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前后,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公开透露了小米NAS(网络附加存储)产品的研发进展,并表示小米已经针对NAS核心技术进行了数个月的预研,目标是为米家用户打造一款理想的家庭存储产品。当时,尽管引发了广泛关注,但产品的具体发布时间仍未确定,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期待焦点。 近日,陈波宣布将于1月17日19:00进行直播,届时他将分享米家2024年的发展计划、新理念以及即将发布的爆品和新品,其中就可能包含小米NAS的最新进展。小米NAS产品一直备受瞩目,甚至有说法认为,有说法称这是粉丝“逼”出来的产品。相比网盘、移动硬盘等存储方案,NAS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并不知名,市场规模也远不如前者,甚至部分消费者对NAS的概念还很模糊。别看市场小,NAS市场已经群雄割据,有群晖、绿联、极空间、威联通等厂商坐镇,小米花费数月预研NAS核心技术,还有未来吗?NAS成存储新风口,
小米为何选择现在进去?
与传统的网盘和移动硬盘不同,NAS(网络附加存储)实际上是一个“本地网盘”,可以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连接设备进行数据存取。相比于移动硬盘的便捷性和网盘的云存储,NAS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但其部署成本较高,操作也稍有门槛。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类NAS方案:一类是完整的成品设备,用户只需接入电源、联网并安装硬盘,便可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操作,学习门槛较低;另一类则适合更具动手能力的用户,自己购买硬件,基于Windows或Linux系统进行配置和共享。这一类方案并不适合新手用户接触,体验上也会有一定的欠缺。
目前,企业用户在NAS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需求来自大规模文件存取。然而,随着个人用户对生活记录需求的不断增加,手机、PC等设备的本地存储逐渐力不从心,预计未来个人消费者也将成为NAS市场的重要力量。陈波曾表示,小米的NAS产品将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这意味着产品将优先考虑低学习成本和稳定性,因此推出成品NAS方案也在预料之中。相比传统的移动硬盘和个人网盘,前者在多平台兼容性上存在限制,后者在资料隐私性上存在一定风险,NAS无疑是更理想的选择。 虽然小米不是第一家进军NAS市场的手机品牌,但华为早前已推出完善的家庭私有云解决方案,凭借自身的优势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根据QYRESEARCH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NAS市场销售额已达到469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0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3%。或许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小米决定正式布局NAS领域。
NAS的应用场景十分清晰,主要面向那些本地存储空间不足,需要将视频、图片、文档等数据存储到一个“私人外部空间”的用户,同时还能实现实时存取功能,满足更高效的存储需求。
尽管目前NAS市场规模仍较小,但伴随需求的增长,其未来发展无疑值得期待。
AI+互联,NAS将不仅仅只是存储工具
一般来说,传统的NAS方案供应商(绿联、群晖等)提供的只是单方面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面向设备存储不足,有家庭、企业内部文件分享需求的群体,这些传统NAS供应商积攒了多年口碑,树立了行业地位,拥有了一群固定用户,尤其是在B端更具影响力,并且在NAS技术上,传统NAS企业有更深的理解。 作为传统NAS方案的代表,绿联的影响力一直不低,并且顺应了AI时代发展,让私有云方案获得更多可能。 不久前结束的CES 2025展会上,绿联还带来了全新的AI NAS解决方案,提供双10GbE网络端口,可通过配置链路聚合实现高达20Gbps带宽。即便一个端口故障,还有另一个端口维持正常访问。 核心其实还是AI能力,绿联在iDX NAS当中内置了大型语言模型LLM,支持自然语言理解和对话,用户可通过文本形式提出指令,NAS再根据在线知识库和本地数据库提供答案。 AI的需求并非空穴来风,前面提到NAS的组建和使用有一定的学习成本,给普通用户设置门槛,并不利于产品推广。AI技术的融合在NAS领域中十分有前瞻性,尤其是AI相册,通过人脸和场景识别,自动对照片等内容进行分类,同时AI大模型支持离线运行,这就是绿联AI NAS的优势。但对个人用户而言,设备组成相对复杂,光靠传统NAS的应用还无法让存储数据实现跨设备的流转和同步。 这时,面向个人用户的小米华为则占据了优势。陈波曾透露小米NAS的三大核心功能:第一,打通手机、PC、电视、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扩容、AI相册;第二,打造家庭影视中心,能够生成私人影院海报墙,用户可以随心点播NAS内的电影资源;第三,为有基础存储需求的用户提供丰富的网盘管理和资源下载能力。 华为和小米并非单纯的手机厂商,旗下还有许多PC、平板电脑、电视、家电等智能生态产品,并通过系统实现无缝互联。利用在云计算、通信、智能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小米和华为的NAS产品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用户的多设备生态中,扩容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可以多端、跨端读取,且不需要额外的第三方App。 同时手机厂商也有面向AI时代的解决方案,或者说在多设备生态加持下,AI技术的融合还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并不是说绿联、群晖这类传统NAS产品不如小米、华为这些“新势力”,他们有各自的目标群体,且都是基于自身的优势去打造私有云方案。只是单纯对个人用户而言,他们往往把NAS作为多设备生态当中的“统一存储”,对无缝流转有特别的需求而已。 可以看见的是,华为和小米的入局,给私有云存储行业带来一些的解法和思路,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共同把NAS的体验做好,才会有更多消费者看到NAS存储方案中的闪亮点。家用NAS市场爆发在即?
不得不说的是,数据存储需求的膨胀给许多设备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以前128GB的手机存储都用不完,现在可能1TB都嫌少。问题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存储扩容成本很高,以华为的内存升级服务为例,升级至512GB需要879元。前期购买大存储的手机,也需要额外付出不少的成本,更何况存储的价格时高时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存储智能设备的价格。很多人也曾买过大容量移动硬盘分担存储压力,然而移动硬盘的数据无法随时随地在不同设备上查看,大容量的云服务要价不菲,2TB容量连续包年少则三四百,多则七八百,长期算下来,费用足以搭建一套8TB甚至更大的NAS。凭借跨端协同的互联能力,小米NAS至少会成为“小米全家桶”用户最理想的大容量存储方案,对小米而言也是一笔可观的业务营收,同时还能提高用户对小米产品的粘性。作为消费者,也可以不再依赖大存储的智能设备,省下购机成本。把NAS产品价格打下来,市场也对小米有着别样的期待。 另外,AI的助推也让资源管理和分类这件事变得更简单,无论是绿联这样的传统NAS企业,还是华为、小米这样的NAS“新势力”,他们都在积极地让AI技术融合到各种场景里。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NAS满足的还是家庭和企业的大规模数据传输需求,对于数据存储需求越大的人群,NAS的意义越大。如果现有的个人云盘服务或移动硬盘就能满足你,那么NAS就没有必要。 小米和华为打造的生态优势,在NAS产品加入之后会被进一步放大,一定程度能影响更多手机厂商的跨界。毕竟余承东曾说“没有任何设备会是一座孤岛”,互联和AI概念深入,不具备生态能力的产品则有可能被市场“孤立”。尽管小米的NAS产品尚未正式发布,但随着官方宣布的直播即将到来,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期待也在不断升温。我们拭目以待,这款颠覆性的家庭存储产品能否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