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变革。这里提到了“共商共建共享”作为全球治理观的核心,这与公平正义密切相关,因为共商共建共享强调平等参与和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以公平正义为理念,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致力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⑴ 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平等参与全球治理,反对以“本国优先”为名行“本国独大”之实的单边主义行为。通过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中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⑵案例分析:在应对乌克兰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时,中国始终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以强凌弱,推动国际社会以公平正义为原则处理分歧。
2. 提出中国倡议,破解全球“赤字”难题
⑴针对当前全球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问题,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系统性方案。
⑵案例分析:
①《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优先领域,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②《全球安全倡议》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而非对抗化解冲突,已获得70多个国家的支持。
3. 推动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改革
⑴中国主张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架构,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例如,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支持世界银行股权审议,以更好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⑵在贸易领域,中国坚决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4. 深化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南南合作框架等,帮助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升发展能力。例如,中国已向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通过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全球发展项目。
⑵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推动全球生态文明治理。
5. 推动全球科技与数字治理公平化
⑴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主张科技发展应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反对技术霸权和数字鸿沟。例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数字契约》谈判,推动制定公平普惠的网络空间规则。
⑵通过“金砖+”合作模式,中国吸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增强“全球南方”话语权。
6. 捍卫历史正义,守护国际公平
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共同反对篡改二战历史等行为,强调维护历史记忆和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例如,在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重申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7. 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向包容性方向发展
中国强调全球治理体系应与时俱进,适应新兴经济体崛起的趋势。例如,金砖国家扩员进程和“金砖+”机制为更多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平台,推动国际体系更加开放和包容。
结语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
中国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既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实践。通过提出创新性倡议、深化多边合作、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规则,中国正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
(作者金思宇系中国智库高级研究员、远望智库产业顾问、泛亚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国盛战略智库成员)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