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艇是一种可以通过自主或者半自主方式在水面航行、并能够通过搭载各种任务载荷来执行指定任务及作业的水面舰船,具有响应速度快、研建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生存能力强等诸多优点。近年来,美国、以色列以及土耳其等国持续加大在无人艇,尤其是军用无人艇领域的投入,旨在丰富海军作战手段、获取未来海战优势。2023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中无人艇频繁被使用,无人艇的实战效能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对主力舰艇的非对称优势凸显。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加快推进无人艇研建部署,继续攻关无人艇自主协同、能源动力和跨域作战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推动其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以尽早实现主力作战。无人艇的发展将对现有海军装备体系与海上作战模式产生深刻影响,相关动向应持续关注。
一、无人艇实战效能凸显,美西方国家加快部署无人艇
(一)俄乌频繁使用无人艇发动袭击,无人艇首次被应用于大规模实战
近年来,随着无人技术快速发展,无人艇实战化能力显现,尤其是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使无人艇实战效能进一步凸显。在冲突中,俄乌双方频繁使用自杀式无人艇对敌方舰艇、港口、桥梁等重要设施发动突袭,产生一定的非对称作战效果。2023年以来,俄乌双方继续进行无人艇实战化部署。乌克兰方面,其无人艇分别于3月、5月、6月、7月、8月对俄军发起多次突袭。其中,在5月的袭击行动中,乌军3艘无人艇对俄海军“伊万·库尔斯”号(RFS Ivan Khurs)侦察舰发起自杀式突袭,导致俄舰船受损、人员受伤回港。相关人士分析称,乌克兰无人艇智能化程度较低,之所以能屡次突破俄防线,一方面是因为俄缺乏感知与反制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几次袭击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实时情报和远程通信,都离不开美西方国家技术支持。俄罗斯方面,2月使用一艘装满炸药的自杀式无人艇偷袭了敖德萨地区的扎托卡大桥,切断了北约对乌克兰武器输送的“大动脉”。与此同时,针对乌无人艇频繁的攻击,俄罗斯开始量产无人艇。11月,俄罗斯金吉谢普机械制造厂(Krasnogvardeisk)表示,俄罗斯首批10艘无人艇已启动生产,将在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相关地区进行测试。如果测试成功,该批无人艇将于2024年投入量产。
(二)美国首次在日本部署大型无人艇,标志着其无人艇研建部署进入新阶段
2023年9月,美海军“幽灵舰队霸主”(Ghost Fleet Overlord Program)两艘大型无人艇“水手”(Marine)号和“游骑兵”(Ranger)号出现在驻日美军第七舰队所在的横须贺基地。近年来,美海军为对抗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大力发展低成本且可大量部署的无人艇,以作为现役有人舰艇的补充。“幽灵舰队霸主”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一项无人平台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启动,由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与美海军合作进行,目标是将多艘商业快速补给船改装成无人艇,包括“游骑兵”“水手”“游牧民”(Nomad)、“海鹰”(Seahawk)号。其中部分型号已拥有初步作战能力,“游骑兵”号早前已成功试射“标准-6”(Standard Missile-6)远程防空导弹,后者的最大射程超过240公里,可以拦截多种空中和海上目标。根据美海军设想,未来无人艇+“标准-6”导弹的配置将充当海上分布式武器平台,将成为美海军“分布式海上作战”(DMO)、“远征前进基地”(EABO)等作战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将大型无人艇部署于日本是其无人艇由演习验证到实战部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些无人艇目前已参加过美海军多场有人/无人演习,各项作战性能得到初步检验,未来若投入军事行动,将极大增加对手开展“反介入/区域拒止”应对难度和风险。
(三)美国启动“复制者”项目,旨在实现无人平台大规模部署
2023年 8月,美国国防部推出“复制者”(Replicator)项目,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部署大量无人作战装备,形成规模化效应,以期通过美军无人装备的“大规模”应对中国军事力量体系的“大规模”。“复制者”项目着眼于现有平台,重点关注无人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可损耗以及可大量部署等方面。美国国防部尚未透露具体将部署哪类无人作战体系,但值得关注的是,“复制者”项目需要借助成熟的技术与平台,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部署,可重点关注美国此前开展的小型无人项目。“复制者”项目是美国无人作战体系建设从理论研究向大规模应用部署的重要转折点,未来如若成功部署,将对传统作战方式产生一定影响,相关动向需持续关注。
二、全球无人艇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方面,继续攻关自主协同、能源动力、跨域作战等技术难题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无人艇最终目标是实现集群作战、远洋作战及与其他无人平台跨域作战。但是,这其中涉及到的诸多关键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无法支撑落实各项作战目标。其中,自主协同技术是实现集群作战的关键技术,当前无人艇集群系统在未知环境下自主协同问题难度较大,且将无人艇集群系统研究落实到应用层面的成功案例较少。能源动力技术是实现远洋作战的关键技术,当前大多无人艇续航能力较弱,只适用于在近海海域及内河地区作战使用,尚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跨域协同技术是无人艇与无人机、无人潜航器实现跨域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当前已初步解决了与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作战密切相关的编队机动、自主控制、信息共享、跨域通信指控等关键技术问题,但距离形成规模化作战能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世界主要国家将继续围绕自主协同、能源动力、跨域作战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展开攻关,以早日实现无人艇的大规模应用。
(二)装备方面,向大型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大型无人艇尺寸更大,可以装载的负载更多,持续执行任务的能力更强,在作战构想上更贴近有人舰艇。当前,世界主要国家投入巨资研建大型无人艇,如美国在其2023财年预算中为包括大型无人艇在内的大型无人平台提供约5.5亿美元的研发资金。此外,集群化发展也是无人艇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单一平台装备优势逐渐弱化,无人艇集群作战拥有更广的作战范围、更高的作战效率、更强的控制力及灵活性。目前,国外无人艇集群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只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少数国家开展实验验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无人艇集群作战将逐步从集群协同自主控制能力发展到智能群体控制能力,并逐步满足未来海上作战需求,具备实战化能力。
(三)作战方面,由辅助作战向主力作战过渡
从近年来大规模部署和在研的无人艇看,世界主要国家海军已将该类装备定位为一类新型主战力量,其执行的任务也将逐步从辅助作战到主力作战方向发展。目前无人艇已具备侦察监视、反水雷、电子战等能力,能初步辅助主力舰艇执行相关任务。未来,在大型化、集群化发展的驱动下,大型无人艇将具备主战装备属性,可执行防空反导、对海打击、对陆攻击等作战任务。美国于2017年启动“幽灵舰队霸主”项目,提出在大型无人艇上安装垂直发射系统,使其具备防空反导、反舰火力打击等能力。加拿大和以色列于2021年先后宣布研发成功可以安装在无人艇上的拖曳可收放式主被动声呐,这意味着无人艇将能够执行反潜作战任务。土耳其分别于2022、2023年在其无人艇上成功发射了导弹、鱼雷,成功击中目标。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导航控制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艇将逐渐被运用到主战场,将对海上作战及其力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三、无人艇将改变未来战争形态
作者简介
武志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四室
研究方向:海洋和核领域形势跟踪及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研究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编辑丨郑实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