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发布距今已超过172天,您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或图片是否可用!
近日,AI (人工智能)再次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陆续揭晓,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两个重要的科学奖项均授予了AI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者。这一结果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思索却又在情理之中,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AI在科研中的无限可能。
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科学家John J. Hopfield和Geoffrey E. Hinton因为在人工神经网络相关方向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0月9日,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David Baker获奖,以表彰其在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另一半则共同授予英国科学家Demis Hassabis 和 John M. Jumper,以表彰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
两项举世瞩目的科学大奖同时花落AI领域,除了是对获奖者的表彰,更是体现了跨学科合作在科学发现中的变革性作用,预示着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技术与学科的交叉融合或将成为常态。而AI作为核心驱动力之一,将推动科研不断突破传统的框架,实现更加深远、更加广泛的创新。现实中,“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被视为一场发生在当下的科学革命。AI不仅能够加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提高科研效率,还能够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新规律和新知识,为科学的交叉研究开辟新视野、新路径。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0月8日,由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orld Broadband Association, WBBA)举办的2024 WBBA云网宽带发展大会在巴黎召开。中国电信总经理梁宝俊出席大会并作题为《AI赋能 注智云网 领航产业智能新变革》的主旨演讲。AI正在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并影响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国电信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网+云+AI+应用”的一体化能力,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及长期价值创造。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信安全公司)作为中国电信集团开展网络安全业务的科技型、平台型专业子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在“AI+安全”领域亦早有布局。基于对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和研究,电信安全公司从多方面着手推进AI在安全领域的应用,致力于通过AI技术提升安全防护能力。10月12日,天翼云安全中国行系列活动走进西藏。本次活动以“国云注智,安全启航,赋能西藏新质未来”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网信安全、云计算等当下热点话题,打造多元化创新技术交流平台。电信安全公司副总经理张晖出席活动,并发表《攻击视角的网信安全防护》的主题演讲。张晖在演讲中提到,安全的本质是数字空间的高水平动态攻防对抗,防护的原理是突破防护时间大于检测与响应时间之和,而由此产生的保障要求,则是体系化解决安全风险问题。电信安全公司不断强化安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网信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构建了独特的纵深防御体系和实时运营机制。电信安全公司自研的星辰—见微安全大模型,解锁安全运营新模式,优化决策响应能力,协同人机流程智能作战 。该模型以实际攻防场景为切入点,重点研发了日志降噪研判、智能攻防地貌分析、大模型护栏、报告自动生成与解读以及安全服务运营助手等关键核心能力。目前,在事件发现率、告警准确率、场景覆盖率和动作匹配度等方面均有卓越表现,大大提升了安全运营效能,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服务质效。随着AI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网络安全领域也在逐步迈向新的台阶。AI既可以助力安全,也需要安全保障。因此,AI安全分为两大模块,即AI for Security和Security for AI。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旨在推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协同推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展望未来,电信安全公司也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准确把握AI发展机遇,坚持创新与安全并重,不断推动安全产品迭代升级、提升安全服务能力,不遗余力地打造更加全面化、动态化和智能化的网络安全环境,赋能安全管控,创新安全举措,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时代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供稿:市场经营部
排版:林芹宇
校对:李雪、陈师慧
执行主编:田金英
主编:冯晓冬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ZhouSa.com-宙飒天下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