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安亮剑!”
01
—
导语
2025年4月,公安部网安局宣布全面开展“反网络霸权”专项行动,同步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实施规定。这场行动既是国家主权的数字防线,也是全球网络治理的中国方案。网络霸权如何威胁国家安全?网警如何精准打击?
一、法律亮剑:反外国制裁法如何成为反制利器?
精准打击境外霸权行为
根据《反外国制裁法》第三条,针对外国利用技术优势对华实施网络监控、数据窃取等行为,中方有权采取冻结财产、限制交易、驱逐出境等反制措施。例如,对参与网络攻击的外国实体,可查封其在华资产,禁止中国企业与其实施技术合作。
案例:2025年3月,某境外机构因涉嫌操控社交媒体诋毁中国形象,被列入反制清单,其在华子公司账户遭冻结。
构建“全链条”反制体系
法律明确覆盖教育、科技、金融等九大领域,禁止与制裁对象进行任何合作。例如,限制被制裁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标,阻断其通过数据跨境传输危害国家安全。
创新机制: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外交部、公安部、商务部等实时共享情报,确保反制措施“快、准、狠”。
二、网警实战:从数据安全到网络清朗的立体防线
技术对抗:筑牢数字边疆
网警通过AI监测系统,实时捕捉境外IP发起的DDoS攻击、钓鱼邮件等行为,2025年一季度已拦截超1200万次高危攻击。
焦点案例:四川网警近期摧毁一境外黑客团伙,该团伙利用勒索软件攻击国内医疗机构,索要比特币赎金。
舆论战场:清理网络“暗礁”
针对境外势力操控的虚假信息、煽动性言论,网警联合平台封禁违规账号4.2万个,清理有害信息28万条。
用户教育: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向青少年普及反网络暴力、防隐私泄露知识,覆盖全国3000所中小学。
三、全球博弈:网络霸权背后的国际角力
霸权本质:技术垄断与规则操控
美国长期利用根服务器、芯片技术等优势,对华实施网络封锁。例如,限制华为获取5G专利,施压盟友禁用TikTok。
中国破局:通过“数字丝绸之路”输出自主技术标准,华为鸿蒙系统全球用户突破10亿,打破安卓/iOS垄断。
治理新秩序:从“丛林法则”到“共治共享”
中国推动《全球数据安全倡议》,联合俄、非等国家建立跨境数据流动“信任圈”,反对长臂管辖。
国际合作:与东盟共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心,2024年联合演练中成功阻断跨国勒索软件攻击。
四、未来之路:构建多元共治的网络空间
技术自主化
加大量子通信、6G研发投入,计划2030年前建成覆盖全国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法治护航
推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与《反外国制裁法》衔接,形成“预防-监测-反制”闭环。
全民防线
上线“网络霸权举报平台”,鼓励网民提供线索,最高奖励10万元。
结语:反网络霸权不仅是技术较量,更是制度与理念的竞争。当中国网警以法律为盾、技术为剑,守护每一比特的数据安全时,我们也在为全球网络空间写下新的规则。这场行动没有旁观者——点击转发助力,共同捍卫清朗网络!
免责声明:
本人所有文章均为技术分享,均用于防御为目的的记录,所有操作均在实验环境下进行,请勿用于其他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十七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和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