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行政服务理事会8月28日消息,美国防部当日发布5400.19指令,以便在开展公共事务活动时适当地监督和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该指令概述五项指导原则:人工智能技术应能增强国防部沟通效率,实现日常事务自动化;国防部人员应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最佳实践、风险和用途;遵守法律和道德标准,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明确人工智能工具的信息处理范围,确定模型输出失误的潜在风险;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透明度,明确国防部通知中人工智能使用的范围的目的,加强监督审查。
欧盟批准了对丹麦3600万欧元的国家援助计划,减少航空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据欧盟委员会7月29日消息,欧盟委员会批准了一项3600万欧元(2.68亿丹麦克朗)的国家援助计划,旨在减少丹麦国内航空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该计划旨在鼓励在丹麦运营的航空公司在国内航线上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目标是支持至少一条国内航线使用40%的SAF燃油。该计划将持续到2027年12月31日。
美国进一步修改互惠关税税率
据美白宫7月31日消息,美国进一步修改互惠关税税率。本轮确定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关税税率分别为:巴西10%;欧盟部分特定产品税率0%,其他产品税率均为15%;印度25%;日本15%;韩国15%;英国10%;越南20%。白宫表示,经美国认定的转运商品行为应缴纳40%的额外关税,未列入附件的国家将征收 10% 的关税。
美国美光科技发布全球首款PCle6.0 SSD,随机读取效率提高67%
据cnBeta网7月31日消息,美国美光科技发布PCle 6.0 SSD——Micron 9650固态硬盘。该硬盘是全球首款基于PCle 6.0接口的数据中心级固态硬盘。相较美光上一代PCIe 5.0产品,9650的顺序读取速度可达28000MB/s,写入速度为14000MB/s,在顺序读写性能上分别提高了100%和40%。同时,9650在随机读写性能方面亦有提升,随机读IOPS高达550万,随机写IOPS为90万,相比前代,提升分别为61%、22%。在功耗方面,9650顺序读取时单位功耗效率为1120MB/s/W,比上代提升一倍,随机读取时的单位能效也提升了约70%。
美国OpenAI将与合作伙伴在挪威建立首个欧洲数据中心,推动“星际之门”在欧洲布局
据路透社7月31日消息,美国OpenAI与英国开发商Nscale Global Holdings和挪威能源基础设施公司Aker合作启动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名为“星际之门挪威”,是“星际之门”向欧洲拓展的第一步。Nscale将负责该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建设,OpenAI将作为该项目的“承购方”,从该数据中心购买算力。该数据中心计划到2026年底部署10万块英伟达GPU芯片,并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展算力。据悉,该数据中心将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运行,算力达230兆瓦,将成为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
中国华大九天推出革命性EDA工具,推动先进封装设计进入新阶段
据大半导体产业网8月1日消息,中国华大九天推出全球首款专为先进封装设计打造的具备自动布线与物理验证的版图平台Empyrean Storm。该工具旨在解决先进封装设计布线复杂、传统版图工具迟缓、DFM需求处理低效、物理验证流程繁琐等痛点问题,显著提升设计效率。Empyrean Storm支持跨工艺封装版图数据导入与设计编辑,可实现HBM和UCIe等通讯协议多芯片的大规模自动布线;同时能够完成Dummy填充等保障量产的DFM版图后处理,更是内置无缝集成的跨工艺物理验证Argus,通过DRC/LVS等检查确保版图的正确性。凭借上述强大功能,Empyrean Storm能轻松驾驭多芯片间大规模、高密度的互联布线和复杂的Layout需求,以高效的平台性能为先进封装设计注入强劲动力,助力设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中国科学家在纳米光子器件中实现光信号跨结构传输,有望显著提升光计算与信息处理能力
据中国科技网7月31日消息,中国科研团队在纳米光子器件中实现光信号跨结构传输。研究团队从一种擅长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的漏波现象中获得灵感,巧妙地将极化激元的强聚焦能力和漏波的定向传播特性相结合,在特殊层状材料中创造出类似“船尾波”的新型光波模式,成功解决了光波难以在不同材料结构间传输的难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戴庆表示,“这项工作不仅从原理上破解了纳米尺度下极化激元跨结构传输的科学难题,更将其推向可控、集成的实用器件层面,对推动光计算、高速信息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
