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AI智能体安全咖荟会议同期举办,会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与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主办,围绕 “智能体的安全风险和类型”“智能体安全测试评估”“智能体安全监测预警”“智能体应用安全防护” 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针对性化解智能体系统伴生的安全风险,推动 AI 智能体技术健康有序落地。
亚信安全受邀出席会议,亚信安全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杨婷发表《范式重构之 智能体对抗智能体》主题演讲,并参加了会议的圆桌讨论,结合行业技术演进趋势与企业实践经验,分享亚信安全在智能体安全领域的前沿洞察,为行业应对智能体互联网时代的安全挑战提供实践参考。
时代挑战凸显
智能体带来更大风险暴露面
随着大模型推理预测能力的持续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迈入应用落地的高速发展期。作为生成式AI的核心交互载体,智能体系统凭借环境感知、自主决策、任务执行的高度智能化特性,市场规模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但其伴生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杨婷在演讲中表示 :“在AI智能体技术快速普及的当下,安全领域正经历从‘体系化对抗’向‘智能化对抗’的关键转型。亚信安全洞察到智能体互联网时代的安全挑战呈现出多重复杂特征。”
在交互层面,智能体与外部环境、其他智能体及内部记忆系统的多维度交互,易引发数据泄露或操作失控;在执行层面,模型后门、对齐偏差等问题可能导致智能体偏离预设目标,执行未授权操作;而智能体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耦合,更使得单一风险可能快速传导至核心业务链路,引发连锁反应。这些风险已成为制约智能体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瓶颈。
从“思考”到“行动”
信立方智能体矩阵安全进化
为此亚信安全2024年正式发布自研安全大模型信立方,作为其下一代网络安全智能中枢,信立方赋能自身安全产品和技术的智能进化、优化安全运营的智能化进阶,有力支撑亚信联动防御系统AI XDR,完成云、网、边、端的智能化升级;同时,信立方更构建起覆盖安全全生命周期的智能体矩阵,针对智能体安全运营技术门槛高、工作运营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信立方聚焦落地智能研判、智能分析、智能处置等安全场景,助力安全运营工作提质增效。
亚信安全认为智能体安全需要完成从“能思考”到“擅行动”的跨越。信立方智能体矩阵部署角色模块、记忆模块、感知模块、规划模块以及行动模块,具备了调用工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安全防护的自动化水平与精准度,进一步强化了以智能体为核心的业务系统防护效能。目前,信立方智能体矩阵已实现六大核心业务场景的全面覆盖,包括智能体资产梳理、智能体安全评测、智能体安全加固、智能体意图过滤、知识库安全防护及模型安全保障。同时,其具备持续进化的特性:一方面可通过联动处置机制形成协同防护合力,另一方面能依托历史数据开展自我反思,不断优化决策逻辑,持续提升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能力,真正实现“既能动手处置,更能越用越聪明”的安全价值。
来乌镇看
联通联信一体化安全检测与响应平台
在同期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亚信安全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的“联通联信一体化安全检测与响应平台”也正式亮相。该平台由亚信安全与中国联通合作打造,以 “轻量化部署、模块化架构、智能化联动” 三大核心特性,彻底打破传统安全检测响应模式的局限。平台搭载的 SaaS 化终端安全服务,整合了病毒防护、终端检测与响应(EDR)、精细化资产管理、漏洞闭环管理等多重核心防护能力,真正实现 “一点检测,全网免疫” 的立体防御效果,大幅降低企业安全部署成本与运维难度。
了解亚信安全,请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