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12月04日,若文章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邮发代号 2-786
征订热线:010-82341063
文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程琳2024年4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201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后,各地各部门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思想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全党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保证,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等理念已经成为民众的普遍认知。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这既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任务要求,构筑国家安全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立足我国新时代国情,顺应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选择,既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制度基础,也有利于智库建设及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置三年多来,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和动荡频繁出现且愈演愈烈,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面临各种严峻风险和挑战,“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紧迫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随时准备经受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由于国家安全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繁重,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尽管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党和人民的期望和现实需求尚有很大差距,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精神努力奋斗,紧扣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勇于做好创新研究工作,特别是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攸关高素质国家安全专门人才培养,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深入研讨和实践推进,才能切实加强科学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体系。(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学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十个坚持”,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论,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规律性,系统集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的国家安全思想和治国理政实践,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十个坚持”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切实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做到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理解“五大要素”和处理好“五对关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学科体系建设的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并认真贯彻到国家安全20个重大领域和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发挥智库作用的创新研究建设中去,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的绝对领导,确保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好更快地推进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第一,坚持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原则。国家安全学研究和构建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必须突出国家安全主题,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全局的角度研究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充分认识发展与安全的相互作用,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把握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前瞻性、规律性、趋势性特征研究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风险问题及应对之策。要突出“国家”“总体”“综合”“大安全”进行研究,而不是研究国家某个系统、某个部门单位、某个业务工作的具体安全问题。要打破单纯维护某一领域单一具体安全问题的思维定式,科学研究界定国家安全学研究边界,防止把国家安全学变为研究所有安全问题之“筐”。第二,坚持以党和国家需求为要的原则。必须坚持党和国家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国家安全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改变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就得接受什么样人才的观念。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家的发展与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给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和国家安全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任务要求,需要在实践中落实。第三,坚持以风险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安全与风险问题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伴相生。安全看不见、摸不着、离不开,只有排除解决重大风险问题,才能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风险问题意识,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刻警示我们在任何年代、任何情况下都要居安思危、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要着眼国家安全全局及重大安全领域,坚持科学研究和推进学科建设,以准确查找解决重大风险问题为导向,脚踏实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查找、科学分析产生重大风险问题的根源,精准提出应对措施办法,及时化解重大风险问题隐患,保证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第四,坚持敢于不断创新的原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提升国家安全学体系创新建设的战略新支点。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华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因此,必须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立足国家安全实践,及时了解分析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等严峻形势任务,以及风险情况瞬时多变的重大国家安全问题,牢固树立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的思想理念,从理论、技术、治理等方面总结我国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聚焦研究运用新质生产力,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和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的新局面。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文化思想凝聚力和引领力,同时注意学习借鉴吸收外国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的好理念好做法,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汇聚国家安全学学科力量,创新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创新推出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创新凝练国家安全学学科专业领域方向,促进国家安全学学科交叉,构筑国家安全学学科高地,创新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国家安全学科研成果,力争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一流学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家安全一流专门人才,为维护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学科支撑和人才支撑。第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原则。一级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可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国家安全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安全学的人才培养一定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具备较高的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素养,牢固树立坚定不移地为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而努力奋斗的思想,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明确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及特点任务
