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引起了许多共鸣,有朋友问,如果技术已经同质化,那竞争内卷该如何破?只说有病不说有药,没有「闭环」,这似乎不是网安行业的风格。但这么大的时代困境,可不敢妄言能破,只能野人献曝,最近在琢磨几个思路,或许能激发一些别样的可能。
全面体验(TX)
Gartner 在2022年的12大战略技术趋势中提到一个词:全面体验 Total Experience。这个概念也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之前几年Gartner就已经在不同的报告中,多次强调全面体验的重要性,及在当前时代的特别意义。
全面体验(TX·Total Experience)由4个核心要素组成:多重体验(MX·Multi Experience)、客户体验(CX·Customer Experience)、员工体验(EX·Employee Experience)和用户体验(UX·User Experience)。组织通过将这4个要素有机结合和互动,来创造一个卓越的综合全面体验,提升业务价值。
体验最终取决于通过观察和互动积累的感觉、情绪和记忆。体验通常从互动开始,互动导致参与,然后是参与,最后是满意度、忠诚度和倡导。在数字体验经济中,组织需要全面体验(TX)战略来确保一致性,以创造变革性体验和业务价值。全面体验不是指一次性的改良和优化,应该是一个组织的长期可持续战略。
全面体验,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精神。通常人们在提及To B和To C 业务区别的时候,都会格外强调To B是一个企业的行为。但世事往往矫枉过正,不要忘记在整个To B的业务链条中,我们需要面对的、传递价值的,依然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你我一样生活在高交互碎片化的互联网之中,在碳基生活和硅基生活之间来回摇摆的现代人。因此,在面向客户的投入方面,市场营销、销售、客户体验的排序中,客户体验会是未来竞争的投入核心。
切换回网安这个狭义语境下,每个企业可以问问自己:产品在展现给客户之前,负责Demo和POC的售前技术团队是否操作得心应手?售后安装和运维的同学是否能高效定位和排障?客户成功团队是否有隐藏体验槽点?操作指南、白皮书、Q&A知识手册是否通俗易懂说人话?产品UI是否赏心悦目?按钮布局是否合理?界面上用了几个字体?配色是否符合产品气质?有没有区分过用户分几个角色,每个角色希望的体验有何不同?甲方采购后是给他长脸了、排忧了、还是添堵了?
所有的良好体验,背后都是沧桑世故的灵魂。
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这个词,最初来源于经济学和营销领域。美国爱达荷大学商学院的Jeffrey J. Bailey教授从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营销视角出发,将情绪价值定义为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引自KnowYourself)现在「情绪价值」不仅适用于产品营销,在内容创作、亲密关系中也很流行。
知名心理学者李松蔚老师对「情绪价值」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翻译一下,就是某些东西能够卖得更贵,不是因为货真价实或使用价值本身,而是附带了一些情感层面的意义,让人产生归属感或者感觉良好,人们因此愿意为它多花一些钱。(引自GQ)
切换回网安这个狭义语境下,买方市场时代,在同质化的产品之外,每个企业可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可以为客户提供点其他价值?大多数网安厂商的PR都在宣扬科技之美、或科技暴力的力量,却往往忽视了许多其他维度的客户价值,情绪价值就是其中之一。聊天、方案、报告能熟练使用客户的行业术语吗?会主动按客户生物钟来制定巡检、陪同排障计划吗?配合客户应对监管的周报月报有个性化吗?发生问题是先诚恳认错虚心接受积极解决,还是先本能抗拒试图狡辩?许多公司喜欢准备一些面向客户的销售“话术”,这个用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傲慢的态度。傲慢是会传染的,症状往往也是显性的,只是客户的情商大都比销售高,看破不说破罢了。
如果你不在乎客户的情绪,客户为什么要在乎你?
不要聚合,要解构
出于对「结构主义」的反感,Jacques Derrida提出了「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强调打碎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解构」很快成为了一种对抗中心权威的手法,并被延展到建筑、时尚、文学等各个领域。
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GUGGENHEIM,BILBAO),坐落于西班牙毕尔包,是毕尔包地标性建筑物,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解构」是高度契合网络安全行业文化基因的,多样性从来都是这个行业的魅力之一。除了文化契合性之外,「解构」也是个非常好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在科技同质化的困境中,对创新破局者也许会有所启发。
切换回网安这个狭义语境下,举个例子,当前工控安全(或泛物联网安全)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2021-2022的融资金额来看也属于绝对的大热赛道。倘若用公司体量、融资规模等维度来评估,马太效应会非常明显,头部聚集大者恒大。但我疑心这不是终局。工控不是一个具象的行业所指,而是相对于金融、运营商等明确狭义行业定义的泛指,工控之中囊括了国计民生关基设施无数细分,航空、航天、轨道、船舶、石化、冶炼、烟草、传媒都是龙头林立,一句整体解决方案,怎能轻易抹杀了这些行业自身的个性差异?
因此,龙头的企业必然继续追求马太效应,但创新厂商的破局之道,或许就隐藏在「解构」之中。
网络安全行业整体规模太小、赛道太细分、公司都不大,这些常常被诟病。但反过来想,现在科创和北交的门槛一再降低,专精特新是未来的审美新趋势,企业要的营收其实也就几个小目标,那么再细分的工控关基行业,都是一片肥沃的鱼塘,足够网安企业从容成长。你做烟草,我做海运;你做能源,我做冶炼。不再追求大而全,回归行业天然的差异属性,建立自己在技术同质化之外的Industry Know How壁垒,让客户感受到被独立尊重的体验。
芒格说:“宏观是我们要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地方。”经济学家炒股不赚钱,创业厂商的突破之路,也不在行业的宏观趋势、分析师的口若悬河之中,就在身边的点点滴滴。
一 END 一
作者简介 /Profile
Bruce Zhang,斜杠中年。
往期回顾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