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商业安全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企业的核心利益与声誉。而高管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其隐私保护更是商业安全的关键一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传播的无孔不入,酒店、航班、社交媒体等各类渠道都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突破口。一旦高管隐私曝光,不仅可能引发个人声誉的危机,更可能如多米诺骨牌般导致企业股价动荡、商业合作受阻以及公众信任的崩塌。
基于此,本期CSO课程特邀RC2反窃密实验室创始人杨哲为学员们带来分享,他以自身实践为经验,深入探讨了商业安全与高管隐私保护的策略、机制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本文在杨哲老师三个小时的授课实录基础上所做精选摘编,以飨研修班课堂之外更为广泛的读者朋友。
美国商会发布报告,由于泄密导致的企业损失已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程度,其包含了员工失误、商业间谍、黑客攻击(钓鱼等等)。而除了内部威胁外,有70%-80%左右的损失来自于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网络攻击。在如此复杂的环境趋势下,很多国内企业会在出海后聘请当地公民来确保内部的网络安全,但背调等环节依旧是不小的挑战。同时,对于国内高管而言,如何防御非法调查,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这同样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具体案例中,2017年,韩国 LG 化学公司工会成员在员工休息室中发现了窃听器,当时工会正在与公司进行预计持续 3 个月的薪酬谈判。通过此事件,杨哲介绍了窃听器材的分类,其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民用、商业级、执法机构级和鉴别级。而很多高管在这方面的意识是欠缺的,他们对于“当下的窃听技术”并不了解。
再比如2020 年,英国电信大亨弗雷德里克・巴克莱爵士在伦敦丽兹酒店被其亲外甥窃密。从法院流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窃密时长达至数月,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商业机密信息。最终导致的损失达千万元英镑。一方面,其显示了安保团队往往忽略窃听方面的手段;另一方面,其也揭示了在很多重要的会议中,非法窃听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杨哲对此建议,在参加一些重要的决策会议时,我们应该提前对环境进行检查,或者在会议现场布置录音干扰设备,当然也可以让所有人将手机放于桌面,将手机屏幕调整为桌面形式。总之,为了确保会议安全,我们要采用必要措施来避免被窃听的可能。
可见,在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当下,商业安全风险也无可避免地随之攀升。毕竟,部分逐利者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与实际利益,不惜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这种形势之下,对安全人员的要求自然也日益严苛。诸多实例表明,往往是企业高层在追逐利益过程中引发了安全问题,最终却让安全人员来承担后果。故而,安全人员务必在第一时间构建公司内部的安全防护体系,强化防窃密意识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SECURONIX的《2024年度内部威胁报告》,在过去 5 年中,企业对内部恶意人员的担忧明显增加,从2019年的60% 上升到2024年的74%,这表明人们对存在蓄意内部攻击的认识或经历有所提高。其中,出于个人利益动机的内部威胁已从2019年的15%增加到了2024年的47%;以造成声誉受损为目的的内部威胁已从2019年的8%增加到了2024年的37%。
杨哲对此表示,多数不法分子实施危害企业的行径,根源在于对利益的追逐,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对于这部分群体,至少我们可以明晰他们的动机所在。然而,现今尤为棘手的是那类“损人不利己”的群体。他们或许在企业内部遭遇了不公对待,亦或与主管、领导层有着矛盾冲突。于是,他们蓄意将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公之于众,仅仅是出于报复企业的心理,妄图使企业声誉蒙羞受损。
