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人、事、物都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工业领域,发挥连接作用的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当前,自主可控、开放融通、安全可靠的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有效服务多个万亿产业集群,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为展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数实深度融合、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中国信通院联合主流媒体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发展系列调研,通过“走读”标识,助力“贯通”。
为进一步发挥湖北工业大省、制造大省、科教大省及“51020”现代产业集群优势,为政府部门、相关行业推进标识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在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编写了《2023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标识十大优秀应用案例》,让我们跟随长江日报一起“走读”标识在智慧水务的作用。长江汉水如两条大动脉贯穿江城三镇,而供水管道则犹如毛细血管纵深城市各个角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水动能”。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水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以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水集团)为代表的水务环保企业,在标识解析的赋能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智慧水务创新发展之路。
武水集团前身为“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06年,主要负责中心城区供水、污水处理的建设、运营、管理及阳逻经济开发区、蔡甸城关及周边区域供水管理。水务行业现有信息化系统由于前期缺乏统一规划和数据标准指导,普遍存在各系统数据冗余不一致、企业内以及上下游之间数据不统一、系统对接困难等问题。“目前,武水集团拥有水厂12座,大型供水转压站24座,拥有污水处理厂14座,其中武汉市内拥有污水处理厂10座,随着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选择。”武水集团负责人表示。武水集团金口少人值守水厂
针对痛点的问题,武水集团于2018年编制了《武水集团智慧水务专项规划》,提出“四平台、一中心、一张图、一朵云、一张网”的“41111工程”,同时委托湖北省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数字科技分公司搭建集团标识解析体系架构,依托调度指挥、集团管控、客户服务、综合保障等平台,使武水集团内各种类型和应用场景的数据互联互通,从原头水到龙头水的整个生产、服务全生命周期过程可视、可控、可追溯,提高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的服务价值。
走进武水集团调度中心,大屏幕上的数据、动态等信息交集汇总,不断跳动,各类指令不断发出,这便是“武汉市水务集团智慧水务标识解析平台”。该平台分别为武水集团员工、第三方接入平台以及流域内行业用户及公众用户提供服务。目前,武水集团调度指挥平台已升级为全市供水信息统一监管平台投入运行,为构建全市“供水一张网”奠定了统一调度的物理基础。通过标识解析体系,武水集团实现了对原水、沉淀池、滤池、清水池等水质数据的采集和实时监管,相关设备可实现全生命周期互联,为决策以及碳排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同时,平台打通了人力资源系统及负责各系统登录授权管理的统一认证系统,统一了全集团组织机构人员数据格式,以及全系统权限编码规范,不但明确了功能权限定义,也提高了各系统对接效率。“平台将带标识解析标签的出厂水质数据同步上水务联盟链,并在区块链平台上进行存储和管理。通过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技术的水质数据共享,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被篡。”武水集团负责人介绍“与未经改造的水厂相比,这些拥有数字身份证的各项数据及指标,在时空要素上展现出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统一规范内部以及上下游之间的数据标准,武水集团极大降低了应用流程对接以及数据联合分析的难度,提高了数据准确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武水集团利用该平台成功进行对余家头、琴断口、堤角等水厂的硬件基础改造试点,经测试验证,设备运维效率提升15%,设备在线观测率增长8%,同时通过预判故障、提前预警、瞻前采购,缩短设备离线时间,延长设备“健康时间”。“通过标识解析,实现对全生产过程中设备生产状况的长期、有效、持续掌握,从而提高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升级了城市供水‘生命线’。”武水集团负责人介绍。11月21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落下帷幕,会上“武汉市水务集团智慧水务标识解析平台”和“武汉水务集团区块链BaaS服务平台”双双脱颖而出,分别入选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武水集团成为省内唯一一家拥有两项智慧水务成果且同时上榜的企业。下一步,武水集团将持续深耕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水务领域的应用,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依托武汉顶级节点,越来越多企业正乘“数”而上,并沿着产业链、供应链将效能扩大到更多企业和行业,不断激活工业互联网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推动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跑出加速度。来源:长江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