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企业数字化咨询 编辑:谈数据 全文共 3169 个字,建议阅读需 10 分钟
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国家战略引领,加快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社会共识。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国内外的众多企业积极布局进入了“数字化转型”的大军中,比如依托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依托美的的“美云智数”、以海尔为主体的“海尔卡奥斯平台”、依托富士康的”工业富联“、依托徐工的”徐工汉云“、依托京东的”京东科技“、依托联想的“数据智能事业部,除了这些还有用友、百度、联通、海康威视等,另外华为、阿里等以云计算为基础打造面向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一股新势力,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仿佛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我们还是想来一次灵魂之问,这些数字化转型的新势力们”是否如当初所愿?是否成为了企业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个人作为这个行业当中的从业者,之前是某ISV、质量管理/生产执行过程解决方案规划与践行者,如今衍变成了数字化转型的架构师,许多从业者在背后都会说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信息化,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信息化的事,对于这样的论断无论是怎么样的反驳都是苍白的,因为很显然每个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在避免将自己定义为信息化从业者,不管是从融资的角度还是与客户沟通的角度,将自己身份定义为信息化都是不可接受的。
其实之所有有这样的误解,因为当数字化转型企业在客户处侃侃而谈的时候,发现客户没有MES或者没有SCM,这样就会出现数字化转型没有数据的尴尬场景,所以最终都会提交一份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但是信息化的建设优先级很显然高于数字化平台,所以就有了一种这个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仍然是信息化项目,但是按照解决方案的跨度来讲,很显然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是远远高于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两者的定位属于:信息化提供数据,数字化转型提供正确的数据以及应用。
详情:
在做信息化项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提及某ERP、某MES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牵涉大量的项目过程管理及风险管控,包含了大量对于业务流程的咨询及梳理,按照目前看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大部分还是以核心平台+智能化应用的方式为主,实施难度就目前的经验看是小于ERP与MES这类对企业业务冲击比较大的系统,但是项目管理过程的复杂也不遑多让。
正因为是如此,不管是信息化项目还是数字化转型项目,甲方都会非常谨慎,这个需要乙方在跟进项目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毕竟我们自己家十万块钱的装修也需要货比三家,更何况是花了几百万对于业务冲击特别大的软件系统。所以甲方的可研、立项以及建议书等阶段的论证,需要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参与,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能太过于虚妄,毕竟客户也需要给自己的领导、企业解释、阐述项目的必要性,即投入产出比,面向B类的项目当你认为没有竞争、一切顺利的时候,往往就是项目风险最高的时候。
也正因为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复杂性高、周期性长,造成了凡是希望迅速入场然后融资套现的企业进退两难,因为急需投入的话,好像投入更多也不一定会迅速获得很多客户或者项目,因为这类项目与面向C类客户是完全不一样的,C类客户只要你投入资金宣传推广,客户肯定是增加的,但是面向B类的项目投入资金并不一定会有显而易见的效果出现,因为这类项目一般都是按照可研、立项、建议书与定供应商的流程来走的,而且这也是项目预算充分,且企业认可的情况,有的项目拖三四年属于正常操作。
这就每个项目都需要销售与售前长时间去运营,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即使是100万左右的项目拿下来销售也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所以靠这样的业务真的可以成为巨头企业业务新的增长引擎吗?目前看至少短时间之内只能当做故事来讲,因为需要长时间修炼内功,现在还是群雄逐鹿的阶段,没有哪一个企业是很显然居高临下的。
但是对于部分企业来讲,这种解决方案最大的优势并不一定是在某个项目上赚了多少利润,而是将客户运营起来了,正在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但是这样的企业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作为支撑,如服务器、电脑、网络、大屏、摄像头、平板、打印机、机房或者其他系统等,但仅仅是部分企业,因为毕竟我们不能在运营客户的时候向他们推销挖掘机或者家具家电,所以这样看的话,联想、华为、惠普、用友、海克斯康等显然比海尔与三一更加适合,因为每个企业对于电脑、服务器、大屏都有需求,但总不能指望每个企业都买挖掘机吧。
认真的甲方客户有时候则会较真,认为乙方提供的数据平台+应用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数字化转型,因为并没有发现有新的业务产生,这种情况很显然是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有了一些偏差。其实数字化转型的落脚点的确是转型,但是转型分为创造新的业务模式与优化现有的业务方式,创造新的业务模式何其困难,前几年还经常被引经据典的GE,工业物联网平台已经被出手,所谓红领模式的个性化的确造了一阵创新的旋风。但是模式创新相对比较艰难,毕竟通过线下购物改为线上购物的支撑平台与购物习惯差不多走了十几年才有现在的规模。
所以大部分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以当前业务的优化为主,比如之前的Excel数据处理衍变成大数据平台,之前的人工巡检衍变成IOT数据采集,之前的人工查看衍变成机器视觉,所以数字化转型不一定是需要一个新的业务模式出现才是转型,现有的业务模式优化也隶属于数字化转型的范围。信息化更多的是业务流程优化、线下搬到线上,数字化转型着重在于业务方式的更改。
那么就出现之前有段时间公众号讨论比较热的问题“如果没有做好ERP的企业,可以谈AI吗?”,很显然这种问题是传统信息化范畴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讨论,对于这种问题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在企业没有做好ERP的时候,完全可以谈AI,但是只能谈其中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AI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分为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属于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1)erp属于认知智能,属于科学决策的范围
认知智能需要一大堆的数据,企业信息化架构,打通流程,需要大量的业务数据作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上线ERP、MES等信息化系统,希望打造以AI为核心的科学决策很显然是天方夜谭,因为企业连AI训练的数据源都没有,因为你不能指望基于AI的科学决策的数据源是EXCEL整理的。
2)机器视觉等单点业务属于感知智能
但是单点的业务智能根本不需要大量的信息化数据作为基础,比如OCK算法依据的是纸质单据,不一定需要企业上线ERP或者MES,仍然可以给企业带来业务价值。之前由人工巡检的衍变成了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也不需要ERP,仍然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说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是相互依存的,也可以说两者之间完全属于两个领域,这两个观点在我眼里都是可以接受的。
综合来讲,企业数字化转型当前投入的企业众多,但是真正已经赚取利润的相对比较少,与其说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新业务的增长引擎,还不如说企业是将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只是为了增加客户粘度,构建以客户为中心或者以解决方案为中心的客户运营模式。
那么在这种情景下,比如小米、联想、华为、惠普、用友等很显然比海尔、三一、富士康更加适合,因为前者有强大的硬件(大屏、电脑、打印机、平板、服务器等)作为B端客户的营销纵深,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硬件与软件销售往往是不同的事业部负责,造成销售往往是两批人进行跟进。
3、
4、
9、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