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关注君说安全!❤
分享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认知!让你看到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另一面!
“安全运营中心(SOC)是企业或者组织的赛博保安,是最好的“数字守门员”。”
大家好,我是JUN哥,一个普通的IT牛马,一直在深深思索,身边的人、事和物。
作为有着超过五年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管理经验我来说,在我眼中的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其实就两类:第一类是本地化网络安全中心,第二类是远程化的网络安全中心。
本地化网络安全中心,偏向于组织或者企业自建运营模式,或者组织或企业找第三方安全厂商代建和运营,适合大企业,行业用户,银行,集团,运营商,公检法,能源和政务云等行业,他们对网络安全保障有着极高要求的客户。
远程化网络安全中心,偏向于网络安全企业自建和运营,比较适合没有资金能力自建安全运营中心的中、小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远程的安全检测、安全保障或者风险评估服务,必要时提供云上+云下结合的方式,落地网络安全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无论哪种模式,安全运营中心(SOC)都是企业或者组织的“数字守门员”,承担着赛博保安的角色。一切以网络安全运营效果说话,零事故是安全运营的主要目标。
本地SOC,控制权即”护城河“
对于银行、运营商、政务云等大型机构来说,网络安全运营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这些组织机构的核心资产不仅是数据,更是亿万用户的信任和国家的金融命脉。
自建本地化安全运营中心,大部分是自己运营,是这些组织或者机构的最好选择。
前期没有经验的化,最初一到三年可以找安全厂商代运营,形成标准化、体系化和流程化的运营体系后,就逐步可以接手安全运营,包括人,设备,制度,流程,保障措施,策略以及最新安全运营设备等等。
但是,高控制权,也意味着高投入;此类安全运营中心建设往往每年投入至少几百万,上至上千万都有可能。
所用安全产品,不仅要全,也要多,这里的多就是不同厂商产品同类功能的都要用,因为要允许容错,或者比优。
这就跟一座军事基地一样,从城墙到士兵,从武器库到情报中心,一切都需要自己建造和维护,而且不能只有单一的武器,并且要配备精良。
大企业的本地化SOC往往如此,他们需要购买高性能服务器、部署探针、雇佣顶尖安全技术团队,甚至自研威胁检测算法,或者研究最新的AI对抗技术。
这种模式看似成本高昂,但背后是对核心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以某国有银行为例,其自建的SOC中心部署了数百台探针,实时监控全网数万个网点的交易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安全团队能在30秒以内完成阻断攻击,并追溯攻击者的IP和路径。
数据安全是大型SOC不可妥协的底线。
对于处理敏感数据的机构(如政务云、运营商等),数据泄露的代价远超建设成本。
自建SOC能将数据完全控制在本地,因此避免第三方服务商的潜在风险,或者供应链的风险,自主可控是核心诉求。
例如,某省级政务云的SOC中心通过物理隔离和定制化加密协议,确保公民隐私数据“不出内网”。这种“闭关锁国”式的策略,虽然牺牲了灵活性,却换来了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运行六年来,未发生一起严重级别以上安全事故。
某组织机构安全运营项目,累计投入上亿元自建SOC,其核心目标并非“省钱”,而是通过模拟国家级APT攻击,锤炼团队的实战能力,检验全省重要系统对抗外部网络安全风险的检测能力、防范能力和保障能力。
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只有资金雄厚的组织机构和大企业才能支撑。
远程SOC,用效率换生存
与财大气粗的组织或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面对安全威胁时更像“租房客”——既要低成本,又要快速响应。
云化安全托管服务的兴起,让中小企业无需自建SOC,也能获得“顶级安保”服务。
假设一家中型电商公司要自建SOC,需要购买服务器、招聘安全工程师、购买威胁情报库……总成本可能会超过500万元/年。
而选择云化托管服务后,同样的功能只需每年支付数万元到数十万元就能享受远端赛博保安服务,必要时还可以云+地结合,打通最后一公里。
这种“按需付费”的模式,或许会彻底打破了中小企业安全投入的门槛,网络安全服务化转型不仅是一个趋势,更是一种选择。
云化SOC的核心优势在于“人机共智”和扩展安全检测响应,对甲方来说,节约资金和人力成本,对乙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获客途径,也降低了获客成本。
以某汽车行业的案例为例,其云端安全托管平台通过AI自动分析日志,将网页篡改事件的处置时间从30天缩短到2小时。
中小企业无需雇佣专家,也能享受“7×24小时专家值守”的服务。确实需要人员本地化处理安全应急事件时,也能得到及时的响应。
比如,某连锁餐饮品牌在全国有2000家门店,但本地安全团队仅有3人,请通过某网安企业提供的SOC的托管服务,他们实现了:
每日自动扫描门店POS系统的漏洞; 实时拦截勒索病毒攻击; 一键生成等保合规报告。
以前觉得网络安全是负担,现在成了‘隐形保镖’,或许成效出现的时候,某些中小企业安全责任人会有这样的感慨!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地SOC和远程SOC,本质上都是对“安全-成本-效率”三角关系的权衡。
当技术变革加速、威胁日益复杂时,或许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不出现安全事故就是最好的保障。
当然,出现安全风险,要想冬亚会的保障一样,揪出几个藏在网络背后的黑客,溯源到攻击手段和方案,也是不错的选择。
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安全运营中心目前来看,还是最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没有之一。
因为当前只有SOC能够提供7*24的安全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和处置机制,这是常态化的对抗手段,更何况AI也在逐步加入。
正如一位资深安全专家所说:“最好的安全策略,是让攻击者永远猜不透你的防御布局,也不清楚你有什么样的武器。”
-End-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素材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在看,转发,设为星标★
与你一起分享网络安全职场故事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