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发布距今已超过2天,您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或图片是否可用!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会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于4月10日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电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携手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治理发展委员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关村软联数据资产专委会、深圳数据交易所等生态伙伴,汇聚行业领袖专家,以“聚数生态 创享未来”为主题,围绕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共同探索数据要素治理新路径。中电数据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产品开发部总经理国丽带来题为“以数据元件为核心构建数据要素化治理工程体系”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数据元件是对数据资源进行清洗治理、加工生产形成的信息密度大、安全属性强、形态稳定、产权清晰、价值释放效率高的数据表征结果,具备安全、价值、品质三方面属性,可保障数据的风险隔离与安全管控,提升数据价值密度,实现数据资源的产品化流通和规模化应用,已成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基于数据元件形成的安全可信数据空间,可实现行业数据安全融合共享和可信流通,基于“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元件使用可控可计量”的应用模式,链接上下游多方数据主体,为行业数据共享流通提供实现路径。另外,数据元件可解决中文语料库和高质量数据集匮乏问题,基于数据元件构建语料库可以辅助进行大模型评测。未来,数据元件、数据空间、数联网、数场等技术路线的有机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数据元件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电数据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产品开发部总经理 国丽
深圳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王冠基于深数所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介绍了数据交易3.0时代的技术与应用。在AI发展和应用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深数所构建AI一体化平台和AI可信数据空间,可高效整合计算资源、数据资源、AI技术以及应用服务,提升企业数据流转效率,促进业务与AI技术深度融合,解决企业运营及管理需求的多样性问题。深数所从合规保障、流通支撑、供需衔接、生态发展四个方面,打造覆盖数据交易全链条的服务能力,其首创了基于统一授权推动个人医疗数据合规流通,实现商保一键理赔,依托数据空间实现停车数据的资源汇聚和价值创造,完成首笔气象数据产品场内闭环流通交易,助力城市智能体研发。在数据资产化服务方面,深数所将提供从产权登记到产品孵化、评估计价、流通交易到资产入表、资产融资的一站式服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数据资产变现与增值。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丁丽萍在题为“数据要素全生态安全”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在数据的生成与收集、存储与管理、处理与分析、共享与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不可避免存在数据泄露、数据滥用、数据隐私保护等安全问题,需要从技术、管理、法律各方面加以规制。在技术层面,应加强加密、安全审计与监控、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数据脱敏与匿名化等技术的使用;管理层面,强化安全政策制定、数据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组织建设与数据安全风险管理;法律层面,加强数据安全法规的实施与监管,注重数据安全国际法规合作等。当前,数据安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产业生态仍存在安全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人才缺乏等困境。数据安全生态建设需要从技术研发、法规制定、人才培养和市场监管等多个维度入手,通过建立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推动安全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逐步形成健康、可持续的数据安全生态。中国人工智能开源软件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王健宗在主题报告“隐私计算助力数字金融提升服务能力”中提出,隐私计算作为保障数据安全流通的基础科技,将会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引领性关键技术。随着隐私计算在标准体系、互联互通能力、应用特性等方面的提升,它将促成数据价值可信流通的新范式,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目前,隐私计算在智慧金融数字化应用中可帮助银行精准获客,减少粗放营销带来的冗余成本;在金融信贷审批场景下,通过隐私计算的联合建模,助力信贷决策提效;通过黑名单共享,提升保险业务全流程的风控效能;通过金融数据隐私计算平台应用,赋能监管主体对金融行业活动的监管意图保护性与穿透性,帮助其尽早发现金融活动中存在的隐藏风险,保证整个金融市场活动合法、稳健运行。厦门天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林良介绍了AI浪潮下的数据安全防御之道。他指出,随着AI 等技术突破,数据安全将面临更复杂的挑战,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以确保在AI应用中保护企业数据安全。天锐蓝盾数据安全产品从准入控制层、智能感知层、精准控制层、动态感知层打造全新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已形成入网安全、终端安全、数据安全三道防线为一体的数据安全防护产品,并会在未来持续不断结合AI和融合更多的数据安全管控模块。林良强调,企业必须持续改进其数据安全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因为“安全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于静带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确权技术与挑战”的主题报告。当前,人工智能包括大模型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伴生而来的是,如何发挥数据在其中的核心价值。在数据流通共享的过程中,一个基础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数据的所有权。如果没有确权作为基础保障,整个流通交易包括权益分配很难进行。于静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面临知识产权保护或恶意信息溯源时,模型水印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监管手段。但生成式模型水印技术方兴未艾,相关技术仍面临严峻挑战,如模型水印面对多维度攻击的鲁棒性,模型水印分配、存储、验证的安全性,模型水印的容量和可扩展性,开放环境下的训练数据归因,高效的训练数据归因,提示图像的有效归因等。这些有待行业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探索。深圳大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陈小军带来题为“低空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底座与数据价值”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依托于国家各项政策优势,近年来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据测算,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跨越8500亿元大关,2026年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为规范低空经济的有序发展,实现全国各地低空交通网络指挥平台和地面若干飞行服务设施标准统一,2025年2月14日,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正式启动“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旨在打造统一标准的低空数字底座。陈小军指出,未来,需要在低空数据确权机制建设、数据流通平台搭建、数据价值评估、激发低空数据要素市场活力方面发力,航空企业、低空运营商、城市管理者、通信运营商等需共享数据,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低空数据价值,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数字生态研究院院长傅毅明介绍了“数据资产入表开发的行业趋势与中信实践”,他指出,数字化转型已从数字赋能步入数产增值的新阶段,数据资产入表开发是新路径。当前,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数据资产,先后颁布各项政策指导企业如何对数据进行记账、管理和估值。数据资产入表开发是数据资产化的新创举,是数字科技创新的新舞台,也是未来评价企业数字化转型、资产和经营管理效能的重要参考。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截止2025年3月底,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及数据资产融资案例达582个,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融资热度持续升温。数据资产入表开发,可促使企业合理调节资产结构和信息化投入产出,更好地指挥数字化转型贴合企业发展战略,帮助企业打造业务第二增长曲线。同时数据资产开发将数据资源从“宅基地”变成“商品房”,开发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数字生态研究院院长 傅毅明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如何高效治理数据资源、释放数据价值、保障数据安全,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次研讨会为行业内从业者、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等提供了思维碰撞、经验分享以及合作对接的交流平台,在问答环节,与会者就数联网、数据元件、数据交易、数据资产入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为数据要素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启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治理框架、平衡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路径。本次会议的成果将为我国数据要素治理提供新思路,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学术界与产业界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伦理规范等领域持续突破,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宙飒天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