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情报数据挖掘、分析研判,扫码添加“渊亭防务”微信号了解。
摘要:2025年3月19日,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发布了一篇题为《北约的机载电磁战:欧洲的关键能力缺口》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电子战的基础知识、不断演变的电子战要求以及北约在空中电子战领域对美国的依赖。本文基于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北约的电子情报收集、分配和分析能力和机载电子攻击能力,并探究了北约成员国空军部队对美国机载电子战能力的依赖。
关键词:北约,美国空军,空中电子战
在许多方面,大部分北约欧洲成员国都十分依赖美国,但其中两个最突出、情况最为严重的方面都在电子战领域,这两个方面分别是电子情报的收集、分配和分析以及机载电子攻击。在电子情报的收集、分配和分析方面,北约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此类能力都是由美军的机载平台和太空ISR(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提供的。在机载电子攻击方面,大部分北约欧洲成员国空军都依赖美国海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为其提供空中电子攻击支持。
电子情报收集、分配和分析
目前,美军拥有北约范围内规模最大、型号最为多样化的机载和太空ISR系统,并部署了多种能力强大的非传统电子情报收集平台。美国还运行着用于情报分析和分配的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DCGS),该系统是一种全球网络架构,可接收各个ISR平台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美国政府和美国国防部的适当军事实体和情报机构,以供其分析和利用。各情报机构所生成的情报产品还可通过这一架构重新分配给前线用户。此外,美国还拥有北约范围内最完整、最新的威胁数据库,许多北约成员国都依赖于这些数据库进行作战。这些北约成员国部队可在安全协议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访问这些数据库,或者通过美国为F-35和F-16等美制武器系统更新的任务数据获取威胁数据。可以说,北约大部分电子情报收集、分配和分析的能力都来源于美国。
不过,在电子情报收集、分配和分析方面,北约欧洲成员国对美国的依赖并不是绝对的,部分欧洲成员国也具备一定的电子情报收集、处理、挖掘和分配能力,并能够依靠自身能力生成任务数据。例如,法国和瑞典都分别为“阵风”战斗机和“鹰狮”战斗机装备了能力强大的电子对抗套件,并且都拥有为这些系统更新任务数据的国家能力。两国还都拥有本国的电子情报收集能力。瑞典方面,瑞典军队装备有ASC890“鹰眼”预警机,并且即将接收S106“全球眼”预警机,此类预警机上的电子套件都可为瑞典军队提供电子情报收集能力。法国方面,法军装备有E-3F“哨兵”预警机、“太空电子侦察能力”(CapacitÉ de Renseignement Électromagnétique Spatiale)卫星系统以及可由“幻影”2000D携带的ASTAC吊舱,具有较为多样化的电子情报收集能力。此外,德国和意大利都维持着规模较小、但技术精湛的数据分析和任务数据编程团队,这些团队能够以电子支持和电子对抗为重点,为德国和意大利的“狂风”ECR中队以及未来的“欧洲战斗机”EK电子战机和EA-37B“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提供支持。
英国采购了3架RC-135W“联合铆钉”(Rivet Joint)电子侦察机,并与美国空军的大型RC-135W机队保持着密切合作,两国的机组人员经常一同在英军或美军的RC-135W电子侦察机上进行协作飞行。此类合作对英国非常有利,因为在联合部队体系内部署的RC-135W电子侦察机可以让英军进入美国空军高度机密的“联合铆钉生态系统”。不过,美国也可从中获益良多。在俄乌冲突期间,英国皇家空军的RC-135W电子侦察机经常在黑海执行情报收集任务,并获得了有关俄罗斯军队地空导弹雷达、预警雷达和其他以战备模式运行的系统的电子情报数据,这些数据美国均可以访问并使用。英国还通过联合电子战作战支持中心(JEWOSC)、以战术数据为重点的“台风”任务支持中心和F-35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联合实验室(ACURL),保持着极高的信号分析和任务数据编程专业技术。然而,此类组织的规模都不大,而且其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美国情报系统的密切协调和大力扶持下进行的。
除上述国家之外,大多数北约欧洲成员国都缺乏专门的电子情报收集能力,也不具备聚焦于电子战的规模化数据分析和任务数据重新编程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型军队缺乏大型军队结构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管理灵活性,进而导致此类相对专业化的兵种和装备很难在中小型军队中发展和维持。对于许多国土面积较小的欧洲国家来说,在现有人员和资金的范围内,部署一个机械化旅、一到两个战斗机中队和几艘军舰,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此类国家大多无法建立或维持重要的现代电子情报收集和电子战支持中心。即便设立了相关的专业部队或兵种,大多数北约欧洲成员国的电子战部队规模都太小了,根本无法为北约的电子战能力发展提供实质性的贡献,除非其选择将电子战作为国家级的专业领域进行发展,或者参与到相关领域的多国合作项目之中。这意味着,相较于北约整体电子战部队的规模,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较大的北约欧洲成员国在电子战领域存在的能力缺口所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
