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漏洞从哪里来?——认知局限
软件安全漏洞的根源不仅是技术缺陷,更是人类认知局限的后果。复杂的多层架构(如Log4j2漏洞)和滞后的技术认知(如HTTP明文传输)进一步扩大了攻击面。开发人员缺乏安全编码训练(如...
这是关于 安全编码 标签的相关文章列表
软件安全漏洞的根源不仅是技术缺陷,更是人类认知局限的后果。复杂的多层架构(如Log4j2漏洞)和滞后的技术认知(如HTTP明文传输)进一步扩大了攻击面。开发人员缺乏安全编码训练(如...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改变了,快来星标不再迷路,谢谢大家! 第一章 前言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是一个旨在帮...
应用程序安全心态需要成为软件工程实践的核心。正如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我们的身体带来营养一样,良好的工程实践为我们的软件带来内部质量和免疫力,以帮助抵御未来任何不可预见的攻击。这篇文章...
设计阶段:SDLC、威胁建模研发阶段:安全编码,代码签名,代码库访问控制构建阶段:IAST、SAST、SCA、密钥管理测试阶段:IAST、DAST、渗透测试部署阶段:加固、配置管理...
针对应用程序的攻击如山呼海啸般涌来,比如跨站脚本攻击、暴力破解攻击和SQL注入攻击,开发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安全顶着“不容讨价还价”的标签成为了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而...
上周五,美国国会通过的2023年拨款法案中包含了一项特别值得注意的倡导:鼓励开发者使用内存安全编码语言,以阻止网络对手利用大部分软件漏洞。关于编码语言如何支持软件开发人员管理内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