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CCF TF迎来了第167期活动,主题为“AI Coding技术架构与最佳实践”。本次活动由CCF TF架构SIG策划呈现,邀请到百度文心快码架构师牛万鹏,阿里云通义灵码技术专家夏振华、腾讯资深产品技术专家汪晟杰、AfterShip高级技术经理及Cursor中国区首位Ambassador杨文四位讲者。活动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参与。本文将系统梳理本次活动的核心观点与技术洞察,呈现AI Coding技术架构发展趋势和业务应用最佳实践。
扫码观看回看
大模型技术席卷全球的浪潮下,人工智能与软件开发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软件研发生态,AI Coding正在重塑软件研发新范式。来自百度、阿里、腾讯、AfterShip等行业前沿公司的相关产品技术专家,分享了文心快码、通义灵码、CodeBuddy、Cursor这些行业先进AI编程工具的技术架构和最佳实践。
活动由新浪微博高级总监、CCF TF架构SIG主席李庆丰主持,首先李庆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行业背景和活动安排,并邀请Westar Labs实验室创始人、CCF TF主席杨卫华为本次活动做致辞,杨卫华主席介绍了CCF TF组织构成和活动宗旨;随后主持人引导与会者进入主题讨论。
百度文心快码架构师牛万鹏以《Code Agent下一站- [长程]任务》为题,分享了AI Coding在解决复杂长程任务的挑战、方案及具体实践;
他首先介绍了AI Coding行业的发展情况,从早期的代码补全、Chat&RAG,到Code Agent模式。然后给出了[长程]任务的定义,明确了Code Agent解决 [长程]任务的挑战,比如大代码仓、大知识库、复杂依赖等复杂的上下文情况等。接着牛万鹏老师分享Code Agent解决长程任务的基本原理,系统的介绍了如何通过记忆机制、任务规划、上下文管理等关键技术,让Agent具备“全局视野”和“持续工作”能力来解决[长程]任务。
在具体实践方面,牛万鹏老师还展示最新的文心快码长程Coding Agent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测试生成、代码库迁移、架构优化等真实场景实践经验。他强调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升级,没有降低Prompt的书写难度,而是要求更高了,想要AI精准完成任务,前提必须识别哪些任务适合AI做,并提供足够的上下文。
最后,他还总结了与AI协作的核心原则包括流程驱动、上下文管理、会话重建、模版驱动等为大家AI Coding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阿里云通义灵码技术专家夏振华分享了《从Copilot到Agent-通义灵码的智能进化之路》,重点分享了构建企业级AI编程助手所面临的三大核心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他首先介绍了Agent模式的行业发展情况,从传统的Symbolic Agent、Reactive Agent到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Agent,再到LLM Agent的进化。接着,夏振华老师重点分享了通义灵码Coding Agent整体技术架构,以及相关的技术难点和对应解决方案;具体介绍了如何通过信息压缩的方法解决模型上下文的限制问题;如何通过构建双层记忆系统在有限上下文窗口中保持交互的连贯性和积累经验;如何通过打造完整工具链集成和开发生态系统,打通编辑器、终端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工作。
这些解决方案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开发者的认知负担。为大家深入理解AI编程助手的技术架构,以及为企业引入或开发类似工具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腾讯资深产品技术专家汪晟杰以《编程智能体的实战探索与未来》为题,探讨了大模型的技术浪潮下,随着软件研发方式的深刻变革,软件开发及编码场景下的机遇与未来布局。
汪晟杰老师首先介绍了AI Coding能力与范式的演进,结合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探讨AI智能体的成熟度,并对行业主要AI Coding工具做了对比分析。他提出大模型时代,软件开发进入了3.0时代,腾讯的代码助手 Codebuddy如何基于多智能体架构提供软件开发端到端能力,包括代码补全,技术问答,多文件修改,Agent模式等。
然后他还介绍了腾讯云即将发布的AI IDE,是具备规划、设计、开发能力的一体化 AI 原生开发平台,通过MCP与企业内部研发环境进行结合。他提出AI+平台工程形成AI时代企业研发规范流程。他提到“开放的被集成能力”、“编码辅助能力”和“编码大模型能力”成为AI助手在企业落地见成效的三大壁垒。
最后,汪晟杰老师还介绍了腾讯CodeBuddy在多个企业的具体落地案例,为大家了解大模型时代软件开发未来趋势和AI Coding应用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AfterShip高级技术经理、Cursor中国区首位Ambassador杨文分享了《Cursor AI编程工具的核心优势与应用案例》,近期Cursor作为海外最受欢迎的智能编程工具再次受到行业资本追捧,其公司估值已经达到近百亿美金。杨文老师围绕Cursor 的创新定位与产品理念深入分析Cursor这款智能编程工具的核心优势。
首先杨文老师分享了Cursor的创新定位和产品理念“超越代码的未来”,从“如何实现”到“想要什么”,从工具到智能协作伙伴,从编程到创造乐趣。然后他分享了Cursor产品驱动的四个关键战略决策,其中重点介绍了“狗粮”(Dogfooding)文化,接着和大家一起探讨了Cursor的技术护城河三大核心定制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和AI混合模型策略做好效率与成本的平衡;他还分享了代码库的“迷你Google搜索引擎”的实现原理,以及cursor的代码库索引五步构建法,以及Background Agent的革命性突破。杨文老师还分享了Cursor应用的典型实践案例和最佳实践,比如浏览器插件开发,快速原型开发, 项目重构等。
最后,杨文老师还围绕Cursor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和探讨,AI正在重新定义编程,从传统编程到Human-AI Programmer。他强调,这不仅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编程范式的革命。
问答环节中,几位嘉宾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从编程工具的进化,到编程范式的演进,从上下文的压缩,到记忆向量的存储,再到程序员的成长,各位讲师都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
最后,CCF TF主席杨卫华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提到,今天四位讲师的分享非常精彩,既有AI Coding的技术架构内容、产品发展趋势内容,还有业务落地的最佳实践经验分享,相信为企业的研发实践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路径参考和经验借鉴。
关于TF:
CCF 技术前线(TF),是专为企业一线工程师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通过12个SIG(特别兴趣小组)覆盖架构、人工智能、云原生、安全工程、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聚焦技术落地痛点,助力工程师突破职业瓶颈。
相关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