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数字密集度反映产业对数字技术的开发应用程度。OECD从技术组成、人力资本和市场经济活动三个角度提出数字密集型产业测算框架,采用独立分类法和位次平均分类法,分别对OECD国家36个细分产业的数字密集度进行了研究。本报告对OECD数字密集型产业分类和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分类进行了研究总结和比较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数字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有关建议。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经济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其分类和测度却十分困难。2018年,美国经济研究局(BEA)利用供给—需求表界定了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估计2016年其数字经济规模为1.21万亿美元,占其GDP的6.5%。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提出了颇具统计学色彩的词汇——数字密集型产业,依据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对产业的数字密集度进行了分类和测算,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技术组成。
独立分类法是从七个具体指标的视角分别对各个细分产业进行数字密集度排名,从而客观展现各个产业的数字密集特征。
(一)三个维度的独立分类结果
(1)ICT投资。OECD数据显示,2013—2015年电信业的ICT设备投资最高,农林渔业等产业的数字密集程度较低。大多数制造业虽然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其投资中ICT设备投资所占份额相对较低。以软件和数据库投资份额作为分类指标时发现,金融和保险业是高数字密集型产业,农林渔业等仍然是低数字密集型产业。
(2)ICT购买。ICT商品购买量最高的产业集中在电信业,非机械制造业等数字密集程度低。以ICT服务购买指标测算发现,IT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等属于高数字密集型产业,农林渔业等属于低数字密集型产业。有些产业,如运输设备、家具、木材等制造业的ICT服务购买增长较快,表明这些产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
(3)机器人使用。数据显示,运输设备等制造业平均每百名员工的机器人库存量较高,建筑业等在该分类标准下体现出来的数字密集程度较低。
2.人力资本。OECD研究发现,如果以ICT专业人员占比作为数字密集型产业的分类标准,则IT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等属于高数字密集型产业,而农林渔业等属于低数字密集型产业。
3.市场经济活动。OECD数据表明,如果以在线营销强度作为数字密集型产业的分类标准,可以发现,食品、饮料和烟草等属于数字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而建筑业等产业的数字密集程度较低。
(二)独立分类结果分析
根据七个指标的独立分类情况,OECD归纳了产业数字密集度分布表(表1,笔者进行了归类整理)。表中单元格的符号表示某产业以某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时其数字密集度所处的位置,一个产业的排位越靠前,其数字密集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对于每项指标,各产业排名均为各国历年(2013—2015年)的平均值。分析独立分类结果,可以有如下发现:
首先,电信、IT和其他信息服务、金融和保险、法律和会计活动、广告营销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五个产业的数字密集度最为突出,七项指标中有四项或四项以上指标排在36个产业的前25%。
其次,农林渔业、采矿和采石、建筑业、运输和仓储、住宿和餐饮服务活动、房地产这六个产业的数字密集度最不突出,七项指标中有四项或四项以上指标排在36个产业的后25%。
电信业数字密集度=
(二)位次平均法下数字密集型产业分类结果
第一,相对而言制造业数字密集程度偏低,服务业数字密集程度偏高。制造业中只有运输设备制造业数字密集度排在各产业前1/4的行列;服务业中则有电信业等七个行业居于前1/4之列。
第二,制造业中新兴制造业数字密集程度偏高,传统制造业偏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等四个新兴产业的数字密集度在各产业中均排前1/2之列,而食品、饮料和烟草等九个传统产业中只有两个排名在前1/2中。
第三,生产型服务业数字密集程度偏高,生活型服务业偏低。在运输和仓储等九个生产型服务业中,有七个产业数字密集度排在各产业前1/4的行列;在住宿和餐饮等八个生活型服务业中,有五个产业排名在后1/2中。
国家统计局是我国数字经济统计监测的官方机构,2021年其公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首次确定了数字经济统计监测的基本范围,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五大类。其中,前四大类为数字产业化部分,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第五大类为产业数字化部分。在五个大类之下包括32个中类和156个小类。这一分类的提出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各界对数字经济的统计需求,更是为中央政府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了直接依据。例如,“十四五”规划提出,2020—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要从7.8%提升到10%。这一分类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分类标准。
首先,对国际标准参考借鉴有待进一步深化。分类文件的编制原则部分指出,该分类“以国内外相关统计分类标准为参考”,但所列出的统计分类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其中只有最后一个明确注明其参考了联合国制定的两个相关分类。因此,可以说我国数字经济分类对国际标准的参考借鉴还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化。
其次,分类标准注重“同质性”原则,但具体“定量”准则略显欠缺。分类文件指出,该分类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同质性原则,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数字经济产业化特征和以提升数字产品(货物或服务)为目的的相关行业类别活动进行再分类。然而,再分类的“定量”准则仍显不足,针对每一个具体的产业进行分类,能够定性判断其数字技术渗透程度较高,但还不能定量反映其中数字化转型的贡献程度。
最后,判断“产业数字化”的统计标准尚待进一步明确。由于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的经济体量远远高于“数字产业化”。分类文件重点提出了产业数字化的分类名称和活动特点,并没有提供具体的统计标准和测算办法。目前制度方法尚不能实现对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部分进行全面统计监测的目的,有关实施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
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提高了社会经济绩效。数字经济政策制定需要提供数字化对经济影响的事实证据,但评估数字化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广泛的经济增长仍具有挑战性。OECD根据产业数字化程度提出的产业数字密集度分类方法,对我国有关工作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一)研究发布数字密集型产业分类目录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不能很好地甄别行业的数字密集程度,缺少提供关于产业数字化程度的有关数据的依据。这可借鉴OECD“测算归纳法”研究经验,首先构建测算产业数字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数据缺失的重要指标(如ICT投资与应用)可通过完善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获取;其次基于该指标体系,利用细分行业统计数据进行定量测算;最后按照产业数字化程度进行行业归集,从而推出符合国情的数字密集型产业分类体系。
(二)动态监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状态
在当前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中,反映“数字产业化”的部门分类清晰完整,反映“产业数字化”的部门分类可以基于研究建立的数字密集型产业分类体系获得。以此为基础,动态监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与结构特征,摸清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和数字化需求,并与发达国家数字化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国家数字化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三)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制度环境
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自全社会的数字化投资和对数字技术的有效利用,政府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中肩负服务、引导和激励职责。产业数字化转型既包括生产工艺数字化,也包括经营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应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形势要求,建立和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规范和基础设施,营造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人才、投资、信息和营商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作者玄兆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转自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作者丨玄兆辉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