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CSIS)发布报告《俄乌战争:惩戒时代的作战火力》,报告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军事专业人士一直将作战火力视为现代战役的基石,认为其能够塑造战场态势、削弱敌方力量,并为己方机动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如果这一逻辑失效,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远程打击的目的不再是塑造战场,而是转变为塑造舆论,其作用不再是支援地面部队推进,而是恐吓平民、胁迫政治目标,情况又将如何?
这正是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所展现的态势。尽管俄军秉承了以纵深作战、侦察-打击体系和精确非接触作战为核心的军事理论,但其在运用作战火力方面,始终未能体现出这一传统。
相反,火力运用已经与战场机动相脱节。俄罗斯的导弹齐射和巡飞弹袭击,越来越倾向于服务于一种惩罚性和战略胁迫的逻辑,而非旨在瓦解乌克兰防御体系或实现跨领域协同效应的作战行动。在漫长的前线上,混乱局面占据主导,突出表现为人海战术、数千架第一人称视角(FPV)小型无人机,以及由打击和侦察无人飞行器(UAV)引导的炮火。
《俄乌战争:惩戒时代的作战火力》发布于2025年5月6日,译文8000字,原文及精品译文均已上传至蓝军开源情报知识星球,请扫文末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下载。如需购买更多精译报告及情报数据库,请联系微信:lanjunqingbao2081。
关键字:俄乌战争,作战火力
这是蓝军开源情报的第 336 期分享
编译 l 所长007
来源 l 蓝军开源情报(ID:Lanjunqingba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Lanjunqingbao2081)
本研究基于一份原始数据集,该数据集由一位乌克兰研究人员提供,经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未来实验室整理、清洗、转换和扩充后,用于分析。本分析评估了据称存在的俄罗斯作战火力与战场态势强度之间的脱节现象。未来实验室以俄方每日人员损失估算作为衡量作战节奏的指标,分析了其与三种火力运用方式之间的关系,这三种方式包括:(1)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齐射,(2)打击和侦察无人飞行器的使用,以及(3)沙赫德(Shahed)无人机的袭击。通过分析,旨在检验莫斯科是否利用火力来为地面部队的推进创造条件。研究结果引人注目:
▪ 数据显示,俄罗斯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袭击,与三天后战场态势强度的增加,在统计学上并不存在显著关联。事实上,数据显示的结果恰恰相反:更大规模的导弹齐射,反而与较低的俄方人员损失相关联。这暗示着,俄方火力打击的目标可能不够精准,或者其运用并非旨在直接影响前线战果。
▪ 另一方面,侦察打击无人机的活动与战场强度显著相关,这印证了安全区依然是现代战争中一个活跃且充满杀机的场域——一个人类与机器协同作战,争夺信息与生存的空间。
▪ 最后,俄罗斯对沙赫德无人机的广泛使用似乎与战场强度的加剧存在关联。我们的模型显示俄方人员损失有所增加,但这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原因并非是火力在作战中的有效整合,而是可能源于物质资源的制约(例如精确制导弹药的短缺),以及战略重心向惩罚而非战术突破的绝望性转变。
综上所述,这些发现揭示了现代战争中一种危险的演变趋势:与作战设计相脱节,且日益针对平民的胁迫性火力正在抬头。乌克兰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地面战役,更是一场算法驱动的消耗战,交战双方使用无人机蜂群和导弹齐射,其目的既在于制造恐怖,也在于削弱对方的军事实力。
为应对此项挑战,现提出以下四项政策建议:
1.持续并扩大对乌克兰的防空支援,包括提供动能拦截弹,并加强情报共享,以缩短从传感器到射击端的反应时间。
2.切断支撑俄罗斯远程火力的全球供应链,特别是来自伊朗、朝鲜等国的军民两用组件。
3.重新审视北约的作战火力概念,将乌克兰的经验教训融入新的军事理论,使其能够反映安全区域内的动态目标选择,并充分利用人机协同。
4.制定一套反胁迫策略,使盟国社会为低成本战略打击时代做好准备,此类打击旨在瓦解敌方意志,而非赢得战役。
俄罗斯在作战火力运用上的不足不应使我们掉以轻心,而应引以为戒。战争工具的演进速度已超越指导作战的理论。美国亟需迎头赶上。
一、历史视角下的作战火力6
二、乌克兰战场上的作战脱节8
三、政策建议13
四、结论15
五、附录17
👇👇
1800+经典报告均已上传至星球请扫码登录下载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