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关注~不迷路!
回复“44229”获取该标准pdf版资料。
标准
分享
GB/T 44229-2024 基于云计算的重大
本文件确立了基于云计算的重大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中社区服务系统的参考框架,规定了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的功能要求,以及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要求。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重大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中社区服务系统的设计、实现、运维和应用。(注:以下文本分析来源于AI文件识别总结,注意甄别!)
一、标准速览
标准名称:GB/T 44229-2024 基于云计算的重大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中社区服务系统基本要求
实施时间:2025年03月01日
标准概述:2024 年 8 月 23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GB/T 44229-2024 基于云计算的重大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中社区服务系统基本要求》,该标准于 2025 年 3 月 1 日实施。作为我国首个聚焦社区应急服务数字化的国家级标准,其通过 “用户 - 应用 - 数据” 三层架构设计,构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服务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基层应急管理提供了 “云基支撑” 技术框架。
二、标准定位:填补社区应急数字化治理空白
1.核心价值:打造 “平急两用” 社区服务体系
针对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出的社区数据孤岛、协同效率低、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标准首次明确基于云计算的社区服务系统技术要求,实现:
应急响应标准化:统一社区管理、居民服务、数据共享的技术规范,缩短事件响应时间 30% 以上;
数据安全可控:强化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全流程,满足《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多云协同支撑:适配公有云、政务云、混合云架构,提升基层政府技术适配灵活性。
2.适用场景:覆盖 “预防 - 处置 - 恢复” 全周期
标准适用于社区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居民健康监测等场景,支持:
社区人口动态管理(如居民信息、流动人口、房屋数据);
应急物资调度与事件闭环处理;
政策信息发布与居民诉求反馈;
跨部门数据协同(卫健、疾控、街道办等)。
三、框架解析:三层架构构建应急服务技术底座
1.用户层:打造 “三位一体” 服务入口
统一管理入口:
支持移动端(APP / 小程序)、PC 端、展示端多终端协同,实现社区管理者实时数据监控与指挥调度(如健康码数据汇聚、人流车流监测);
典型应用:社区电子台账管理、应急物资数字化调度。
统一服务入口:
面向居民提供信息查询(核酸检测预约、风险等级查询)、事件上报(健康异常反馈)、政策接收(通知群发、弹窗提醒)等功能;
技术亮点:分人群精准推送(如老年人专属健康提示)、多端同步(H5 / 公众号无缝衔接)。
统一运营入口:
支持系统运维人员监控平台运行状态、管理第三方应用接入、配置权限角色,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应用层:强化应急协同与智能支撑
社区应急服务核心能力
①管理与应急协同:
建立 “社区 - 网格 - 楼栋” 三级数据管理体系,支持居民信息、访客登记、健康监测数据统一管理;
提供事件全流程闭环处理:从居民上报、网格分配、处理反馈到结果评价,实现 “一案一闭环”;
典型案例:居家隔离人员健康数据自动采集与预警,物资需求智能匹配调度。
②信息发布与反馈:
多渠道信息触达(短信、APP 推送、社区公告栏),支持风险地区政策实时更新、疫苗接种通知精准推送;
居民端集成 “一键上报” 功能,异常情况(如发热、聚集性事件)快速响应,缩短处置时间至分钟级。
应用支撑技术要求
①数据可视化:实时同步卫健、疾控等多源数据,生成社区疫情热力图、物资储备看板、事件处理进度表,辅助管理者决策;
②统一身份认证:支持 “一次认证、全网通行”,适配社区管理员、志愿者、居民等多角色权限管理,保障应急状态下跨系统协同效率;
③事件引擎:自定义事件类型(如密接追踪、环境消杀)、流转流程、审批节点,实现应急任务自动分派与资源智能调度。
3.数据层:筑牢安全可控的数据底座
数据接口规范:
支持 HTTPS 加密通信、JSON 格式数据交互,防范 SQL 注入、XSS 攻击等安全风险;
对接政务云、第三方系统(如医保、公安),实现数据 “一数一源” 共享(如居民健康码状态自动同步)。
数据构建与存储:
标准化信息模型:定义居民、房屋、网格、事件等 6 大核心数据模板(附录 A),解决基层数据格式混乱问题;
多模态存储: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居民台账)、对象存储(视频监控)、分布式数据库(高并发访问),适配不同业务场景。
数据保护机制:
敏感数据脱敏:对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信息进行屏蔽或随机化处理,防止隐私泄露;
分级权限管理:按 “公开 - 受限 - 敏感” 分类存储,社区管理员仅能访问管辖范围内数据,重要操作留痕审计。
四、核心亮点:直击基层应急管理三大痛点
1.打通 “数据孤岛”,提升协同效率
通过统一数据接口与标准化信息模型,实现街道、社区、物业、居民的数据互通,解决传统应急管理中 “各建系统、互不连通” 的问题。例如,疫情期间可快速汇聚疾控数据、药店购药记录、社区报备信息,精准定位风险人群。
2.强化隐私保护,合规采集使用
明确 “最小必要” 数据采集原则,禁止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要求人脸、身份证等敏感数据去标识化处理,仅用于公共安全目的,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要求,消除居民信息泄露顾虑。
3.适配多云架构,降低建设成本
支持公有云快速部署(适合中小城市)、政务云本地化部署(满足数据不出域需求)、混合云弹性扩展(平衡性能与成本),适配不同地区数字化基础,助力基层政府 “轻量化” 构建应急系统。
五、行业影响:开启社区治理数字化新范式
1.基层政府:从 “人力驱动” 到 “数据驱动”
北京、上海等地试点显示,标准化系统可减少 70% 的手工报表工作,事件处置效率提升 40%,成为基层应急管理的 “数字助手”;(此数据有待验证)
为 “十四五” 期间 “智慧社区” 建设提供核心标准支撑,加速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
2.技术厂商:标准化催生新市场机遇
起草单位已有基于标准推出的“社区应急云平台”,集成健康监测、物资管理、舆情上报等模块;
中小厂商可通过合规认证切入细分市场,提供轻量化 SaaS 服务(如社区级数据可视化工具)。
3.居民:获得更便捷安全的服务体验
移动端一键完成健康申报、物资预约、政策查询,减少线下接触风险;
数据仅用于应急目的,隐私安全得到法律与技术双重保障,提升公众配合度。
GB/T 44229-2024 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社区应急服务从 “经验驱动” 迈向 “标准驱动”。通过云计算技术与标准化框架的结合,该标准不仅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 “即时响应” 的技术支撑,更构建了常态化社区治理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随着标准落地,基层应急管理将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为守护公众健康筑牢 “数字防线”。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