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合同管理局成立垂直起降飞机办公室和固定翼飞机办公室
据美国防合同管理局(DCMA)7月3日消息,DCMA宣布成立垂直起降飞机办公室和固定翼飞机办公室。这两个新办公室均由九个现有办公室合并而成,并将隶属于新成立的 DCMA 系统司令部。此外,DCMA还宣布将设立作战学习中心、作战分析与集成中心以及作战业务中心。
欧盟投资8.52亿欧元,推动电动汽车电池发展
据欧盟委员会7月4日消息,欧盟将投资8.52亿欧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据悉,项目投产后,电动汽车电池芯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6GWh。获得本次资助的六个项目包括:ACC在法国的电池制造工厂;Verkor在法国的超级工厂;Cellforce在德国扩大高性能电池创新制造工艺的规模;NOVO Energy在瑞典的超级工厂;Leclanche在德国建设2吉瓦时(GWh)超级工厂;LG位于波兰的气缸制造项目。欧盟预计这些项目于2030年前投入运营,并在运营的前十年内减少约91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排放。
英国启动陆上风电战略
据英国政府官网7月4日消息,英国政府宣布启动首个陆上风电战略,计划通过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推动电力行业脱碳。根据该战略,英国计划每年投入7000万英镑,以实现到2030年将陆上风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15吉瓦(GW)提升至27-29吉瓦。英国政府将推进40项具体行动,包括:解决陆上风力涡轮机与航空航天民用和国防基础设施共存的问题;对全国范围内的老旧风力涡轮机进行改造;扩大陆上风电清洁产业奖励计划,鼓励开发商投资英国工业中心地带的供应链或更清洁的供应链。
欧盟投资5000万欧元推进量子战略,保护关键行业并发展芯片试验线
据Industrial Cyber网7月4日消息,欧盟委员会计划投资5000万欧元以促进研究、创新及基础设施建设。该战略聚焦于五个优先领域:研究与创新、量子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发展、空间与两用技术以及劳动力技能的提升。核心举措包括启动“量子欧洲研究与创新倡议”,支持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应用的转化,并设立量子设计设施和六条量子芯片试验线。此外,还将推出欧洲量子互联网试点设施,扩大量子能力集群网络,并于2026年建立欧洲量子技能学院。通过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制定太空量子技术路线图,同时在国防技术方面做出贡献。欧盟技术主管亨娜·维克库宁(Henna Virkkunen)强调了欧洲在全球量子竞赛中的领先地位及其成为领先量子大陆的潜力。
法国机构首次在碳基电路中实现量子态相干控制,相干时间达1.3微秒
据Nature官网7月1日消息,法国C12公司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在《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首次在碳基电路中实现了量子态相干控制,并测得碳基自旋量子比特相干时间达1.3微秒,创碳基量子电路最高纪录,且较相同环境条件下硅基量子点的记录高出一个数量级。该实验采用悬浮碳纳米管双量子点结构,实现了在300mK低温下通过微波腔内光子操控量子态,并能够在零外部磁场下对量子态进行相干控制。他们这一成就表明,碳纳米管可作为腔量子电动力学(Cavity-QED)架构中自旋量子比特的主体材料的有潜力候选者。
财政部对部分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据人民网7月6日消息,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确需采购进口产品时,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此措施是因欧委会于2025年6月20日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中方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而采取的对等限制措施,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产品不受影响。
东盟-英国卫生安全伙伴关系计划启动,将加强东盟预防、发现和应对健康威胁的能力
据英国政府7月4日消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和英国正式启动为期五年的东盟-英国卫生安全伙伴关系计划(HSP)。英国将资助东盟改善卫生系统,提升医疗保健可及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等新威胁的能力,还将与四方机制(世卫组织、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环境署)合作,支持“东盟同一健康联合行动计划”,帮助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等威胁。
柬埔寨6月份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呈异常增加
据新华社7月5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柬埔寨6月份共报告7例实验室确诊的人类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呈现月度异常增加。2025年1月1日至今,柬埔寨已确诊12例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例,其中死亡病例6例。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人类心脏数字孪生模型探索心脏隐藏机制
据penntoday网7月3日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能反映心脏功能可见和不可见方面的数字孪生模型。该模型结合了成像数据、机械特性和手术干预模拟,可模拟心脏瓣膜衰竭等情况,还能个体针对患者定制,帮助了解干预对液体流动和组织压力的影响,以更个性化地指导诊断、预测药物反应和手术计划。
美国能源部推进DOME微堆试验台项目,西屋电气等将开展首批微堆试验
据小堆观察7月6日消息,美国能源部更新了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审查程序。同时,美国能源部宣布完成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DOME微堆实验台的NEPA审查,认定利用改造后的实验增殖反应堆-II(EBR-II)安全壳设施进行系列微堆测试不会产生显著环境影响(FONSI),加速推进DOME微堆试验台项目。DOME设施每次仅能容纳一座反应堆进行测试,预计运行周期最长六个月。西屋电气与Radiant成为首批测试企业,计划2026年开展试验,西屋电气将测试其eVinci钠冷热管反应堆的缩比版本,而Radiant将测试其Kaleidos高温气冷堆。
