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突破防御网11月19日消息,德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当日发布首个《太空安全战略》,指导强化德国太空实力,提升其在欧洲太空防御政策和投资方面发挥的作用。新战略提出10项优先发展事项,包括但不限于:维护、发展并强化德国和欧洲太空基础设施的运行、保护和防御能力;发展反应迅速、具有韧性和创新精神的航天产业;支持开展活跃、创新研究;实现军事太空作战能力;提升太空网络作战和电磁频谱作战能力;维护、发展和加强德国太空侦察能力,减少对“非欧洲行为体”的依赖;将德国航天系统纳入欧盟、北约等组织的航天项目;将建立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发展成为一项军民合作任务,包括建立具有全球覆盖范围的传感器网络;在联合国框架内制定负责任的国家行为规范、规则和原则。此前9月25日,德国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约410亿美元用于太空安全领域。
美国总统和沙特阿拉伯王储达成合作,深化美沙战略伙伴关系并加强关键供应链
据美国白宫11月18日消息,美国总统和沙特阿拉伯王储达成合作,深化美沙战略伙伴关系并加强关键供应链。协议建立在五月份美沙合作达成的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的基础上,投资增加到近1万亿美元。同时,签署了《关于完成民用核能合作谈判的联合声明》《关键矿产框架协议》《美沙战略防御协议》和人工智能谅解备忘录等多项协议。
美国国家实验室依托超级计算机实现量子微芯片高精度模拟,为优化下一代量子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据中国科技网11月20日消息,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团队,依托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的“珀尔马特”超级计算机实现了对量子微芯片的高精度模拟。本次模拟对象为多层结构芯片,尺寸仅10平方毫米,厚度0.3毫米,蚀刻宽度细至1微米,几乎调动了“珀尔马特”超级计算机的全部资源。团队在24小时内同时使用7168块图形处理器,完整捕捉了芯片的结构与功能特征。本次模拟采用全波物理级精度,完整考虑了材料特性、芯片布局、谐振器构造等实体要素,同时还原了量子比特与电路元件间的动态交互过程。这种将物理设计与实时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径,为优化下一代量子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瑞士在实验室培育出微型“人类造血工厂”,将推动个性化医学的进步
据cnBeta网11月19日消息,瑞士巴塞尔大学科学家首次成功在实验室中打造出完全由人类细胞组成的骨髓系统,重建了深藏于骨骼内部的细胞、血管与神经复杂环境。这项突破为研究造血过程及癌症等疾病的血液异常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望减少对动物模型的依赖,助力更安全的药物测试与个性化治疗。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提议新的疾控项目,将成为重组美公共卫生机构的关键一步
据彭博社11月20日消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提出新的疾控项目,包括乙肝筛查与防治、建立生物威胁情报中心、改进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的数据可视化以及推进疾病病原体诊断等。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新项目尚未正式确定,具体细节将在明年1月提交给CDC前敲定。
日本研究揭示干细胞信号引导巨噬细胞促进蝌蚪尾部再生
据genengnews网11月18日消息,日本东京大学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CRISPR/Cas9敲低实验等技术,发现非洲爪蟾蝌蚪的肌肉干细胞分泌的c1qtnf3蛋白可引导巨噬细胞从免疫功能转向再生功能,促进尾部再生。该研究为理解再生机制和探索哺乳动物再生潜力提供了重要线索。
美国拟借《处方药用户付费法案》重新授权,使中国药企面临更高费用和更严审查
据识林公众号11月19日消息,美国国会听证会正在重新进行《处方药用户付费法案》(PDUFA)谈判,并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中国生物技术行业的竞争,包括可能要求中国药企支付更高用户费,并加强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查。美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局长公开质疑在中国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并以“美国优先”思路建议对未在美开展早期试验的药企收取更高费用。
美国开发新基因编辑系统,单次编辑可治疗多种罕见遗传病
据BROAD官网11月19日消息,美国博德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基因组编辑技术PERT,可针对约30%罕见病的共同原因进行修复编辑,成功在多种罕见病模型中恢复蛋白质生成并缓解症状,且无不良影响。该技术有望简化基因治疗流程,降低成本,为罕见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冻干结核病mRNA疫苗获默示许可,在mRNA疫苗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据药时空11月19日消息,深圳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冻干结核病mRNA疫苗RH119”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默示许可。该疫苗为瑞吉生物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款冻干结核病mRNA疫苗,申报注册分类为1.1类(无有效预防手段疾病的疫苗)。
美国公司Z箍缩聚变技术刷新全球纪录,为新路径实现聚变提供重要支撑
