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近日向政府报告,其在一次近期部署中利用人工智能(AI)系统“处理目标”成效显著。据称,AI每天可识别55个目标,而借助“未来先进AI工具”,这一数字有望提升至每天5000个。这一数据出自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最新发布的《国防指挥与控制》报告。作为一家独立监督机构,GAO此次聚焦五角大楼近年来加速将AI融入军事体系的努力。
报告指出,不仅仅是军方,整个美国政府都在推动AI技术的广泛应用。核心目标是借助AI帮助五角大楼在战场上快速锁定目标,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死判决”。乌克兰和以色列军队已率先采用类似系统,但这一做法却伴随着技术和伦理的双重争议。
AI并非万能,其“幻觉”问题令人担忧。面部识别技术常出现误判,在战场上,一个“假阳性”可能直接导致无辜生命的丧失。这正是长期以来“杀手机器人”预警者们忧心忡忡的场景。
第十八空降军的AI突破
在美国国内,军用AI的试验结果喜忧参半,但第十八空降军(XVIII Airborne Corps)的表现却被GAO视为亮点。这支部队实力雄厚,既能作战,也负责情报搜集、救灾和支援特种作战,二战传奇部队“101空降师”便是其下属单位之一。
第十八空降军有个持续推进的项目名为“猩红龙”(Scarlet Dragon),旨在提升AI和数据驱动系统的军事应用。这类似一场军内“编程马拉松”,士兵们在此开发软件、编写代码,为未来战争做准备。2020年的一次活动中,他们研发出一套AI驱动软件,现已被导弹防御局用于空中目标识别,效率从12小时缩短至不到1分钟。
根据GAO报告,第十八空降军官员表示,先进AI是五角大楼未来的核心。“猩红龙项目在目标识别、验证及软件效率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报告写道。在一次为期10个月的部署中,他们推出了62次软件更新,效率提升600%。在某次“应急行动”中,目标处理团队每天锁定55个目标,官员们相信,未来借助更强AI工具,每天5000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所谓“应急行动”,涵盖从救灾到反恐的多种任务。报告未具体说明部署细节,第十八空降军也以“作战安全”为由拒绝透露更多。不过,近年来该军团曾在欧洲驻扎9个月,训练并装备乌克兰士兵,还在飓风“海伦”袭击卡罗莱纳州后参与救灾。
AI“打靶”的全球实践与隐患
用AI进行“目标识别和验证”,以色列国防军(IDF)已在黎巴嫩和加沙战争中广泛应用。据美联社报道,IDF将数据输入微软Azure AI云系统,用于战场目标筛选。乌克兰战场上,Palantir也在提供类似支持。然而,GAO报告未披露第十八空降军具体使用的AI系统。
这些技术并非无懈可击。美联社曾报道,以色列AI系统将阿拉伯语“付款”误译为RPG火箭筒的“握柄”,险些将无辜者列入打击名单。那次误判被情报官及时纠正,但并非每次都能如此幸运。IDF承认,过去三年每次打击都依赖AI,而这些行动已导致数万平民丧生,包括儿童。《972 Magazine》披露,IDF的AI目标系统实际上加速了轰炸审批流程,即便明知可能伤及无辜。
五角大楼的AI蓝图
GAO报告是针对五角大楼2019年“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CJADC2)计划的调查产物。该计划旨在通过加快信息流动提升决策效率。报告以“转椅”作比喻:当前五角大楼如同士兵坐在三面桌前,面对五台独立电脑屏幕忙乱切换;未来则希望一切信息汇聚于一块屏幕(下图):
图片:GAO
然而,CJADC2成效不一。其最初愿景是“每个传感器到每个射手”,即每位士兵都能获取全部数据。但GAO援引一位空军高官的话称,这一目标如今被视为“不现实且无益”。
整合五角大楼庞大数据系统是近年重点。前副防长凯瑟琳·希克斯去年盛赞CJADC2,称首版系统已就绪,展现了“软件赋能硬实力”的魅力。她还呼吁国会拨款加速AI部署。现任防长皮特·赫格塞斯同样看好AI,他在参院听证会上强调:“AI和数据分析是现代工具,我们必须借此高效管理信息。”
两位防长都提到要在与中国的AI竞争中占优。赫格塞斯指出,美国商业AI全球领先,国防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本周一,他与特朗普宣布,下一财年五角大楼预算将达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场AI军备竞赛,显然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参考链接:
https://files.gao.gov/reports/GAO-25-106454/index.html
END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