此外,北约成员国之间在安全标准和分类标准上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也使电子战支持能力的共享和集中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其结果是,在许多情况下,大部分北约欧洲成员国需要依靠美国或欧洲其他武器系统制造商提供及时的任务数据更新。这代表了一定程度的主权依赖,因此可能存在风险,但对于大多数较小的欧洲国家来说,在为其平台获取相对较新的任务数据方面,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EA-37B“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
机载电子攻击
在机载电子攻击方面,北约欧洲成员国也高度依赖美国所提供的能力。几乎所有的北约机载电子攻击能力都由美国海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中队、美国空军的EC-130H“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和新型EA-37B“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提供。其中,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所提供的电子攻击能力可能是无可比拟的。该型电子战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采用了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机身,装备有探测敌方雷达辐射并对其进行分类的电子支持套件,并且能够另外携带3个AN/ALQ-99干扰吊舱或新型AN/ALQ-249下一代干扰吊舱,以提供防区外对地电子攻击能力。强度较高的战斗机机身使其能够到达所需的高度和速度,与所保护的飞机或武器以及相关威胁雷达保持一致。此外,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的双座设计意味着有一名机组人员可以全神贯注地监视敌方雷达的行动,并相应地调整所需的电子攻击效果。
除了美国所提供的机载电子攻击能力以外,北约欧洲成员国目前可能并不具备此类能力。在现役战机方面,驻扎在德国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Spangdahlem)的美国F-16CM战机、驻扎在盖迪空军基地(Ghedi)的意大利“狂风”ECR战机、驻扎在石勒苏益格空军基地(Schleswig)的德国“狂风”ECR战机都属于对敌防空压制飞机,其可能具备较强的电子支持能力和部分电子对抗能力,但无法像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那样,执行机载电子攻击任务以提供用于护航的电子干扰能力。在即将服役或仍在研制的机型方面,意大利空军已采购了2架EA-37B“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以提高其机载电子攻击能力,但这些飞机可能要到21世纪20年代末才能投入使用。此外,德国希望通过“欧洲战斗机”EK项目来弥补这一能力缺口。根据该项目计划,“欧洲战斗机”EK将在2030年之前取代德国空军现役的“狂风”ECR战机,这将为德国空军带来更强的防区外对敌防空压制能力。然而,该项目关于增加机载电子攻击能力的内容仍在规划阶段,相关的电子战系统预计至少要到21世纪30年代初才会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萨博公司研制的Aeraxis吊舱可能是目前欧洲制造的唯一一种旨在提高战斗机电子对抗能力的机载装备,该装备可达到AN/ALQ-99吊舱的功率水平和带宽覆盖范围。Aeraxis吊舱是在“鹰狮”C/D战斗机上进行开发和测试的,与“鹰狮”E/F战斗机和未来的“欧洲战斗机”EK使用相同的Aeraxis电子战架构,但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和带宽覆盖潜力。然而,瑞典空军或德国空军尚未采购Aeraxis吊舱,他们仍专注于优化自身的电子支持手段和电子对抗手段,以实现平台自我保护,而非开展专门的支持性电子攻击行动。英国的情况与此类似,其计划在ECRS Mk2雷达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在现役的40架“台风”Tranche 3战斗机上加装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
目前,由美国海军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承担的电子攻击任务没有任何欧洲同类机型可以执行,这使得北约的防御体系面临重大能力缺口。由于机载电子攻击是复合空中作战(COMAO)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约需要利用这些计划,在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的最初几周内,有效削弱俄军的综合防空反导系统,并增强“台风”、“阵风”、“鹰狮”和F-16等传统非隐身战斗机提供防区外打击效果和其他辅助效果的能力。因此,机载电子攻击能力对于北约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北约欧洲成员国在这一方面对美国的依赖可能使其面临一定风险。例如,美国海军曾试图撤销对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远征中队的资金支持,该提案虽最终遭美国国会阻挠而未能实施,但其却为众多北约欧洲成员国敲响了警钟。此外,由于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是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美国各个战区对该型战机的需求一直大于现役数量,因此一旦印太地区发生危机或美军减少在欧洲范围内的部署,这些战机很有可能无法为北约在欧洲范围内的作战行动提供支持。随着F-35战机在欧洲的数量不断增加,北约欧洲成员国空军对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的依赖可能有所降低,但这种依赖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
