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正深刻重塑着社会形态,其“双刃剑”效应也愈发凸显。本论坛聚焦计算机专业伦理教育这一核心议题,深入探讨其如何在引导技术向善、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论坛将系统剖析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伦理风险,包括算法偏见、数据隐私与安全漏洞等现实挑战,并重点探讨伦理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如何将伦理准则有效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行业标准规范与开发者文化培育之中,从而培养既精通技术又肩负社会责任的下一代人才。我们期待通过汇聚学界、产业界与相关监管方的多元视角,共同构建一个以伦理为基石、真正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技术未来。
论坛安排
论坛名称:计算机伦理教育:赋能技术向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日程安排:10月24日13:30-17:30
举办地点:华旗饭店-4层405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中国计算机伦理教育的现状与CCF的社会责任 | 陈道蓄 | |
2 | 计算机伦理如何锻造IT领袖的决策基因 | 张良杰 | 深圳大学 |
3 |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伦理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 郭耀 | 北京大学 |
4 | 从“会用AI”到“善用AI”:产教融合共育AI人才 | 郭伟杰 | |
5 | Panel | 陈道蓄 | 南京大学 |
张良杰 | 深圳大学 | ||
郭耀 | 北京大学 | ||
郭伟杰 | 阿里云 | ||
林俊宇 | 复旦大学 |
论坛主席
林俊宇
CCF杰出会员、理事、计算机术语工委副主任、计算机应用专委副主任,复旦大学高级工程师
中科院博士后,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信息安全专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各类国防科技项目、中国科协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发明类二等奖1项,申请获得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12项。在国际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科技伦理。
论坛讲者
陈道蓄
CCF会士、名誉理事、职业伦理与公共政策工委主任,南京大学教授
南京大学教授(退休)。CCF资深自愿者。曾经担任CCF开发系统专委会主任、CCF教育工委主任。曾获CCF60周年卓越贡献奖、CCF杰出教育奖、CCF卓越服务奖。
报告题目:中国计算机伦理教育的现状与CCF的社会责任
报告摘要:计算机与智能化技术是史无前例的颠覆性技术进展。算法深入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但又很难被社会公众理解。计算机伦理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受到空前的重视。我国的计算机伦理教育往往还停留在“通识”阶段,这与技术本身的深入发展脱节,导致中国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伦理教学亟待提升。CCF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计算机专业社团,致力于践行社会责任,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提努力升计算机伦理教学质量。
张良杰
CCF大数据专委创始副主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CCF高级会员,前CCF奖励委员会委员与海外贡献奖分委员会主席。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特聘教授、智能服务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现在聚焦在智能体AI、新一代互联网软件与服务架构、交互式网络视听、工业互联网、企业数智化转型等。他是IEEE Fellow、ACM杰出科学家与国家特聘专家。曾任IBM华生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IBM服务计算学部创始主任,IBM工业化群标准首席架构师;金蝶国际软件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金蝶研究院院长、客户成功部总经理等。兼任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顾问等。
报告题目:伦理即战力:计算机伦理如何锻造IT领袖的决策基因
报告摘要:当自动驾驶事故蒸发数百亿市值、Deepfake 诈骗摧毁金融信任,科技巨头们终于直面:伦理赤字才是最致命的技术债。本演讲解析计算机伦理如何为 IT 领袖锻造三重核心决策基因 —— 风险预判时穿透技术表象的伦理透镜,危机爆发时拆解信任崩塌的拆弹逻辑,商业重构时锚定价值共识的底层算法。将通过 “元宇宙土地战争” 沙盘推演具象化伦理决策的运行机制,分享把 ESG 合规风险转化为竞争壁垒的实操方法论,揭示以伦理为源代码的决策体系,正是突破技术同质化困局、锻造可持续领导力的终极利刃。
郭耀
CCF理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CCF高级会员、系统软件专委执行委员。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操作系统、移动计算、隐私保护与系统安全等。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21年起,担任教育部计算机“101计划”工作组秘书长和课程建设组负责人。曾获ISSTA 2023杰出论文奖、WWW 2020最佳学生论文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电子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伦理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报告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算法偏见、隐私侵犯、责任归属等严峻伦理挑战。本报告探讨在AI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伦理学教育应如何革新,将新兴技术(如深度学习、大数据)的伦理困境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以培养兼具精湛技术能力与高度伦理责任感的未来科技人才,引导技术向善。报告结合作者翻译的计算机伦理学教材(《火的礼物(第5版)》)与北大的相关教学实践,介绍计算机伦理学教育遇到的挑战与对策。
郭伟杰
阿里云高校合作部总监
CCF会员与分部工委主任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阿里云高校合作部总监,通过科研、教学等多种合作方式,实现阿里云和国内近百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参与筹建阿里云和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天文台多个联合实验室。发起“云工开物”高校支持计划,3000余所高校的70万名大学生受到算力资助,负责阿里云天池竞赛平台,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报告题目:从“会用AI”到“善用AI”:产教融合共育AI人才
报告摘要:本报告将介绍通义大模型的最新进展,以企业视角分享产业对具备伦理意识、技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AI人才的核心需求。重点阐述阿里云在促进高校AI通识教育、推动“科技向善”理念融入高校教学的实践,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大学生负责任、合规、创新地使用AI工具,创造社会价值,旨在与高校共同构建“技术+伦理”双轮驱动的AI人才培养合作范式。
CNCC2025
CNCC2025将于10月22-25日在哈尔滨举办。专题论坛将在往年多样化主题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基础-前沿-未来”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不同背景参会者的需求,构建从知识获取到创新激发的完整路径,打造系统化、进阶式的参会体验。重点设置9大主题板块,每个主题板块的专题论坛由三大核心模块组成:面向前沿领域的体系性Tutorial、聚焦前沿突破的专题论坛以及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辨论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