英国皇家海军接收首个自主扫雷系统
据英国防务周刊7月5日消息,英国皇家海军正式接收首个自主扫雷系统并已投入使用,以应对水雷威胁。该系统名为SWEEP,由英国TKMS Atlas UK公司制造,通过遥控无人水面艇与有效载荷相结合,可模拟舰船声磁信号引爆数字水雷,并支持远程操作,提高扫雷安全性与效率。首批交付3套系统,该系统具备与英法海上“反水雷措施”(MMCM)计划及SeaCat无人潜航器协同作战能力。此举体现英国向“混合舰队”转型战略,并强化英海军全球扫雷作战能力。
日本计划出售给菲律宾6艘二手护卫舰
据参考消息网7月6日消息,日本已就对菲律宾出口海上自卫队二手护卫舰一事与菲政府达成协议。如果推进顺利,将成为日本二手护卫舰出口的首个成功案例。其目的是增强与菲律宾军方的协同作战能力。预计此次出口的将是海上自卫队的6艘“阿武隈”级护卫舰。据报道,日菲两国正在深化安全合作,构建准同盟关系。如果菲律宾军队能够使用日本研制的护卫舰,预计双方的联合处置能力将得到提升。
韩国开建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
据国际船舶网7月3日消息,韩国韩华海洋将开建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ARAON2”号。新船总吨位达16560吨,是韩国现役唯一破冰船“ARAON”号(7507吨)的两倍多。其核心性能包括:搭载环保型LNG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具备PC3级破冰能力,能以3节航速双向破除1.5米厚冰层;适应零下45℃极端环境,航行范围可覆盖北纬80°以上高纬度北冰洋;生活设施达顶级客轮标准。该项目由韩国海洋水产部推进,旨在应对极地环境变化及研究需求扩张。
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对世界航运理事会展开反垄断调查
据国际船舶网7月4日消息,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正对世界航运理事会(WSC)及其成员享有的有限反垄断豁免权启动审查,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对航运业强硬立场的延续。全球托运人论坛(GSF)指出,此前欧盟取消《联盟豁免条例》(CBER)后,拜登政府也曾考虑类似行动,但美国货主因担忧失去现有优势而态度犹豫。FMC质疑WSC的活动可能超出其协议范围,从运营合作转向政策游说。WSC回应将全力配合审查,并强调其严格遵守监管要求。
美空军F-16C和F-15E战机完成多架XQ-58A无人机控制测试
据theaviationist网站7月6日消息,美空军在空战训练中完成F-16C和F-15E战机控制XQ-58A无人机测试。测试期间,美空军驾驶F-16C和F-15E战机,分别控制两架XQ-58A“女武神”无人机,验证了无人机态势感知赋能和协同飞行能力。美空战司令部司令肯·威尔斯巴赫表示,此次测试直接解决了现代战争不断发展的需求,将为美空军提升空中作战效能提供支持。
美军加快推进B-21隐形轰炸机生产速度
据airandspaceforces网站7月5日消息,美国空军表示,计划在2026财年投入103亿美元,用于为B-21轰炸机研发和制造,以及提升产能。美国空军此前的预算显示,B-21的生产(基于购买100架飞机的计划)可能会在2030年代中后期结束,这意味着其生产速率为每年7架左右。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表示,B-21是下一代迭代产品,具备更强的隐身性能和投送能力,目前正处于测试和初期生产阶段。
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联合韩华公司合作研发中空无人机发动机
据janes网站7月3日消息,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联合韩华公司合作研发中空无人机(MUAV)发动机。当前,韩军将现役RQ-4 Block 30“全球鹰”高空长航时(HALE)无人机视为的韩国自研中空无人机的替代品,其动力由1200马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提供。韩军拟引入1200马力发动机中的部分技术,并在2028年前为MUAV开发1400马力的发动机。
美太空军授予波音公司价值28亿美元合同,用于研制两颗下一代战略通信卫星
据usnews网站7月3日消息,美太空军授予波音公司一份价值28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制2颗作为美核指令、控制和通信网络支柱的新一代军事安全通信卫星。该卫星作为“演进战略卫星通信”(ESS)项目的一部分,预计耗资80亿美元,将补充并取代现有“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星座。一旦成功部署,ESS卫星星座将为美国家指挥机构和全球驻扎部队提供全球广域关键抗干扰通信链路,为增强作战通信韧性提供支持。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首次利用量子机器制造半导体
据Tech Xplore 7月3日消息,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量子机器制造半导体,未来或改变芯片制造方式。研究人员采用量子机器学习(QML)方法,对159个GaN HEMT(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半导体实验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其开发了一种量子核对齐回归器(QKAR)架构,将数据转换为量子态,从而启动机器学习过程。从数据中提取所有特征后,经典算法会检索信息,然后对其进行训练以指导制造过程。据悉,这项研究可能降低半导体行业的制造成本并提升设备性能,还可能产生其他深远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期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固态冶金工艺开发超性能金属合金
据METAL TECH NEWS 7月3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固态冶金的方式开发超性能金属合金,可在未来10年内将工业创新能力提高10倍。研究人员利用专门的搅拌器,制造均匀到原子水平的金属粉末,并在在原子水平上混合金属粉末以制造合金。该工艺的生产速度比传统工艺快10倍,生产合金的强度高2倍。这种合金制造技术可应用于制造自行车、汽车、火箭和核聚变反应堆等各种高性能产品。
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了全球首个全月壤3D打印机
据VoxelMatters 7月3日消息,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制了全球首个全月壤3D打印机。该系统通过太阳能聚焦(抛物面反射镜+光纤传输)产生高温光斑(约1600℃)熔化月壤,逐层堆积成形。其打印精度达±0.5mm,支持从月壤砖(基础结构)到蜂窝状轻量化构件(抗陨石冲击)的多样化制造。该技术验证了使用月球土壤作为唯一月球建筑原材料的可行性,实现了真正的原位资源利用,无需从地球运输任何其他材料。未来有望延伸至火星、小行星等场景。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