F-35战机的设计目的是对抗俄罗斯的陆基防空系统,其可将自身的低可探测性与机载防区内电子战能力相结合,以发挥更大的对敌防空压制作用。在北约的多次军演和多国实战训练中,F-35战机的防区内电子战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能力既可以保护F-35战机本身,也可以保护其附近的飞机免受威胁,是北约飞机能够在对抗性空域进行作战的关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F-35和F-22战机参与到了作战行动之中,美国空军仍然大量使用美国海军的5个陆基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远征中队,以在高威胁地区为其部队提供保护。隐形战机本身也能从机载电子攻击支持中受益,因为电子攻击降低了敌方雷达性能,使其更难以探测到隐身战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与任何电子战能力一样,F-35战机本身将依赖于由准确的威胁库提供的最新任务数据,以便在未来的冲突中有效对抗快速变化的敌方雷达系统。对于大多数北约成员国来说,这些更新的任务数据大部分都要由美国提供,仅有很小一部分由英国、挪威、意大利和荷兰等其他具备国家任务数据重新编程能力的北约欧洲成员国提供。
美军的AN/ALQ-249干扰吊舱
未来发展
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北约成员国目前都在投资开发电子战系统,其中一个领域就是防区内电子攻击系统,此类系统有助于减轻北约各国空军目前对美国海军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的依赖。随着俄罗斯雷达系统的旁瓣干扰探测与抑制能力不断提高,与传统的防区外机载电子攻击相比,防区内的电子对抗和电子攻击装备更有可能对特定的敌方雷达实施有效干扰,这使得防区内电子攻击的优势不断提升。此外,消耗性防区内干扰装备也已经成为北约武器库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例如:ADM-160 MALD-J微型空射诱饵弹和升级版ADM-160 MALD-X微型空射诱饵弹。此类装备也主要由美国提供。英国在“射程选择性精确效应3”(SPEAR 3)项目的SPEAR EW分支项目中发展出了一个防区内干扰器原型,该干扰器使用紧凑型电子攻击有效载荷取代了SPEAR导弹中的爆炸战斗部。然而,虽然SPEAR EW项目继续得到有限的资金支持,但英国尚未承诺采购该系统作为前线能力。
此外,北约各成员国还在积极探索非传统的电子战方法。其部分借鉴了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作战数据及相关实验,并将电子攻击装备安装在无人系统和气球上,以提供针对俄罗斯防空系统和其他关键目标的防区内电子攻击效果。随着多个国家探索廉价的无人自主系统来增强传统空中作战平台的潜力,如美国的“协同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或英国的“自主协作平台”(Autonomous Collaborative Platform)项目,此类无人自主系统最有可能的早期应用途径便是为其他部队提供防区内电子攻击支持。这种电子攻击用途可有效提高联合部队穿透和削弱俄罗斯综合防空反导系统的能力,并且能够让新型自主平台试验性地投入使用,而不会引发此类自主系统可能带来的法律、监管和伦理挑战。
当然,想要用新型无人系统或诱饵弹来填补目前北约欧洲成员国的机载电子攻击能力缺口,相关国家就必须采购合理数量的无人系统或诱饵弹,并将其装备给特定的作战部队。虽然自主防区内电子攻击装备的单位成本足够低廉,可以大规模重复使用,但这样做仍需要在联合部队内建立后勤体系、指控系统、任务规划流程和部署架构,以便特定的电子战部队能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与联合行动指挥部协调部署这些装备。这无疑需要北约欧洲成员国投入更多的人员、资金和规划时间来解决这一问题。
可能采取的措施
在北约范围内,大多数欧洲成员国都十分依赖美国所提供的电子战能力,特别是在电子情报收集和利用方面以及机载电子攻击方面。一旦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而美国的增援部队和支持能力又被在另一战区同时发生的危机所牵制,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大规模提供,北约可能面临极大的风险。为应对这一风险,北约欧洲成员国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电子情报收集能力:北约欧洲成员国应确保所有非传统ISR平台(如战斗机、无人机等)上的电子支持套件能够在电子情报收集领域得到充分利用,并将这些数据整合到本国、北约或美国的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利用。同时,这些国家还需要投资于由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系统驱动的分析工具,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2、加强北约欧洲成员国在特定电子战领域的合作与专业化水平:北约欧洲成员国可能需要专注于自身在电子战领域的相对优势,如意大利、瑞典和法国的高端硬件制造能力、英国的电子情报分析和任务数据更新能力、德国和意大利空军在对敌防空压制中队中的雷达和战术专业知识以及法国和瑞典的电子对抗编程和战斗机集成经验等,并通过增加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来进一步增强这些领域的能力。此外,通过跨国合作和数据共享来减少对美国电子战能力的依赖。
3、建立北约联合空中电子攻击中队:建立一个类似现有北约预警机中队、多国多用途加油机中队和战略空运能力C-17中队的联合空中电子攻击中队,使某些规模较小的空军也能贡献资金和人员,共同应对电子战需求。
4、增加对防区内电子攻击能力的投资:进一步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以更好地利用相对廉价的无人自主系统来发展防区内电子攻击能力,进而增强北约在面对俄罗斯的综合防空反导系统时的作战能力。
5、鼓励部分北约欧洲成员国采购更昂贵、更有效的传统机载防区内电子攻击装备:部分北约欧洲成员国需要优先采购如ADM-160 MALD-J/X和SPEAR EW等更昂贵但性能更强的传统机载防区内电子攻击装备,以补充和发展其现有的电子攻击能力。
渊亭防务近日推出《》,该报告系统、全面地梳理当前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的发展情况,并围绕实战情况开展运用研究。如需了解,请扫码添加“渊亭防务”微信号。
往期推荐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