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童谣里唱的“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吗?Too young too simple!现在网络世界里的“大灰狼”可没那么客气,他们的方式简单粗暴,直接上“家伙”!
想象一下,当你兴高采烈地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摸鱼)时,Duang~所有文件都被加密了,或者更狠,直接给你来个“开机蓝屏”,让你怀疑人生。稍微“温柔”点的,你的IT主管可能会收到一封“热情洋溢”的勒索邮件,告诉你公司数据库已经被“安排”了,想要赎回?先交一笔巨款再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当勒索攻击找上门,就说明勒索病毒已经像“老鼠”一样潜伏在你家(企业网络)里,而且用的还是传说中的APT攻击手法。
啥是APT?简单说就是“高级持续性威胁”,特点是隐蔽性强,目标明确。勒索团伙一旦学会了APT这招,威胁程度简直是指数级增长!根据RiskIQ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分钟就有6家公司或机构惨遭勒索,一年下来超过315万家!全球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每分钟高达180万美元,算下来一年得损失6万亿人民币,够绕地球好几圈了!
最近这10年,全球每秒钟冒出21个新病毒,恶意软件的数量更是增长了23倍!勒索病毒已经成了网络安全领域的头号公敌。面对如此猖獗的攻势,我们该如何应对?
病毒也疯狂进化?回顾勒索病毒“黑历史”
话说1977年,当年的有志青年们正摩拳擦掌准备迎接高考,同一时间,大洋彼岸的美国作家Thomas J. Ryan脑洞大开,在他的科幻小说《P-1的青春》里,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并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字——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
5年后,也就是1983年,一位名叫Fred Cohen的美国黑客,在UNIX系统下搞了个大新闻,他编写了第一个能够自动复制并在计算机间传播,最终导致系统崩溃的病毒。第二年,他在博士论文里正式给“电脑病毒”下了定义,这个定义沿用至今。
其实早在1946年,计算机界的“祖师爷”冯·诺依曼就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能够在内存中自我复制的理论,不得不佩服大佬的远见!
从Apple II病毒到特洛伊木马,再到IBM PC病毒,各种“第一例”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扎堆出现,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发不可收拾。
1989年,Joseph Popp创造了第一个勒索软件AIDS木马,通过软盘传播,勒索189美元。32年后的2021年,美国最大的燃油管道运营商Colonial Pipeline被勒索软件DarkSide攻击,乖乖支付了价值440万美元的比特币赎金,结果还是被搞得焦头烂额,被迫关闭管道6天。
现在勒索的目标也变了,不再是广撒网式的攻击,而是专门盯着那些有钱的主儿下手,尤其是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而且,就算你老老实实交了赎金,也别想轻易脱身,双重勒索、三重勒索等着你!
随着技术的发展,勒索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亚信安全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勒索病毒开始使用跨平台语言编写,目标也从Windows转向Linux和ESXi虚拟机平台。要知道,大型数据中心大多基于Linux系统,一旦数据中心被勒索,那损失可就大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今年,美国政府悬赏1000万美元,追捕勒索软件组织Conti的5名主要成员。Conti这个组织,已经对美国和国际关键基础设施发动了1000多次勒索软件攻击,包括执法机构、紧急医疗服务和911调度中心。2021年,美国就有1000家企业向Conti支付了超过1.7亿美元的赎金!据Cyberint估算,Conti在短短两年内赚取了约27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这个黑客组织在全球拥有大约350名成员,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简直就是一家“正规公司”!
亚信安全专家表示,现在的勒索病毒攻击,早已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变成了RaaS(Ransomware-as-a-Service)模式,有明确的分工和流程。
Conti之所以能像印钞机一样赚钱,关键在于他们采取了双重勒索攻击。和传统的加密数据再勒索赎金不同,双重勒索会先将你的机密数据下载下来,然后再加密。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交赎金,他们就把你的数据公之于众,让你颜面扫地!
很多企业都有数据备份的习惯,所以被勒索软件加密后,只要杀毒并恢复备份,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面对双重勒索,光靠恢复备份可不行!攻击者很可能会发起二次勒索,甚至三次勒索,而且每次的价码都会水涨船高。
所以,恢复数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数据不被外泄,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亚信安全上个月处理过一起勒索事件,通过溯源发现,勒索病毒是在勒索发生前的12小时才被制造出来的,但早在6个月前,这家企业的账号就已经被盗了。这说明,勒索攻击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只要足够警惕,就能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亚信安全专家建议,一旦发生勒索事件,应该第一时间启动溯源,尽快找到被攻破的漏洞。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防火墙、IPS、防病毒软件,这些安全防护的“老三样”已经过时了。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们也开始关注架构的变化,深入到操作系统层面。对于网络安全行业来说,技术能力也需要与时俱进,覆盖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等数据全流程的安全防护需求。
面对日益猖獗的勒索攻击,亚信安全推出了“方舟”防护体系,提供了从勒索攻击发现到响应,再到恢复的全链条综合治理体系,帮助用户提早发现隐患、及时阻止攻击、避免二次勒索,降低受勒索攻击的风险和影响。
从2018年提出XDR理念,到陆续发布XDR1.0和XDR2.0,亚信安全一直致力于将安全防护的全景概念和能力原子化,并最终汇聚到XDR平台侧进行统一的联动和编排,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云化。“方舟”就是亚信安全基于XDR平台,面向勒索威胁落地的一个重要举措。
亚信安全“方舟”的三大核心分别是勒索体验中心、全流程处置机制和现代勒索治理解决方案。其中,勒索体验中心更像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勒索体验中心,亚信安全运营团队通过部署端点及网络探针,利用最新的勒索威胁情报进行数据碰撞,对勒索攻击进行全面排查分析,确认企业环境中是否存在勒索行为,将勒索攻击爆发风险降至最低。目前,亚信安全方舟勒索体检中心已经全面上线。
“方舟”勒索体验中心就像是人类的体检中心,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把“病灶”消灭在萌芽期,通过高效的网络安全健康检查,可以快速评估出风险点,找出隐藏威胁,让现代勒索治理进阶。
数字时代,真正的安全防御不仅需要足够的技术储备去保护所有的IT基础设施,还需要对黑客、黑灰产,以及各种攻击有足够的洞察,这两类核心能力的叠加才能让数字世界里的安全防护大网更细密,让勒索病毒无孔可入。
黑客/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