据可控核聚变11月18日消息,在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部年度会议上,美国聚变能源技术公司Zap Energy宣布,其最新一代“聚变Z箍缩实验3”(FuZE-3)在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了高达830兆帕的电子压力,经过科学换算,对应的等离子体总压力约1.6吉帕。与主流核聚变技术(如托卡马克依赖超导磁体、惯性约束依赖高强度激光)不同,Zap Energy采用的是“剪切流稳定(SFS)Z箍缩”技术路线,其核心原理是通过SFS Z箍缩模块向流动的等离子体流注入电脉冲,同步生成“压缩磁场”与“稳定力场”,全程无需依赖昂贵复杂的磁线圈或激光系统,大幅简化了装置结构与成本。此次实验结果直接刷新了在剪切流稳定Z箍缩装置中实现的压力纪录,为聚变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美加芬签署联合意向声明,开展破冰船合作
据芬兰政府官网11月19日消息,芬兰、美国与加拿大在华盛顿签署联合意向声明,确认将依据2024年秋季生效的《破冰船合作努力(ICE)条约》深化产业合作。该合作旨在通过联合建造破冰船、发展劳动力技能与构建安全高效的生产链,提升三国的综合工业能力。目前加美已启动相关研发与建设项目,为务实合作奠定基础。未来,各方将致力于维持并扩大造船与破冰船产能,以期创造经济效益,并共同增强在北极地区的行动能力,促进该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后续还将举行国家协调员会议及行业日活动,以持续推进此项合作。
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项目取得关键进展,俄国家原子能公司生产出核燃料
据俄罗斯北极网11月19日消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为在建的“楚科奇”号核动力破冰船制造的两座反应堆堆芯已完成,并获得相关认证,即将运往波罗的海造船厂进行安装。作为22220型项目的第五艘船,“楚科奇”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且动力最强的破冰船,其配备两台RITM-200反应堆,具备卓越的破冰能力和航速。此次堆芯的提前完工,也为后续“列宁格勒”号和“斯大林格勒”号破冰船的燃料生产奠定了基础。俄罗斯正通过持续建造新型核动力破冰船队,如已服役的“北极”号等,来确保北极地区全年通航,这对其开发北方海航道这一战略重点至关重要。
韩国完成全球首个海洋物联网通信网络真实环境验证,实现海洋数据实时采集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8日消息,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在真实海域成功完成全球首个海洋物联网通信网络验证,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该系统利用450兆赫专用频段独立组网,在船舶、港口及海洋设施部署传感器与通信设备,可实时采集船舶定位、设备状态等数据,实现最远35公里的稳定数据传输,并最高支持千台设备并发连接。此外,该系统可与现有海上通信网络互补,构建堪比陆地覆盖密度的海洋通信体系。该研究团队计划自2026年起建设海洋物联网试点网络,并于2030年后实现全韩国覆盖。
美国空军F-22战机首次在舱内控制MQ-20无人机,标志着有人-无人协同能力取得重要进展
据defensenews网站11月18日消息,美国空军利用F-22战机首次完成在座舱内控制一架MQ-20“复仇者”无人机测试,标志着美军在推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测试期间,飞行员通过平板设备实现对MQ-20的无缝指挥和控制。此次测试作为美国空军十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现代化其战斗机能力。十年战略主要关键目标包括:将协同作战飞机作为F-22的“僚机”;推动F-22的现代化升级,以整合无人系统;将无人机视为应对高威胁作战环境的核心力量。
美国陆军扩大印太地区高空气球蜂群测试规模,探索集群化情报侦察可行模式
据breakingdefense网站11月18日消息,美国陆军正扩大在印太地区的高空气球“蜂群”测试规模。目前,该测试被正式命名为“蜂群全球自主侦察多域系统”(SWARMS),预算350万美元。此次测试规模较初始规划翻倍,将采购200余个气球,于夏威夷周边1600千米范围内的岛屿和舰船分多波次发射,部分作为诱饵,其余配备情报传感器、干扰器或模拟动能作战载荷。测试核心目标是探索大规模情报侦察可行模式,并将平流层作战能力应用于第一阶段冲突场景,在敌对行动初期或地缘政治突发事件后,以分散部署、可消耗的气球蜂群快速获取实时态势并形成大规模干扰。
日本自卫队完成高超声速导弹系统测试,为推进高超声速技术成熟提供支持
据usni网站11月18日消息,日本自卫队成功完成高超声速滑翔弹(HVGP)系统测试。测试展示了该系统由海上自卫队舰艇及航空自卫队C-2运输机装载和部署的可行性,并展示了发射、重新装填等能力。该导弹系统于2018年启动,目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其首个型号Block I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现役,具备打击数百千米外目标的能力。目前,日本政府计划为陆上自卫队两个营配备此系统,部署于北海道和九州,以构建南北双向的防御体系。
美沙宣布成立稀土精炼合资企业,标志两国元首稀土合作取得关键进展
据MP Materials11月19日消息,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将与美国防部(DOD)合作,在沙特阿拉伯与该国旗舰矿业公司Maaden成立合资企业,打造稀土精炼厂。MP Materials公司和DOD预计共同持有49%的股权,Maaden则持有不少于51%。本次合作DOD以无追索权方式提供美方资金,MP Materials公司主要贡献技术,沙特则提供稀土资源以及充沛的能源等。
中国台湾将高阶3D打印设备纳入管制清单,加码高科技出口管制
据启明增材制造11月18日消息,中国台湾经济部贸易署发布重要公告,对出口管制清单进行重大修订,新增18项战略性高科技货品管制项目,涵盖高阶3D打印设备、先进半导体与量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领域,引发全球科技产业关注。此次新增的管制清单聚焦尖端科技领域,其中高阶3D打印设备主要针对工业级精密制造关键装备,这类设备在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中国台湾省经济部贸易署特别说明,此次管制并非完全禁止相关货品出口,而是建立严格的许可审批机制。台湾厂商若计划出口清单内管制货品,必须提前向中国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署申请战略性高科技货品输出许可。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