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企业数据体量庞大、业务场景复杂、组织架构多元,数据安全防护面临 “覆盖范围广、管控难度大、合规要求高” 的挑战,需构建体系化的防护体系才能应对内部操作风险、外部攻击威胁、合规监管压力等多重挑战。那么大中型企业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应注意什么?
本文将从三个维度,详解企业如何精准发现内部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
一
构建分级防护体系
1. 按数据等级差异化防护:
对核心数据,采用加密存储+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的高强度防护,仅开放最小必要访问权限;
对重要数据,实施权限管控 + 操作审计 + 加密传输,限制跨部门、跨区域无序流转;
对普通数据,采用基础防护,避免过度防护影响办公效率。
2. 按场景分层覆盖:
终端层:可部署天锐蓝盾数据泄露防护系统,实现所有员工终端的统一管控,包括内容识别、行为管控、准入检查、文件加密等;
网络层:在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部署加密专线,拦截恶意流量与攻击行为;
云端层:对云端存储的敏感数据,启用数据加密、访问日志审计功能,禁止未经授权的跨区域、跨账号访问。
二
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
1. 数据收集环节:
收集个人信息时,需明确告知收集目的与范围,获得用户明示同意;从第三方合作商获取数据时,签订数据安全保护协议,核查数据来源合法性,避免因不合规引发法律风险。
2. 数据存储与使用环节:
采用分布式加密存储方案,核心数据实现 “本地 + 异地 + 云端” 三重备份,定期开展备份恢复演练,确保数据不丢失;通过天锐蓝盾数据防泄露(DLP)系统,对数据使用行为实时监控,记录 “谁、何时、何地、操作了什么数据”,形成可追溯的审计日志;
3. 数据传输与销毁环节:
数据在总部与分支机构、企业与合作商之间传输时,禁止通过公共网络(如公共 Wi-Fi)传输敏感数据;数据销毁时,对电子数据采用专业工具多次擦除,确保无法恢复;对纸质数据(如打印的敏感文档)进行粉碎处理,销毁过程留存记录;员工离职、设备报废前,必须完成数据交接与销毁,由 IT 部门核查确认后,方可办理离职或报废手续。
三
应对复杂场景风险
大中型企业内部协作频繁、远程办公普遍、第三方合作众多,这些场景是数据安全防护的重点与难点。
1. 内部协作场景:
搭建企业专属的安全协作平台替代公共云盘、私人即时通讯工具,实现敏感数据的合规共享;跨部门共享敏感数据时,启用审批流程 + 动态水印 + 访问时效控制。
2. 远程办公场景:
远程办公设备必须安装网络准入控制系统,通过身份认证接入企业内网,禁止使用公共设备处理敏感数据;限制远程办公设备的文件拷贝、外发权限,敏感数据仅允许在线查看,禁止下载至本地设备;对居家办公、出差办公等场景的终端,实时监控设备安全状态,异常时立即阻断访问。
3. 第三方合作场景:
与合作商共享数据时,仅提供合作必需的数据,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合作商仅能在线查看数据,无法下载、拷贝或转发,项目结束后自动回收权限;要求合作商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明确泄密责任与赔偿条款,定期核查其数据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大中型企业数据安全防护不能依赖单一工具或零散措施,需以 “合规为底线、数据为核心、场景为导向、运营为保障”,构建覆盖全层级、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体系。
天锐蓝盾系列产品针对大中型企业需求,提供 “终端管控 + 数据加密 + 行为审计 + 合规审计”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且支持单/多中心多采集的分布式体系部署架构,可实现分布式2万+终端并发,底层逻辑架构设计满足企业未来10年发展规划,支持多分支机构、多终端类型、多业务场景的统一管控,帮助企业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满足合规要求、提升办公效率。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