美国量子计算公司Infleqtion拟建设首台实用规模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
据量科网8月1日消息,美国量子计算公司Infleqtion宣布将联合伊利诺伊州量子与微电子园区(IQMP)和国家量子算法中心(NQAC)建设首台实用规模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该项目预计将在未来四年内促成约5000万美元的公私合作。Infleqtion表示,这台系统基于其下一代量子计算机Sqale构建,它将利用数千个中性原子量子比特,实现100个逻辑量子比特的目标,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平台之一。
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否决特朗普NIH预算削减案
据science网7月31日消息,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拒绝了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预算及重组的计划,并批准了一项为该机构拨款487亿美元的法案。新增资金将用于心理健康项目(55亿)、阿尔茨海默病(39亿)、癌症(74亿)、糖尿病(23亿)、阿片类药物危机应对(16亿)等。此外,委员会还否决了特朗普削减疾控中心预算的提议。该法案将提交参议院全体审议,并与众议院版本进行协调。
诺兰中心发布《评估AIxBIO融合中的两用问题》报告
据CSR官网7月31日消息,美国诺兰中心发布报告,旨在评估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融合(AIxBio)的两用问题,并为美国政府提供实用框架和建议,以增强未来五年社会抵御AIxBio风险的能力。
特朗普宣布采取行动降低美国处方药价至最惠国价格
据白宫官网7月31日消息,特朗普向制药商致函,要求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至其他发达国家最低水平,不得向国外提供比美国更优惠的新药价格,并提供直接向患者销售药品的途径。若制药商不配合,政府将采取措施。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最惠国定价,强调美国人不应为全球制药利润和外国卫生系统买单。
英国药监局发布政策意向声明以加快创新医疗设备获得
据UK官网7月31日消息,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局(MHRA)发布政策意向声明,计划推出早期访问服务,加快患者获取创新医疗设备,特别是诊断设备。此举旨在助力英国成为医疗器械创新的全球领导者,并借鉴创新设备获取途径(IDAP)等现有试点工具的经验。
美国科学家利用mRNA克服艾滋疫苗的关键技术挑战
据STAT网7月30日消息,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科研团队(NIAID)和莫得纳公司开展的mRNA艾滋病毒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通过隐藏病毒表面关键蛋白质复合物的一部分,可避免免疫系统被分散注意力,从而显著提高保护性抗体的产生比例,从4%跃升至80%。该疫苗总体安全,但有6.5%的参与者出现荨麻疹,目前正在探究其原因及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期刊。
荷兰企业建成投运全球首个铁空气电池储能系统
据techeu 7月30日消息,荷兰Ore Energy公司宣布建成并投运全球首个铁空气电池储能系统。该公司称,这是欧洲首个完全在欧洲本土设计、制造并安装的长时储能系统。该项目仍为试点规模,不足1兆瓦时,完整系统容量4.2兆瓦时,并可以装入一个40英尺集装箱,未来可按客户需求可模块化堆叠。据悉,铁-空气电池利用可逆的生锈/除锈反应进行充放电,与主流只能连续供电4–12小时的锂离子电池不同,铁-空气电池可以持续放电数日,被称为“100小时电池”。该公司正在与商业客户洽谈系统部署事宜,下一步将实现商业落地。
美国公司自主水面艇完成跨太平洋航行
据海洋新闻技术网7月31日消息,美国公司Seasats宣布,其一艘自主水面艇(ASV)“Lightfish”完成从美国圣迭戈到日本的全程自主航行,历时150天、航程逾7500英里,标志着低后勤、持久化自主水面艇方面取得突破。此次航程经停夏威夷、威克岛、关岛和冲绳,并在全程通过公开追踪页面实时展示AIS数据、运行状态及视频画面。据悉,该艇是一款太阳能动力艇,可在8000公里以上的距离内实现实时精准操控,具备执行情报监视侦察(ISR)、水下通信、电子战及商用海洋观测等任务的能力,自2023年起已被美国海军及商业客户使用。
菲律宾开发自杀式无人水面艇
据贝尔德海事网7月30日消息,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国立大学(Mindanao State University)工程师团队启动研制一种用于“一次性攻击”任务的无人水面艇,命名为“菲律宾自主近岸拦截无人艇”(PALID)。据介绍,该型无人水面艇重650公斤,外形与传统民用舢板相似,未来可搭载“无制导炸弹”攻击敌方舰艇推进系统或传感器,并可执行海上侦察任务。该艇以汽油为主要动力,配备120升燃料箱,并辅以电池续航,可在海上持续48小时。原型艇预计将在两年内完成研制。
