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破纪录,预期未来中国欧洲将继续领跑,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销量也将大幅提升。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700万辆,占据超20%的市场份额。相较上年,2024年销量增加350万辆,已经超过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中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电动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2024年中国售出超1100万辆电动汽车,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两年前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总和。在持续强劲的增长势头下,在中国道路上行驶的每10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车。
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激增35%,主要市场均创下单季新高。在中国,持续实施的以旧换新激励政策和不断下行的电动汽车价格,预计将推动2025年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60%。在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的约束下,2025年欧盟和英国的零排放汽车销售占比均得到提升。尽管车企可以灵活应对欧盟2025减排目标,欧洲第一季度的销量还是实现超20%的同比增长,全年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5%。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正在成为新的增长中心。2024年,这些地区的电动汽车销量飙升超60%,达到近60万辆(相当于5年前欧洲市场的规模)。东南亚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近50%,占该地区汽车总销量的9%,其中泰国和越南的市场份额尤为突出。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巴西电动汽车销量翻倍至12.5万辆,市场份额突破6%。得益于埃及和摩洛哥的增长,非洲也实现销量翻倍,但电动汽车在该大陆汽车总销量的占比仍不足1%。
政策支持及来自中国的平价电动汽车进口,是推动部分新兴电动汽车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预计在持续性政策支持下,中国凭借市场动能和价格优势将持续领跑,到2030年,电动汽车渗透率或达80%。预计在二氧化碳排放目标推动下,欧洲的渗透率将接近60%。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受到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增速显著放缓,预计2030年占比约20%,不及去年预测值的一半。东南亚在政策扶持和本土产能加持下,预计2030年销售占比将超过30%。尽管存在不确定性,现行政策框架下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仍将突破40%。
2014~204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
02 全球电动汽车贸易持续增长,各国制造商在新兴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仍是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中心,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中国本土车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2024年其销量约占国内总销量的80%,并贡献了全球电动汽车产量25%增幅的几乎全部份额。欧盟2024年电动汽车产量则停滞在240万辆。北美呈现分化趋势:美国产量下滑;墨西哥凭借较低制造成本实现产量翻番,其70%产出来自美资制造商;除中国外的亚太国家产量增长15%,达到100万辆,主要来自日韩车企。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贸易增长20%,进口量现已占全球销量的近五分之一。中国以40%的份额(约125万辆)成为最大出口国。欧盟仍保持净出口地位:出口量超80万辆,主要流向英国等欧洲国家及北美;其进口量不足70万辆,其中60%来自中国。美国持续为净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增长近40%,出口量下降15%。
随着中国车企在巴西、墨西哥及东南亚取得突破,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近期多个潜在出口市场已实施或考虑加征关税,促使中国厂商采取两种策略:或在关税生效前集中出口(如巴西市场),或为现有产能寻找新市场。目前中国车企海外产能约占新兴市场销量的5%,且占比将持续提升。
2024年全球主要市场电动汽车的产量、需求和净贸易
03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均价呈现下降趋势,但与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差距在多数市场仍然存在。
竞争加剧叠加电池降价推动电动汽车普及,但市场分化显著。德国市场电动汽车均价仍比燃油车高20%,美国市场价差更高达30%,这抑制了未来销售增长预期。中国市场则呈现不同景象:在不计入补贴的情况下,2024年售出的电动汽车中有三分之二价格已低于同级燃油车,即便政府补贴退坡仍推动销量增长。
中国电动汽车在新兴市场普遍具有价格优势。泰国市场电动汽车均价已与燃油车持平,而中国车型售价更低。在巴西,随着中国品牌占据其85%的电动汽车销量,电动车型与燃油车的价差从2023年的100%以上收窄至2024年的25%。墨西哥市场同样受益于中国进口车(占销量三分之二),电动汽车溢价从2023年的超100%降至2024年的50%。
2024年关键矿物价格走低叠加电池厂商激烈竞争,推动全球电池组价格普降,但降幅差异显著。中国市场电池价格下降约30%,远超欧美10-15%的降幅。中国凭借充分市场竞争、制造效率提升、供应链整合及熟练劳动力优势,正持续扩大电池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
04 充电网络扩容升级与智能协同或成电动汽车普及关键。
过去两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随电动车销量激增实现翻番。中国和欧盟保持充电设施与车辆保有量的同步增长,而家庭充电桩普及率更高的美国和英国却出现公共配套滞后——2024年两国每台公共充电桩对应的轻型电动车数量不降反升。
充电功率成为衡量公共网络效能的新指标:2024年150千瓦及以上超充桩数量增长约50%,占公共快充桩总量近10%。城市慢充桩解决无家充条件用户需求,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则保障长途出行。欧洲75%以上高速公路实现50公里内必有快充站,美国该比例不足一半。全球轻型电动车公共充电总容量需在2030年前提升近九倍才能支撑政策目标销量,即便如此,届时电动车用电量仅占全球总需求的2.5%。
虽然智能充电设备和V2G车型日益普及,但需配套新型电力市场机制和法律框架才能释放电网调节潜力。各国政府正通过推动跨运营商充电互通、统一技术标准体系、发展智能充电管理、探索车网双向互动(V2G)四重举措优化用能生态。其中,中国和英国在该领域的政策落地与示范项目成效显著。近年电池技术进步已支持媲美燃油车加油速度的超快充,但全面推广仍有赖基础设施超前部署。
2018~2024年按速度和地区划分的全球公共充电点存量
05 电动卡车经济性持续优化,即将突破长途运输场景。
2024年全球电动卡车销量激增80%,市场份额接近2%。在中国传统卡车报废更新政策刺激下,电动卡车销量翻番至7.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80%以上。欧美市场销量则与2023年持平。可选车型从2020年的不足70款增至400余款,应用场景显著拓宽。
同时,电动卡车的成本优势正逐步显现。中国特定场景下,电动重卡在全生命周期成本已低于柴油车型。尽管购车成本仍是柴油车的2~3倍,但更高能效与更低的能耗成本(含大功率充电设施投入)使电动卡车在高频使用中更具吸引力。预计到2030年,欧美电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与中国市场看齐,实现长途运输场景与柴油车持平,且电动方案成本效益还将持续优于氢燃料电池卡车。
2024年和2030年氢燃料电池、纯电动以及柴油重型卡车的预估购买价格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