基于此,杨哲提出建议,企业理应给予员工适度关怀,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企业切不可成为致使员工崩溃的最后诱因,唯有如此,方能避免员工采取极端的报复行动。
另一方面,杨哲还介绍了常见的办公室、会议室、研发环境的窃密威胁,它们分别为远位物理窃听、无线电窃听、电磁辐射解析、电话机窃听、电话线路改装、电源开关改装、激光窃听、微波窃听、针孔偷拍器材、微型录音器材、GSM BUG、3G/4G BUG、伪装窃听器材、隔墙物理窃听、WiFi信号劫持、手机信号劫持。
杨哲对此指出,诸多看似平常的室内布局之中(绿植、摆件、礼品等),实则存在不少视线盲区。而这些盲区常常被组织所忽视,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会选择在这些区域安置窃听设备,进而引发企业内部隐私泄露的风险。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安保人员理应借助金属探测器对室内环境展开全面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窃听隐患,确保企业内部信息与隐私的安全性。
针对种种窃密手段,国际提出TSCM(Technical SurveillanceCountermeasures)概念,即技术反窃密: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开展全方位检查,防御及扫除一切商业级别的窃听、偷拍、偷录、跟踪定位等非法监控行为/器材的技术防保体系。RC²是国内首家聚焦专业TSCM检测服务&技术研究储备为核心能力的服务供应商,其服务城市 15+,服务轮次 200+,培训学员1500+。而为了测试各大设备的安全性,RC2将全球十五个品牌的交换机和电话机都进行了测试,耗资千万。
杨哲介绍,RC2具备非线性节点探测器,其能够探测到隐藏在墙体、地板、天花板、灯具、家具或容器中的电子设备,由于其主要探测电路,因此即使这些设备处于关机或非工作状态,也能被精准检测到。
此外,RC2在对用户现场完成检测之后,检测小组会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少则四五十页,多则百页,包括检测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可疑设备的位置、类型、技术特征等,同时还会对检测场所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防范措施。
RC2具备自己的模拟训练室,其符合国际TSCM训练场景要求,对标美国及欧洲厂商标准,超过亚洲同类厂商水平。其主要模拟场景有办公模拟室、会议模拟室、酒店模拟室。
RC² TSCM测试环境包含异常信号频谱模拟仿真、X光可以物件透视检测、18条电话线路仿真环境、20个厂商60台电话机、物理拆卸体验环境、模拟/数字VoIP方案、强弱电模拟消防系统、豪车拆卸检测学习。杨哲表示,对于企业而言,现在较大的问题在于内部设备、内部原件没有进行过安全方面的检查,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因此安全人员有必要接受RC2的课程培训。RC2支持5-20天不同级别专业认证课程。
关于高管的个人隐私问题,杨哲称,酒店、航班、娱乐场所以及社交媒体等已成为隐私泄露的关键途径。在许多情形下,倘若高管自身未能严于律己,便极易被爆出各类花边新闻,而此类事件将直接致使其所在企业的股价产生波动。由此不难看出,高管的隐私已然并非单纯属于个人范畴,实则已成为企业隐私的有机组成部分。故而,切实保护好高管隐私等同于筑牢了企业隐私安全的防线。
杨哲针对个人提出如下建议:在外出开会或者入住酒店时,务必对“偷拍事件”保持高度警觉。要特别留意那些正对着我们的镜子、伞、咖啡杯以及包等物品,因为偷拍设备常常隐匿于其中。对于热衷旅游的人群而言,需注意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东亚等国家,这些地区均属于偷拍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在酒店等公共场所更要时刻警惕。通常情况下,报警未必能彻底消除偷拍造成的不良影响,然而强化个人防范意识必定能够增强我们自身隐私的安全性。
2019年,由极棒组委会和RC²反窃密实验室联合发起了“反偷拍悬赏挑战赛”,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反偷拍挑战赛,由30+媒体在线直播。当初的悬赏金额为10万,要求是做出反偷拍自动化检测设备。
第五届超级CSO研修班全貌
过程回顾
导师授课
第四届超级CSO研修班全貌
过程回顾
导师授课
学员论文
第三届超级CSO研修班全貌
过程回顾
导师授课
学员论文
第二届超级CSO研修班全貌
过程回顾
导师授课
学员论文
首届超级CSO研修班全貌
过程回顾
导师授课
学员论文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