韩国公司合作开发AI自主航行与环保船舶技术
据船舶技术网7月31日消息,韩国HD现代公司与韩国H-Line航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研发基于人工智能(AI)的自主航行及环保船舶技术。该合作将整合HD现代旗下公司技术,重点推进自主航行(HiNAS)、航线优化(OceanWise)及AI货物管理(AI-CHS)等领域。HD现代负责整体技术集成与实施,H-Line航运将提供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用于海试与验证。双方目标是通过AI提升航运效率与安全性,降低燃料消耗及运营成本,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环保法规。
俄军研发出Diktion全自动无人机作战系统,可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侦察、打击等作战任务
据defensescoop网站7月31日消息,俄方宣称研发出全球首套可实现全自动无人机作战的Diktion系统。该系统可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侦察、打击等作战任务。俄罗斯媒体引述AviaTechnoLab公司称,该系统的核心构想是在前线部署一个由“无人机巢穴”组成的分布式网络,能自动发射和充电多种型号的无人机,以覆盖大约100平方公里的战场区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利用GSLVMark2运载火箭,将美印联合研发的NISAR雷达卫星送入轨道
据nextspaceflight网站7月31日消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利用GSLVMark2运载火箭,将由NASA与ISRO联合研发的NISAR雷达卫星送入轨道。该卫星重约2.4吨,搭载L波段(24厘米波长)和S波段(9厘米波长)双频雷达,可穿透植被、冰层并捕捉地表细节,实现厘米级地表形变监测。据悉,该任务耗资15亿美元,NASA承担了其中约80%的费用,是美印航天局的第一个大型合作项目。
荷兰黎明航天公司启动LEO2VLEO项目,开发军用超低轨星座
据satnews网站7月30日消息,荷兰黎明航天公司(dawnaerospace)启动LEO2VLEO项目,开发欧洲大陆首个在近地轨道(LEO)和超低轨(VLEO)之间运行的可机动军事卫星星座。据悉,该项目由荷兰国防部和奥地利武装部队共同资助,包括开发三颗16U卫星,配备由黎明航天公司研发的绿色推进系统,计划在2年内发射。
韩国韩华航空航天公司与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签署技术转让协议,承接KSLV-II运载火箭的全流程技术
据koreajoongangdaily网站7月30日消息,韩华航空航天(Hanwha Aerospace)与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KARI)签署技术转让协议,承接KSLV-II(又称“Nuri”)运载火箭的全流程技术。该协议是韩国首次将完整运载火箭系统技术转让给私营企业,意味着韩国航天产业的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KSLV-II是韩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历时14年开发(2010-2023),2023年成功入轨发射,使韩国成为全球第七个具备自主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特朗普政府将扩大对美国稀土项目的价格支持
据路透社7月31日消息,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 和负责供应链战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大卫·科普利 (David Copley)在7月24日召集十家稀土公司和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召开会议,表示政府对MP Materials类似的投资在进行中,将扩大对稀土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同时表示希望美国更多科技公司投资稀土领域,且在一年时间内通过采矿、加工、回收和磁铁生产快速提高美国稀土产量,建立从矿山到最终用途产品的供应链,涵盖整个关键矿产谱。美国政府计划在四至六周内,再次与这些公司举行会议讨论稀土等问题。
美海军研究实验室研制出“氢能小型电源”原型系统
据Naval Technology 7月28日消息,美海军研究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一种“氢能小型电源”原型系统,可提升美海军陆战队远征作战时的隐蔽持续作战能力,减轻后勤负担。该系统为移动式燃料电池发电机,与传统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噪声小与红外特征低等特点。“氢能小型电源”系统可为美海军陆战队提供安静、高效和可靠的电力,满足其未来独立、高效的远征作战需求,并为未来小规模部队持久性、自主性作战提供支撑。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