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17日,ITU-T(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SG17(安全研究组)2025-2028研究周期第一次全会于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的376位代表参会,共同推动网络安全、安全架构、电信网络安全、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等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
一、SG17新研究周期情况概述
在2025-2028新研究周期中,ITU-T SG17下设4个工作组(WP)及12个研究课题(Q),其组织架构如下:
1. WP1:数字身份、基于量子的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PKI)及基础安全技术
2. WP2:国际移动通信(IMT)、物联网、元宇宙及智能交通系统/联网自动驾驶汽车(ITS/CAV)的安全
3. WP3:网络安全与管理、安全战略与协调
4. WP4:人工智能、云计算服务与应用安全
与上个研究周期相比,ITU-T SG17的管理层与组织架构实施了系统性改革。管理层由欧洲博通代表Arnaud Taddei接任主席,副主席维持12人架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网络安全卓越验证示范中心名誉主任魏亮等6人连任,新增美国、日本、南非、印度、土耳其及乌兹别克斯坦6国代表。组织架构重组为4个工作组:WP1整合量子安全(Q15/Q11/Q10)、WP3新增战略孵化(Q1/Q3/Q4)、WP2优化课题研究方向、WP4则维持现有课题设置,通过结构重组提升标准化工作协同效率。
我国代表在SG17标准制定体系中担任多项关键职务,包括ITU-T SG17副主席、WP4主席、WP3副主席的核心管理岗位,以及多个Q报告人的领导职务。通过有效参与SG17标准制定工作的战略决策和技术规范制定过程,在网络安全国际标准领域持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此次全会主要成果
在本次ITU-T SG17全会上,我国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参与力量,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单位的82名专家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共提交技术贡献文稿82篇,占全会总提交量的43%,贡献度位列所有参会代表团首位,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全球网络安全标准制定领域的专业积淀与产业实践优势。
会上,魏亮副院长带队,作为SG17副主席,与SG17管理层共同指导SG17管理及标准研制工作,对全会46项新标准申请及119项在研标准相关事项进行决议,推动全会就40项新立项、5项标准批准、11项标准冻结、7项标准同意、6项其他类型文稿同意及SG17未来标准化重点工作及合作等重要事宜达成共识。
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网络安全卓越验证示范中心执行主任孟楠等作为ITU国际标准编辑,与我国、英国、日本等各国标准专家密切合作,于此次全会成功推动3项在研标准发布新基线文稿,其中关于多云安全的标准文稿以及关于云服务信息安全的标准修订获得TAP冻结。
安全研究所网络安全研究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网络安全卓越验证示范中心副主任戴方芳作为SG17 Q8报告人,组织Q8的17项标准项目获得实质性进展,包括1项标准新立项、1项标准获得TAP批准,3项标准获得TAP冻结,1项标准获得AAP同意。
三、未来发展计划
未来,SG17研究组将重点推进五个关键领域的战略举措,致力于重塑市场、行业及监管机构对标准化工作的价值认知,构建面向下一代技术演进且广泛包容各方需求的国际标准体系。具体包括:一是提升效率,通过强化领导结构、规范会议周期及数字化工具支撑,提升标准研制流程效率。二是提升质量,依托能力中心建设整合领域专业知识,构建“立项→开发→TAP/AAP”新项目开发阶段管控体系,以阶段性推进机制与同行评审制度保障技术严谨性。三是提升协调性,对内优化ITU-T SG17工作组协作模式,对外协调重构与全球标准组织的合作机制。四是提升可见性,扩大覆盖行业、学术界、监管机构等的合作范围,并加强社交媒体宣传策略。五是吸引行业,由ITU主导定向推广体系,联动SG17管理团队与课题报告人资源深化行业机构合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ITU-T SG17核心参与方,将主动对接SG17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国内外关切,持续深化网络安全国际标准研制与治理工作,依托成熟的标准化实践经验和国际协作网络,协同研究机构、运营商、安全企业等产业各方共同推动我国网络安全基础能力、新技术新业态网络安全等领域工作向国际标准转化,提升我国网络安全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推荐阅读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