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公共数据驱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数据高质量供给、高效率流通、高水平应用,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要素潜能。
一、完善数据开发利用制度体系
2022年,北京市陆续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北京数据二十条、专区建设指导意见、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为开发利用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环境。2025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一体化设计共享、开放、授权运营等配套制度,全面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体系。
二、创新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2019年,北京市在全国首创政企数据融合共用的“数据专区”机制,创新建设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按照今年国家出台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等开发利用配套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市授权运营管理模式。一是拓展授权运营范围。加快推进金融、气象、时空以及整体授权的建设运营,编制专区授权运营实施方案,明确授权运营管理要求。二是规范开展运营机构遴选。针对拟建设气象、时空等专区,按照市政府审议通过的实施方案,以公平竞争方式遴选专区运营机构,并签订授权运营协议。三是高效开展资源登记。组织数据提供部门在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完成38类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指导运营机构完成20类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登记。四是完善专区安全管理体系,依托目录区块链系统开展数据共享授权,实现数据共享申请和数据调用的全流程管控;不断完善数据使用备案、质量反馈和成果反哺机制,提升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成效。
三、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建设运营情况
历经五年建设,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在数据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5年6月,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累计可触达数据量67亿条,聚焦金融机构的营销、准入审查、额度测算、授信审批、风险洞察等需求,形成了涵盖数据接口、企业画像、信息查询、竞争力分析、征信报告等业务的产品体系,为银行、保险、担保等60余家金融机构以及70万家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超过4亿次,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支撑金融机构推动线上普惠贷款“量增、价降、面扩”,实现融资服务周期从按月到最快5分钟的转变。
下一步,北京市将健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配套制度体系,研究设计授权运营评估指标体系,规范运营行为,面向市场公平提供服务,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数据授权使用,形成权责清晰的部市协同授权运营格局。
来 源|国家数据局
审 核|于寅虎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