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一棵树,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给身边的人阴凉和保护。
真正的爱,是始于爱自己的,就像一棵大树想要为人类奉献甘甜的果实,首先需要充分给予自己能量,去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结果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在意自己、看到自己、爱自己的好与不好时,才会有能力、有底气给自己最好的一切,不再害怕失去,更不必向外寻求满足。
一个人重要的是学会理解爱,接受爱,才能表达爱。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爱在活,关键在于我们能活出多少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马斯洛认为: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
一种影响润物细无声,我们看不见,甚至觉察不到,但是却引导着我们从象限的原点逐步移向或高或低的自我价值感、或积极或消极的目标导向,这就是家庭沟通姿态。所谓家庭沟通姿态,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模式。在个体7岁前,家庭沟通姿态直接反映出一个孩子所接受的评价方式。
是什么造就了原生家庭?我们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由父亲和母亲组成,而父亲和母亲又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父母的生活背景、父母接受的教育方式、父母看待世界的角度及自我催眠方式,都会影响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这就是家族系统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就是我们每个人所生存的关系网络,有自己的父亲、母亲、爱人、孩子和朋友。
我们每个人还有属于自己的内部空间,也就是心灵空间。在心灵空间里,我们无意识地扮演着心灵角色。所有外在世界都是心灵空间的投影,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做改变外在世界的努力,只要改变自己的心灵就好了。
真实自我活在心灵空间的中心,是心灵空间的主人;角色自我是我们在外部空间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比如妈妈、孩子、老师或员工等。真实自我是持久地待在我们生命中的,它是能量供给的源泉,而外在的角色自我是为这个真实自我服务的。
我们的心灵空间有三个维度:爱、事业和自我,我们的心灵工作就在这三个维度上展开,并因此分支出很多议题。
与爱的维度有关的生命任务是去爱,即幸福感;与事业的维度有关的生命任务是去成就,即成就感;与自我的维度有关的生命任务则是去自我实现,即愉悦感。一个卓越的生命会想要去爱、去成就、去自我实现,就要做到利己、利他、利社会。一个成熟的人,既能关照自己,也能照顾别人,也就是允许自己赢、允许他人赢,能够让自己所在的更大系统赢,也能够让一切最终实现共赢。
心灵空间的原始角色,即父亲、母亲和孩子,这三种角色组成铁三角。如果孩子能在孩子的位置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祝福,就会形成行动者/创造者的角色,可以积极地面向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要去寻找家,而要去建设自己的家,这才是真正的回家的路。
人生教练的三大维度包括爱、事业和自我,这三个维度创造出来的就是幸福感、成就感和愉悦感。
先独立,后爱人。想要有成熟的爱,首先要变成一个人格完整、心智成熟的人,然后再去寻找一个成熟的伴侣。
而我们的心灵空间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良知与原爱。
良知:个人良知、系统良知、超越的良知
服从超越的良知去行动,是与道同行。道的境界是万法皆空、一切虚无。
一个遵从超越的良知、守护超越的良知的人,他的心灵空间是有序的,他的发展符合生命的秩序。与道同行的人,内心是平衡的、安全的、对生命有掌控感的。
最原始的三种需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平衡感的需要和秩序感的需要。
每一段良性的亲密关系中都存在交换:一方施,一方受;施者受,受者施。
海灵格认为,当男人来领导家庭,负责保卫家庭安全,用大脑理性思索,女人负责适当跟随,负责家庭具体生活,给家人关心和爱护时,2/3的家庭关系会比较和谐。
海灵格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要服从家庭里的层阶,也就是说当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时,家庭的爱才是完美的。
自我意识发展的目的
第一,是为了去爱和利他,创造共赢
第二,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支持
第三,是为了爱和归属感。
从自爱到去爱:爱满自溢,拥有去爱的能力
1.去表达,学会及时地表达,给予对方真正需要、自己恰好能有的东西。
2.去接受,爱就像一个管道,有出口也有进口,很多人都学会了让爱流出,却没有学会让爱流进。但爱是流动的,只有既付出爱,又接受爱,爱才可以循环起来。
3.去解决,只有真实地、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解决关系的冲突。
4.去拒绝,与其去取悦别人,不如好好满足自己,等自己有足够的爱,自然也有能力去真心爱别人。
5.去创造,开放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就是在告诉他:你是被爱的,你是有价值的,你是被需要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强调的是我们要及时反省、不断革新。我们每个人身心的成长都要追求弃旧图新。
幸福心理学聚焦在如何激发一个人生活、工作的积极性,重塑自我是一个成年人最该为自己做的事情。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