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 IP 地址? 🆔
IP 地址(IP Address)是网络中每个通信节点的唯一标识,就像现实世界中的身份证号,确保数据能准确送达目标。
👉 核心特征:
以点分十进制表示(例如 192.168.1.1)
本质是 32 位二进制数(总容量约 43 亿个)
分为两部分:
网络位:标识所属网段(类似 "省份 + 城市")
主机位:标识网段内的具体节点(类似 "街道门牌")
网络位与主机位的分界由子网掩码决定!
二、IP 地址的分类体系 📊
IP 地址分为 A、B、C、D、E 五大类,功能各有不同:
| 224.0.0.0~239.255.255.255 |
🔒 特殊用途的 "特殊地址"
0.0.0.0
:任意地址,常用于配置默认路由("不知道往哪发就往这发")
127.0.0.0 网段
:环回地址(如 127.0.0.1),用于测试本地 TCP/IP 协议栈是否正常
169.254.0.0 网段
:微软自动分配地址,当 DHCP 获取失败时临时使用
255.255.255.255
:全网广播地址,发送给同一网段的所有节点
🌐 公网地址 vs 私网地址
💡 私网地址范围:
10.0.0.0/8 | ||
172.16.0.0/16 | 172.16.0.0~172.31.255.255 | |
192.168.0.0/24 | 192.168.0.0~192.168.255.255 |
三、子网掩码:地址的 "分割器" 🔍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区分网络位与主机位的 "标尺":
二进制中 1 代表网络位,0 代表主机位(必须连续)
例如:255.255.255.0 对应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 默认子网掩码
网段中的 "特殊节点"
每个网段上都有两个特殊地址(最大和最小)不能分配给主机:
网络地址
:主机位全为 0(如 192.168.1.0),代表整个网段
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为 1(如 192.168.1.255),用于通知网段内所有主机
🔒 主机地址
:主机位不能全 0 或全 1,代表网段中的节点(中)
四、子网划分:解决地址浪费的利器 ✂️
有类地址的缺陷
:默认掩码导致地址范围过大或过小(例如一个小公司用 B 类地址会浪费大量 IP)。
IP地址 = 网络号 + 主机号
子网划分的核心
:将主机位 "借" 一部分作为子网位,形成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的结构,实现:
按需分配地址,减少浪费
构建层次化网络(如公司总部→部门→小组)
提升网络安全性(子网间隔离)
IP 编址是网络通信的基础,理解这些概念才能玩转网络配置!你在配置 IP 时遇到过哪些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