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2025年9月25日由《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期刊理事会主办,与清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破局数据流通困境: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安全合规的数据高速公路”技术沙龙活动现场采访视频。
问题1:从您的专业视角看,未来可信数据空间与 AI 融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清雁科技在推动二者融合上,有哪些战略布局与技术储备?
张英伟:未来数据空间与AI是相互赋能的融合趋势,一方面数据空间内的对数据的应用服务完全有agent和大模型支撑完成,如数据智能匹配、数据合规、数据评估评价等服务有智能体完成。另一方面数据空间一个主要应用方向,就为行业大模型合法合规的提供纵向领域的数据,无论是模型微调、增强检索、 委托训练与算力调度等都需要的基础平台,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了“合规、高质量、可持续”的数据供应链。
清雁科技一直致力数据空间和人工智能的双向融合,首先提出了智能体空间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以任务引擎重构数据+AI价值,实现大模型自由拼装与数据主权零风险流转,而且也在多个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牵头编写了《可信智能体空间建设技术规范》标准,为大模型在数据空间内合规用到“行业和私域”高质量数据做好技术支撑。
问题2: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已进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想请教您两个问题:一是未来不同可信数据空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会面临哪些核心挑战?二是清雁科技计划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进而推动数据空间网络形成?
张英伟:可信数据空间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互联互通是实现全国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家在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时,已提出了 “三个统一” 的底座建设要求,即 “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这 “三个统一” 为不同可信数据空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顶层设计与方向指引,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核心原则。
从实际推进情况来看,不同可信数据空间实现互联互通可能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标准不统一、技术架构差异大、协同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如果各个数据空间在目录标识、身份认证、接口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将导致数据无法跨空间识别与调用;而技术架构的不兼容,会增加数据流转的技术门槛与成本;同时,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也将影响数据空间之间的高效协作与数据要素的顺畅流通。针对这些挑战,清雁科技始终以国家 “三个统一” 标准要求为根本遵循,从技术研发、标准共建、生态合作等多个维度制定应对计划,全力推动数据空间网络的形成。
在技术层面,我们开发的可信数据空间平台完全符合国家 “三个统一” 的标准要求,从底层架构设计到上层功能实现,均严格遵循统一的目录标识规则、身份登记机制与接口规范,确保平台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互联互通能力。同时,为了帮助更多合作伙伴符合标准要求,我们还提供了标准测试平台,并开发了相应的功能与接口工具。合作伙伴可通过测试平台对自身数据空间进行合规性测试,借助我们提供的工具快速适配统一标准,降低技术改造难度与成本。
在标准与生态层面,我们积极联合行业内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标准的落地与完善。通过组织技术研讨、标准培训等活动,加强与合作伙伴在标准理解与应用方面的交流,确保在前期就实现标准的统一认知与共同遵循。同时,我们还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生态合作关系,从技术研发、产品适配到市场推广,形成全方位的协同合作机制,努力实现技术、标准、生态、机制的全面统一。
未来,清雁科技将继续发挥技术与生态优势,与更多行业伙伴携手,共同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的标准化建设与互联互通,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高效协同的数据空间 “一张网”,为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 辑|郝悦
审 核|于寅虎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