厘清国家安全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范围并了解其特点,是做好国家安全学研究、学科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和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的前提。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系统研究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提高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所研究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与法学门类下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安学、民族学,与军事门类下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战略学,与管理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与工学门类下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一级学科密切相关;与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门类下的有关学科相关。国家安全学具有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法治性、全局性、广泛性、社会性、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强等鲜明特点,应从理论性、基础性、规律性、逻辑性、体系性、系统性、学术性、交叉特殊性上构建别具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体系。国家安全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学科理论及体系建设,推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培养成什么人的重大问题,是人才培养规章、标准及模式的综合体系;制定什么样的培养方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具体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规律性、规范性、目标性作用。国家安全学为党、政、军各机关单位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培养具有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目前,学历教育主要培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2024年个别高校将开始招收本科生。根据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属性,毕业生将按照所学学科知识专业领域分别授予法学、管理学、军事学和工学学位。由此,必须高度重视制定具有鲜明特点的国家安全学各个二级学科及相应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国家安全学各学科专业领域,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培养对象和目标及应具有的能力水平,确定应学应掌握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处理好专业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设置好课程并编写相应的教材。根据国家安全学的学科特点,应坚持风险问题导向,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与实验实训实践课有机结合,科学分配安排好教学、课程及课时,切实提高培养对象的实战能力和水平。国家安全学培养单位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要根据本单位的学科特色、科研成果和师资队伍等优势,设置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二级学科及相应专业领域的特色、专业领域技术支撑点、培养对象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发展后劲。要突特色、强能力、厚基础、宽口径,切实解决学生毕业后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重大问题。只有精心设计国家安全学各个专业领域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推动国家安全学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能力体系、学术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等有机融合并落地实现。要不断创新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机制、体制等,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批政治可靠、德才兼备、能担大任的国家安全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一)创建国家安全学学科架构体系
学科架构体系是构建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基础骨骼。国家安全学学科架构可采取“相对稳定+动态调整”机制,即二级学科相对稳定,专业领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对不同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而适时进行调整。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目前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和国家安全技术。在二级学科下设若干专业领域,目前主要以国家安全涉及的20个重大领域分别对应二级学科设若干专业领域。20个重大领域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和数据等诸多领域。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等根据本校本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师资队伍情况、现有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等,确定本校在对应二级学科下根据20个重大国家安全领域设置若干相应的专业领域,从而形成国家安全学学科架构体系。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群。根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在交叉门类下、国家安全涉及面广且情况复杂多变、对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面和实战能力要求高等显著特点,应该以综合思维和系统思维,根据国家安全学二级学科及若干专业领域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纵向横向贯通,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专业领域的交叉学科群。以四个二级学科为基础,建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交叉学科群;按照国家安全涉及的20个重大领域设置的若干专业领域及相对应的四个二级学科设立二级学科群,即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学科群、国家安全战略学科群、国家安全治理学科群和国家安全技术学科群;按照所学专业领域相对应所授学位建立学科门类专业群,即国家安全法学学科群、国家安全管理学科群、国家安全军事学科群和国家安全工程学科群;突出学科特色和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系统性和体系性。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科群的建设,促推国家安全学学科知识既内在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及特色,进而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富有发展后劲等目标,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实战性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是关系国家安全学建设方向的核心问题、关系国家安全学能否独立于学科之林的必要条件,对国家安全学体系及二级学科建设发展具有指引作用。国家安全学作为一级学科,必须创建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十个坚持”核心理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国家安全学各个二级学科理论和国家安全学各专业领域理论。近年来,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及理论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虽则如此,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科学系统地梳理总结我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教训,经过科学研究分析并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具体而言,需要把党和国家涉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等阐述理论化,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理论、党对国家安全的绝对领导、统筹发展与安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网上网下共治)、专群结合(军民融合、全民动员、群防群治、共建共治共享)、居安思危(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危机意识、预防为先、打防结合)、自立自主、自强自信,德法兼治、主动布局(根据国内外安全形势做好前瞻性战略研究工作)、主动技术防御(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全天候、全时空对网络系统主动攻击探测、巡查发现风险、漏洞、病毒等)、斗和兼备(善于斗争、以和为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全球安全倡议)等深入研究揭示其意义、内涵、实质等。比如,德法兼治理论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通过建立、修改、完善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同时,全国人民以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优秀的个人品德自觉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学为实现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专才的目标,必须通过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集中教育,以及平时常态化对全国人民加强国家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同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知识体系是描述特定专业知识总和的概括性术语。知识体系是培养什么样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什么知识、素质和能力,以及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设。国家安全学应根据人才培养对象、目标和应具备的素质及实战能力,确定培养对象应学的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培养对象毕业后干什么、能干什么打下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基础。国家安全学具体知识体系主要有:国家规定的通识知识、国家安全学基础知识、二级学科基本知识、专业领域基本知识,以及根据不同二级学科及相应的专业领域学习掌握不同的知识。