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必看!每年带6个学生的博导教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论文大纲落实指南!
大家好,我是阿九。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领域,写出一个完美的论文大纲。
说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大纲的落实完善,我沉淀出了一个4+3模型,即4个核心步骤和3个关键要素。
这个模型是我跟随一位每年带6个研究生的博导,整理总结出来的精华内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写论文大纲时总觉得无从下手,写出来的大纲松散无序,缺乏逻辑性。
说到这里,阿九忍不住想起了去年指导的一位研究生小王,他第一次写信息系统集成方向的论文时,大纲写了整整7稿才通过导师审核。
这让我意识到,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领域,一个好的论文大纲确实至关重要。
先来说说4个核心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主题的四度分析。
这里的四度指的是广度、深度、难度和创新度。
很多同学一拿到选题就开始写大纲,这是大忌。
以信息系统安全为例,你得先问问自己:这个主题覆盖面有多大?
需要深入到什么程度?
技术实现难度如何?
创新点在哪里?
第二步:设计双向树形结构。
这个技巧是我跟那位博导学到的绝活。
简单说就是把研究主题想象成一棵树,向上延伸是理论基础,向下延伸是具体应用。
比如研究企业信息系统优化,向上可以延伸到信息系统理论、管理学理论,向下可以具体到某个企业的具体应用案例。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有趣的事。
上周有位核心会员问我:阿九,为什么我的论文大纲总是不够完整?
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应用这个双向树形思维。
为此我专门给阿九核心会员准备了一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选题全景图,里面详细梳理了近五年来各个研究方向的热点主题和延展思路。
第三步:运用三段式逻辑链。
这里的三段式不是传统的总分总,而是问题导向-理论支撑-实践验证。
每个章节都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用理论进行支撑,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去验证。
第四步:进行交叉验证。
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步。
交叉验证就是检查各章节之间是否存在逻辑交叉点。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第二章讨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那么在后面的系统设计章节就一定要有对应的安全机制设计。
接下来说说3个关键要素:第一个关键要素:比例把控。
记住一个黄金比例:理论框架约占25%,研究方法约占15%,具体分析和设计约占45%,其余部分约占15%。
这个比例是我反复验证的最佳配比。
第二个关键要素:技术融合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交叉学科,你的大纲要体现出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说到这个,阿九又忍不住想起一个案例。
去年有位博士生写物联网治理方面的论文,他的大纲完全偏向技术层面,导致答辩时被问得哑口无声。
第三个关键要素:创新点分布。
很多人把创新点都堆在某一章节,这样反而显得突兀。
正确的做法是让创新点像星星一样,分布在各个章节中。
比如在研究方法章节创新研究框架,在分析章节创新分析模型,在设计章节创新技术方案。
提示词1:在写大纲时,建议使用遍历思维法。
就是说每写完一个章节,就问问自己:这个部分是否涵盖了所有可能的研究角度?
举个例子,如果你研究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就要考虑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用户层面、安全层面等多个维度。
提示词2:运用倒推验证法。
从论文的结论部分开始往前推,看看每个章节是否都为最终结论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这样能够避免出现无效章节。
提示词3:善用跨学科联想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身就是跨学科的,所以在设计大纲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比如可以借鉴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方法来研究用户行为。
大家如果对论文大纲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正好阿九最近在整理一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写作精要,等整理好了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快来说说你们在写论文大纲时遇到的困扰吧!
-----------------
PS. 怎么获取「一对一科研咨询指导」或者「最新学术AI模型账号」和观看阿九的「内部论文科研高阶技法」?
「阿九教你用AI」的独家高级AI应用课程和国内直用的ChatGPT账号包括更牛的Claude账号都在这里。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