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仅用于合法范围的学习交流,若使用者将本文用于非法目的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切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勿做违法行为!本公众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1
入侵检测介绍
网络入侵检测(NIDS)是一种通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潜在攻击行为并触发告警的安全技术。NIDS通常以被动监听模式部署,不直接阻断流量,而是与防火墙联动实现主动防护。
1、系统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网络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网络数据包、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这些数据是入侵监测的基础。
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运用各种检测算法和技术,如模式匹配、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来识别潜在的入侵行为。
报警与响应模块:当检测到入侵行为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如切断网络连接、封锁攻击源、记录攻击过程等。
2、核心功能
解析数据包(如HTTP、DNS、TCP/IP协议),识别异常流量模式。
支持深度包检测(DPI)以分析载荷内容(如恶意代码、SQL注入语句)。
已知攻击:基于签名库匹配(如CVE漏洞利用、病毒特征)。
未知攻击:通过行为分析(如流量突增、异常端口扫描)发现零日攻击。
生成实时告警(通过邮件、SIEM系统推送)。
与防火墙或IPS联动,自动阻断恶意IP或会话。
存储网络流量日志,支持事后攻击溯源和合规审计。
02
技术原理及未来趋势
1、技术原理
入侵检测的核心是通过检测模型判断数据是否符合 “攻击特征” 或 “异常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技术:
(1)误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
原理:
基于已知攻击模式(攻击特征库),通过匹配规则识别攻击行为(又称 “特征检测”)。
(2)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
原理:
通过建立系统或用户的 “正常行为模型”,将实时数据与模型对比,发现偏离正常模式的异常行为(假设异常行为可能是攻击)。
2、未来趋势
亲爱的朋友,若你觉得文章不错,请点击关注。你的关注是笔者创作的最大动力,感谢有你!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