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面临复杂难题时,往往倾向于首先依托“熟人网络”寻求解决之道。然而,这一习惯在保密管理的严肃领域中也悄然渗透,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在保密工作的实践中,不时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面对“熟人”提出获取涉密文件或资料的请求,部分人员可能因碍于情面,未经深思熟虑便轻易应允,文件资料或经手即给,或轻点鼠标即刻传输。此举虽看似维护了“熟人”间的和谐关系,实则是对国家秘密安全底线的严重忽视,无形中为信息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熟人文化”带来的泄密隐患的三起典型案例:
案例1:2019年9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经理王某使用的互联网计算机存有1份秘密级涉密资料。经查,2017年上级将其单位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试点。要求制定改革方案。为了完成好这项工作,王某找了在市人事部门工作的同学张某帮忙,张某一口答应,立刻用电子邮箱将这份涉密资料传给了他。事后,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王某警告处分,并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有关部门责令市人事部门给予张某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2:2016年6月,有关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发现某民营企业1台互联网计算机存有1份标注秘密级的市政府会议纪要。据了解,市政府会议纪要发放的范围一般是参会的行政机关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该企业不在受文范围,那么,他们如何拿到这份纪要的呢?经查,该企业法人代表陈某想了解市里新一轮招商引资计划,便请他在市政府办秘书科工作的“好哥们儿”林某帮忙。林某受朋友托付后,想到两人平时关系那么铁,就将这份纪要复印了1份交给陈某,并要求他注意保密。陈某拿到这份纪要后,通过扫描方式存在互联网计算机中。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林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该工作岗位;对市政府办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案例3:2018年6月,有关单位在某市发改委开展检查时,就在检查人员眼皮底下上演这么一幕——业务科黄某将1份秘密级资料随意地交给后勤科熊某,并说了一句“你托付的事我办好了”,转身就走。检查人员请他留步,并要求说明情况。经了解,熊某因儿子要写毕业论文想了解市里经济工作的政策信息,使找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同事黄某帮忙。黄某考虑到这是关系孩子一生的大事,便帮忙。由于发现及时避免了国家秘密扩散。事后,检查人员对该单位涉密载体管理情况提出严肃批评,责令其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新闻来源:网信墨脱)
此类泄密行为不仅违背了保密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规范,更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天锐数据泄露防护系统,以敏感内容识别技术为核心,融合数据防泄露、终端安全管理、网络准入控制以及态势感知等为一体,通过灵活丰富的策略机制及完整有效的趋势报表,帮助政府、军工单位保护好内部机密安全,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无虞。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