失效。
苹果表示,MIE将使间谍软件的开发“显著更贵、更难、维护成本更高”,彻底颠覆过去25年攻击者对内存安全的理解。
DoubleYou CEO、苹果安全专家Patrick Wardle指出:“这种软硬件深度融合的方式,几乎是苹果独有的护城河,安卓阵营很难短期复制。”
穷人不配享有安全?
据报道,这场技术升级并非只为极少数的记者、维权者、外交官服务。苹果在其开发者工具Xcode中,已将MIE和EMTE面向所有第三方应用开放。意味着未来的微信、Telegram、WhatsApp都可以原生调用这套机制,让数据窃取、劫持、零点击攻击成本倍增。
但也并非没有争议。人权组织Access Now法律顾问Natalia Krapiva表示,尽管这是积极进展,但可惜仅限于最新的iPhone17和iPhoneAir设备,“我们的社群成员大多用的是几年前的旧设备,他们才是最需要保护的人。”
这也引发一个问题:安全是否成为了能负担得起iPhone17的高端用户的专属权利?
苹果抓住了“安全刚需”
事实上,微软早在Windows11中推出了类似的Memory Integrity功能,谷歌也在 Pixel中尝试类似机制。但只有苹果具备“自研芯片+闭环系统”的先天优势,能将安全设计深度嵌入到硬件和系统之中。
从Spectre到Pegasus,从FBI解锁风波到乌克兰战争中的电子战,安全已成为全球消费者和国家级客户的刚需。苹果终于把这场隐秘的战斗推上台前。
在所有厂商都在喊AI的时候,苹果却选择重新定义“安全”这个看似老掉牙的词。MIE的推出,是一次对全球用户信任危机的正面回应。
iPhone17,也许不再只是“更快、更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更安全”。不是安全硬件卖不动,而是安全说得还不够动人。而这,或许才是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科技趋势。
参考链接:
https://security.apple.com/blog/memory-integrity-enforcement/
^
相 关 阅 读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