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8个G的IT信息化建设资料】
全文共2369字,建议阅读6分钟
本文摘自《商业智能应用白皮书5.0》,复制链接免费下载:
https://s.fanruan.com/kr5s6
数字化:始于跟随、加速协同、奔向引领
帆软数字化建设:三大阶段实践进程
1、业务追随阶段(Following Phase,2011-2017年)
在2011年之前,帆软内部只有一个用来提交bug的bugtricker的系统。2011年之后,帆软开发了CRM1.0,起源是销售部门提出系统需求,销售拜访记录需要有专门的系统记录。2012年,帆软想要进一步把把客户抓起来,上线社区V1.0,同时crm里面开始分成线索、销售、合同管理模块。2014年,开始在CRM里面做企业经营管理,所有的模块都放在这套系统里面,包括营销线、后方的日常管理,甚至产品需求提交。在此阶段,仍然仅有IT部门人员拥有信息化意识、数字化意识。
2、协同业务阶段(Synergizing Phase,2017-2021年)
3、部分引领阶段(Partially Leading Phase,2021年-至今)
帆软信息化部门的定位:保障效率提升
1、整体定位是保障公司整体效率的提升
2、信息化部门的整体规划蓝图
第一个层是设施(Infrastructure Tier):每年服务器花费一千多万,主要是云服务器以及托管的机房;
第二个层是数据(Data Tier):目前在做数据仓库,会有相关的数据质量报告,基于主题做相关的数据存储;
第三个层是应用及分析(Application-and-Analysis Tier):首先是对内应用,比如公共平台,比如kms、需求管理。其次是业务层的应用,像EAP研发测试平台,以及市场管理、销售管理、项目管理、服务管理等等,这块主要是营销支撑、公共支撑、产品支撑以及技术预研小组在里面进行投入;
第四层是面向客户的互动平台(Interaction-with-Clients Tier):有营销平台或者在线报价平台、在线交易平台、在线的服务平台,未来会有在线渠道平台;
第五层是客户(Clients Tier):有在线服务、在线交易、供应商管理、开发者社区、合作伙伴几个大模块。
3、如何搭建具体的系统架构?
首先,目前数据库是采用的第三方数据库,但是数据层的数据流通的实现都是通过自身的FDL产品;
其次在应用层这块,主要是用自身的FineReport和简道云,其中简道云更多被业务部门用来进行应用开发和流程搭建;
最后,分析层是采用FineBI产品,用来进行各种关键业务的数据分析。
END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