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圈圈,一个喜欢结交朋友的老网工!
每天一个网络知识,今天我们要聊聊: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是指在单个传输介质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合并信号、在接收端分离,确保无干扰。它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核心机制,源于19世纪电话交换的“人工调度”,如今数字化演进。根据香农定理,介质容量C = B log2(1 + SNR),多路复用最大化利用B(带宽),提升整体吞吐。
简单比喻:多路复用像电梯分层运行,一根电缆(电梯井)载多路信号(乘客),避免每人独占。优势: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缺点:需同步和防串扰。类型多样,按维度分:时分(时间)、频分(频率)、码分(编码)、波分(波长)和空间分(空间)。选择取决于介质:铜线用FDM,光纤用WDM,无线用TDM/CDMA。2025年,随着6G试验,多路复用正向AI优化融合,让动态分配更智能。课堂起点:用乐高积木模拟——一根“线”上“堆”多“车”,直观见效。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将时间轴切分成固定时隙,每路信号轮流占用,像火车站的调度表。同步TDM需公共时钟,确保时隙对齐;统计TDM(STDM)动态分配,空闲时隙给忙碌用户,效率更高。
原理:发送端用多路器(MUX)交织比特流,帧结构含同步位+数据位+控制位。接收端解多路器(DEMUX)按序拆分。带宽利用率高,但需防抖动(jitter)。经典应用:T1/E1线路,每帧24/30路64kbps语音,总1.544/2.048Mbps。数字电话网PDH(逐层复用)全靠它。
现代演进:ATM网络用TDM固定单元,VoIP用STDM动态。5G NR中,TDM结合FDM,实现上行/下行切换。挑战:时钟漂移,用PLL(锁相环)校正。学生实验:用Python模拟TDM——随机生成多路数据,交织输出帧,看如何“公平分时”。这能让你们感受到“时间就是带宽”的哲理。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将带宽切分成非重叠子带,每路信号占一“车道”,用滤波器隔离。模拟时代明星:电话网用FDM并行12路语音(每个4kHz),载波间守卫带(guard band)防泄漏。
数字版DFDM用调制分配频谱,如DSL宽带分上游/下行。原理:基带信号调制到不同载波,叠加传输;接收端滤波+解调。优势:连续传输,无时隙浪费;缺点:守卫带闲置,效率约70%。应用:有线电视CATV,一电缆传多频道;AM/FM广播分频段。
2025年热点:WiFi 6的OFDMA(正交FDM),子载波正交无守卫,提升密集区容量。挑战:频谱碎片,用动态FDM自适应。课堂趣谈:调收音机,观察AM(低频分隔宽)和FM(窄带高效)的差异——FDM让“频道翻滚”成现实。
波分复用
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是光纤的专属“彩虹术”,不同波长(颜色)光信号并行传输,像棱镜分光。密集WDM(DWDM)间距0.8nm(100GHz),单纤载80+通道,总容量Tbps级。
原理:激光器发特定波长,MUX用光分路器合并,DEMUX用光栅分离。CWDM(粗WDM)间距20nm,成本低用于城域网。优势:无电磁干扰,距离远;缺点:激光昂贵,非线性效应(如四波混频)需补偿。
应用:海缆如FAZER系统,用DWDM跨大西洋,2025年升级至400G/波。数据中心用硅光子WDM,减少互连延迟。未来:相干WDM结合DSP(数字信号处理),抗噪更强。实验建议:用光纤套件演示——多色LED模拟波长,滤镜分离,学生常惊呼“光纤的魔力”!
码分复用与空间分复用
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ying, CDM)用唯一码序列区分信号,如CDMA手机,每用户伪随机码正交,功率控制防近远效应。3G UMTS全赖它,多用户共享全带宽,容量翻倍。但同步难,4G后渐退。
空间分复用(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xing, SDM)用多天线/多芯纤“空间通道”。MIMO是无线版:多输入多输出,5G Massive MIMO用256天线束形,提升20倍容量。多芯光纤SDM实验中,2025年商用化,单纤容量破PB/s。
这些“新星”解决传统限:CDM抗干扰,SDM扩维度。挑战:码相关性、空间串扰,用机器学习优化。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