应按照相关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不同的二级学科及专业领域的专业化、系统化知识体系,比如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发展历史、相关法律、治理实践和安全科学技术等知识;学习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思想,国家安全思想和学科基础理论,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基础知识及研究实践方法,国家安全治理理论、基础知识及研究实践方法,国家安全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及技术创新实践应用,不同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创新研究和实践方法等。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伴随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变化、国家安全风险问题迭代升级,以及对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应掌握知识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及其内容,改变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滞后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状况。课程体系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应根据国家安全学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培养对象目标、需要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及实战能力,突出学科专业领域及人才培养特色、质量和优势,设置相匹配的课程、编写相应教材,推动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由国家规定的通识课程、国家安全学基础课程、国家安全学核心课程和学科专业领域主干课程构成。其中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主要有:总体国家安全观概论、国家安全思想概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国家安全战略概论、国家安全治理概论、国家安全技术概论、国家安全制度概论、国家安全保障概论和国家安全学法治概论等。各高校根据设置的二级学科及专业领域,选择学科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专业领域主干课程,不同专业领域需设四门以上主干课程。在设置二级学科及相对应的不同专业领域课程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防止将现有相关学科的课程进行简单叠加,作为国家安全学二级学科及相应专业领域的课程及教材;二是避免根据各高校现有师资情况和已有课程设置课程。培养人才具备较高的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国家安全学能力体系与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密切相关,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特色是否鲜明、效果是否显著,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能力高低是检验的重要标准。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兴衰存亡、民族复兴和人民福祉等,国家安全与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问题紧密相伴,国家安全涉及面广、复杂多变,对解决处置国家安全重大风险问题的实战能力要求很高,国家安全学必须高度重视和做好人才实战能力的培养工作。为此,国家安全学在教学培养中要紧密联系国内外的安全实际及形势变化,注重与时俱进地提高培养对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和实战能力,把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培养工作目标。同时,要注重培养人才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掌握领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理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国家安全思想意识及思维判断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发现、提出、分析风险问题的能力;具有熟练掌握运用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及知识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及写作能力;具有科学准确、机智敏捷的应急处置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关系交流与话语能力。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对世界安全秩序的主导权。话语体系的聚合建构是一个历史性、连续性、系统性、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国家安全话语能力和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掌控的国际传播话语权肆意对我国进行造谣、污蔑、干涉,挑拨离间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妄图发动颜色革命颠覆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影响破坏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鉴此,必须加强构建国家安全话语体系工作,主动布局,从战略层面切实提高攸关国家安全的国际传播话语能力和话语权,以有效应对美西方话语霸权,扭转国际话语能力与我国国家实力不相匹配的被动局面。要掌握话语权,必须解决能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必须认真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在维护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思想理论、治国理政的经验做法,夯实创建国家安全话语体系和话语能力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话语体系,加强话语能力和主动话语权建设,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维护保障国家安全实践为重要内容,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中国文化为信心动力,以丰富多彩的国家安全治理故事为素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四个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目标蓝图,以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为目的,以新质生产力创新推进新型话语穿透力,以现代化、立体化、数字化、人工智能智慧化、多元化传播手段为载体,以建立多层次、多路径的话语制度机制强化传播力,以建设高素质的维护国家安全话语传播人才队伍为支撑,以适时有效的动态话语调整机制为战术,随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际安全形势格局的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对内对外的话语主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四个倡议”的战略性主动布局,与人类发展与安全命运紧密相连。这些理念和倡议既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鸣和响应,为我们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实现主动话语权,以及构建国家安全话语体系和提高话语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对创建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话语权,要统筹全面谋划,提前设计议题,主动引导传播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的互动议题,预先做好可能出现重大风险问题的针对性应对方案,化被动为主动。要打好国家安全话语聚集组合拳,以现代化、立体化、多元化、多层次、多路径融合的传播载体形成强大的传播力穿透力,从中央到地方以新闻宣传文化部门及人员为主力,其他部门及人员积极参与,利用一切机会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利用传统媒体(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网络短视频、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利用多形式、多路径(教育、卫生、艺术、体育等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留学生、旅游等),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大众容易接受的百姓话语及丰富多彩入脑入心的内容增强认同感,传播中国维护保障国家安全的声音,讲好中国国家安全故事,掌握主动话语权。用中国声音、中国智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四个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建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的内外良好环境,维护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置只有三年多,但把国家安全学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的使命任务艰巨。具体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推动创建一流的国家安全学:一流的国家安全学院和学科建设目标;一流的别具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专业领域体系;一流的具有鲜明特色优势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创新成果;一流的教材和课程;一流的实验实训实战课目及环境;一流的高效高质学生管理和学院行政管理;一流的教学后勤及经费保障;培养出一流的政治可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亦要认真科学地创建国家安全学一流学科评价体系,保证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特色、质量和水平。科学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体系任重道远,必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勇于不断创新、不断修改和完善国家安全学体系,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建中国化的一流国家安全学,为维护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学科支撑和人才支持,为全面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本文系作者于2024年4月10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十周年——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中所作主题报告基础上完善而成。】(来源:《国家安全研究》)
分享网络安全知识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欢迎关注《中国信息安全》杂志官方抖音号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https://ZhouSa.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