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据安全
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筑牢安全屏障,护航数字经济” 的核心倡导下,数据安全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某精密机械制造商作为行业内的技术型企业,拥有多项核心生产工艺与客户专属定制方案,但其此前的数据管理模式存在明显漏洞,既面临合规风险,也制约了业务拓展。
通过引入天锐蓝盾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从敏感数据识别、终端安全管控、网络连接管控等维度推进改造,该企业最终建成 “合规、可控、可追溯” 的数据安全体系,实现了安全与发展的协同推进。
明确保护范围,实现精准管控
通过天锐蓝盾对企业全量数据进行自动化识别与分类分级:
多维度识别:基于关键词匹配(如 “设计图纸”“工艺参数”)、文件类型识别(如 CAD 图纸、Excel 报价单),自动识别出该企业核心数据2300余份、重要数据5600余份;
分级标注:按 “核心数据 - 重要数据 - 一般数据” 三级标准,对识别出的数据自动标注级别,例如将 “航空零部件设计图纸” 标注为核心数据,“普通零部件报价单” 标注为重要数据,并同步生成《企业敏感数据清单》,明确每类数据的保护要求。
筑牢 “传输与存储” 双防线
针对数据传输与存储的安全漏洞,天锐蓝盾通过差异化加密策略实现全链路防护:
存储加密:对核心数据采用国密算法进行全文件加密,存储在研发专用服务器中,仅授权人员可查看;其他人员需申请权限方可解密;
传输加密:员工传输敏感数据时需通过企业专属传输平台,平台采用加密链路,同时禁止私人 U 盘、微信传输核心数据,一旦检测到违规传输行为,立即拦截并触发预警;
水印追踪:对核心设计图纸添加隐形水印(含员工工号、终端信息),即使数据被外泄,也可通过水印追溯泄露源头,此前通过该功能定位到一次研发人员误发图纸给外部人员的事件,及时回收数据避免损失。
堵住操作漏洞,实现行为可追溯
通过天锐蓝盾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对企业 120 余台终端(含研发电脑、车间终端、办公电脑)实现全维度管控:
设备接入管控:禁止私人手机、未备案 U 盘接入终端,仅允许经 IT 部门登记的专用设备(如车间生产 U 盘)连接,且专用设备仅支持 “读” 操作,禁止 “写” 操作,防止数据拷贝;
异常行为监控:实时监控终端操作,对 “批量下载核心数据”“夜间修改工艺参数”“删除敏感文件” 等异常行为,系统自动触发预警,管理员可实时查看操作画面并干预;
操作审计:记录终端全量操作日志,包括数据访问、修改、删除、传输等行为,日志加密存储且不可篡改,一旦发生数据问题,可通过日志快速追溯责任人与操作过程。
实现内外网隔离,保障网络安全
通过天锐蓝盾网络准入系统,构建 “分层隔离、精准授权” 的网络安全架构:
用户认证管理:对入网的用户和设备进行注册,管理员审核验证通过后方可入网,支持系统内置账户、短信认证、企业微信认证、HTTP、AD等第三方认证,可使用已有域用户账号登录,为企业带来高效、快捷、方便、安全的管理方式。
入网安全检测:系统提供“入网安全规则校验、软件检测、主机安全检测、网络防护检测“四大类方向的检测规则,确保合规终端入网。同时支持入网日志审计和报表统计,方便管理员对入网情况进行审查。
权限最小化管控:基于终端用户的角色,根据不同用户身份进行资源访问权限的划分,并且不管用户在什么设备或什么位置登录,权限不变,做到“权随人动”,为不同用户划分了不同的安全域。
经过三个月改造与三个月试运行,该企业数据安全体系全面落地:
——合规达标:通过敏感数据识别、加密防护等措施,满足《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分类分级、风险防控的要求,顺利通过客户供应链安全审计,新增 3 家高端客户合作,业务收入提升 25%;
——风险可控:终端违规接入率从改造前的 42% 降至 0,敏感数据违规传输事件从年均 3-4 次降至 0,未再发生数据泄露;
——效率提升:通过自动化的识别、加密与管控,减少人工干预,研发人员数据传输效率提升 30%;网络分层隔离后,生产系统稳定性提升,设备故障率下降 15%,间接降低生产成本。
某制造商负责人表示:“通过天锐蓝盾构建的安全体系,我们既守住了核心技术与客户资源,又赢得了市场信任,这正是‘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体现。”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