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委监委办案过程中,初核阶段如同大厦基石,对整个案件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收集证据则是初核阶段的核心工作,以下将对初核阶段收集证据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多源信息查询,洞察基本情况
通过多种渠道查询信息,是了解被审查调查人及其关联人员基本情况、挖掘违纪违法线索的重要途径。
(一)公安机关大数据及相关记录查询
利用公安机关大数据信息,能获取全面且关键的情报。同时结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干部人事档案等资料,可深入了解被审查调查人、家属及涉案人的基本信息。例如,通过查询航空铁路出行记录、住宿记录,能知晓他们的行踪轨迹,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出行或与特定人员在特定地点的接触。手机通话记录和短信则有助于发现不正常交往情况,若存在频繁与可疑人员的通话或含有敏感内容的短信,极有可能成为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像在某案件中,通过分析被审查调查人的手机通话记录,发现其与某特定私营企业主在敏感时间点有多次长时间通话,为后续调查指明了方向。
(二)工商登记与组织机构代码查询
工商登记资料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能清晰呈现被审查调查人或涉案人员与企业的关联。若发现被审查调查人或其家属在某些企业中存在隐秘股份或担任重要职务,而这些企业又与被审查调查人的职权范围存在关联,就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比如,某干部人事档案显示其履历与工商登记中某企业的重要职位任职时间高度吻合,且该企业在相关项目中与该干部职权领域紧密相关,这便成为调查的重要疑点。
二、资产信息核查,探寻财产疑点
对被审查调查人及其家属的财产情况进行细致核查,有助于发现超出合法收入的财产或来源不明的利益输送资产。
(一)金融与财产登记信息查询
查询银行账户交易流水,可追踪资金流向,若出现异常大额资金进出、资金来源不明或与特定人员频繁资金往来,都需深入调查。反洗钱交易监测系统能提供更专业的资金异常分析,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洗钱等违法活动。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资产信息,以及房产、车辆登记信息,能全面展现其家庭资产构成。例如,发现某被审查调查人在短时间内有多笔大额资金转入证券账户,且资金来源与正常收入不符,这就可能涉及非法所得用于投资。
(二)生活服务费用信息核查
水电气、宽带、有线电视、物业费等登记信息和缴费记录,虽看似琐碎,但能从侧面反映其生活消费水平。若这些费用支出与合法收入严重不符,如居住豪华房产却使用与收入不匹配的低价水电,或宽带费用远超正常水平,可能暗示其存在隐藏收入或他人代付等情况。就像曾有案例,通过分析物业费缴纳记录,发现被审查调查人居住的高档小区物业费一直由某私营企业主支付,进而揭开背后的利益输送链条。
三、权力与经营轨迹比对,锁定违规用权
对被审查调查人的权力运行轨迹和涉案私营企业主的公司经营轨迹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有助于发现违规用权谋利问题。
(一)政府审批与项目资料调取
必要时调取有关政府审批、工程项目等资料,通过对比权力行使过程与企业经营关键节点,查找违规线索。例如,在某领导干部初核中,举报反映其在分管领域,关系密切的老板参与重大政府采购项目并中标。核查组查阅招投标资料发现,老板在招投标前违规直接向领导干部呈交申报资料,领导干部违规批示转办,最终企业中标。这一系列违规操作清晰显示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涉嫌权钱交易,为案件突破提供关键证据。
四、提审特定人员,拓展违纪线索
提审与被审查调查人关系密切且有违纪违法往来嫌疑的在押人员,是获取违纪违法线索的重要手段,但需高度重视保密工作。
(一)提审过程的保密与风险防控
提审在押领导干部或私营企业主时,尤其是混押状态的服刑人员和待判决犯罪嫌疑人,要加强保密教育和纪法教育。因为这些人员身处复杂环境,一旦泄密,不仅会使调查陷入被动,还可能引发其他安全问题。在某案件提审过程中,由于对一名混押犯罪嫌疑人保密教育不到位,导致消息泄露,被审查调查人开始销毁证据,给调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所以,严格的保密措施是提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二)线索处理与措施变更
若在提审中发现重大权钱交易问题线索,必要时协调司法机关变更司法强制措施,由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带至监委办案点继续调查核实。这既能确保调查的连续性和保密性,又能对涉案人员形成有效管控,防止其逃脱或干扰调查。比如,在某案件提审某在押私营企业主时,发现其与被审查调查人存在巨额权钱交易线索,随即协调相关部门,对该企业主采取留置措施,成功固定证据,推动案件进展。
五、走读谈话知情人员,谨慎获取信息
与有关知情人员、证人进行走读谈话,能直接获取案件相关情况,但需谨慎操作,确保安全保密。
(一)谈话对象选择与情况研判
对于实名举报且线索可信度较高的情况,在隐蔽前提下接触举报人员了解核实问题。例如,针对一些涉及民生领域的实名举报,举报内容详实,经过研判后,在不暴露调查意图的情况下,与举报人进行走读谈话,获取了关于被核查人违规分配保障性住房的关键信息。但对于留置案件,未经批准,一般不直接与被核查人或其近亲属等密切关系人进行“走读”谈话,防止打草惊蛇,影响案件调查。
(二)谈话安全管控
走读谈话过程要加强安全管控,避免发生意外事件。这包括对谈话场所的安全检查,确保谈话环境无安全隐患;对谈话过程的全程监控,防止出现威胁、诱导证人等不当行为;以及对证人情绪的关注和疏导,避免因谈话引发证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意外。例如,在一次走读谈话中,因对证人心理状态关注不足,证人突然情绪激动,险些发生意外,此后便加强了对谈话过程中心理干预和安全保障措施。
六、留置涉案人员,组织谈话突破
对与被核查人有重大违纪违法往来嫌疑的涉案人员采取留置措施,并组织强有力谈话小组进行突破,是推动案件进展的关键步骤。
(一)留置人员的精准选择
在采取留置措施前,要进行深入的情况摸排分析,精准选人、稳妥选人。这需要综合考虑涉案人员与被核查人的关系紧密程度、在可能的违纪违法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其掌握线索的重要性等因素。若选人不当,可能出现“踩空”情况,浪费调查资源,甚至打草惊蛇。比如,在某案件中,通过前期大量调查分析,锁定了两名与被核查人涉嫌权钱交易密切相关的涉案人员,对其采取留置措施后,迅速获取关键证据,实现案件突破。
(二)谈话突破与风险防范
涉案人员控制到位后,组织强有力谈话小组,力求快速突破。谈话小组需具备丰富的谈话技巧和专业知识,能够根据涉案人员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制定谈话策略。同时,要防范被核查人或其他涉案人藏匿、串供、隐匿销毁证据等问题,以及其他安全意外事件。例如,在留置某涉案人员后,迅速成立谈话小组,通过政策攻心和证据展示,在短时间内突破其心理防线,获取重要线索,同时加强对其他涉案人员的监控,防止串供行为发生,确保案件顺利推进至立案阶段。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